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均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两组对比分析用药依从性、药物知识认知情况、焦虑情况。结果 护理后用药依从性分析两组,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后药物认知分数分析两组,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后焦虑分数分析两组,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中采用循证护理效果理想,提高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药物知识认知情况、焦虑情况。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糖皮质激素与羟氯喹联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7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7例。对照组予以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观察组予以泼尼松联合羟氯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5.7%( 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 8.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9.7%( 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与羟氯喹联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激素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用药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行中药组方治疗效果及对Th相关细胞因子影响。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是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2例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1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行中药组方治疗,分析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2、白介素-4、白介素-10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可溶性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ENA)测定及体液免疫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诊断预后方面所发挥的正面意义。方法:将我院40例健康志愿者设为A组,同期将我院确诊为SLE的40例患者设为B组,2组受检者均采取ENA及体液免疫指标检验,并对比分析相应数据结果,明确不同群体之间差异性。结果:经对比,2组受检者各类指标结果均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体现在:A组ENA阳性率为0%,且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M,IgM)]均低于B组;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A,IgA)、补体C3、补体C4相对浓度更高(P<0.05);而B组患者经治疗后,上述指标亦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SLE群体上述指标均可出现变化,在围绕SLE予以诊断期间,可重点参考ENA抗体及上述体液免疫指标测定结果,以助于作出疾病诊断,明确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提取核抗原抗体、抗核抗体、体液免疫检验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间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我院同时期健康体检人群70例为对照组。将研究组患者根据是否处于活动期分为研究组A与研究组B。采集对比各组体液免疫指标与抗体阳性率。结果:研究组B、对照组血清IgA、IgG及IgM水平均低于研究组A,补体C3、C4水平高于研究组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血清IgA、IgG水平高于健康组,补体C3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研究组B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ulRNP抗体、抗SSA抗体及抗SSB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IgG、补体C3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可提取核抗原抗体、抗核抗体以及体液免疫检验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诊断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
简介:1.唐山市工人医院超声心动科;2.唐山市康复医院超声科;3.唐山市工人医院风湿科摘要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治疗前后的右心功能指标,评价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同期住院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PAH的情况,将其分为轻度肺动脉高压组(A组)、中度肺动脉高压组(B组)和重度肺动脉高压组(C组),三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测参数有右心室舒张期容积(RVED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三尖瓣反流压力阶差(TRPG)。结果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显示,A、B两组患者的RVEDV、RVEF、TRPG较治疗前显著减小,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患者的RVEDV、RVEF、TRPG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前后右心功能评价有重要意义,经治疗后可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功能。
简介:目的探讨因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服用皮质类固醇糖皮质激素治疗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手术安全性和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到2015年1月,56例(72髋)SLE并发ANFH患者行THA手术,患者年龄20岁到47岁,平均32.6岁。围手术期予以补充激素治疗,规范预防感染、深静脉血栓和抗骨质疏松治疗。回顾性总结术后髋关节功能评价及并发症情况。结果40例患者行单侧髋关节置换,16例(32髋)分二期行髋关节置换。1例术后2年发现切口感染,其余均Ⅰ级愈合,临床症状及髋关节活动度均得到明显改善。5例术后第2~3天出现不明原因的低血糖、脱水和呕吐,考虑发生肾上腺皮质危象。随访3~48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期末: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2.5±8.2)分,SF-36平均(67.2±6.9)分,与术前比较改善明显(P〈0.05)。结论SLE患者行THA治疗激素导致ANFH,如果做好围手术期治疗,手术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滋阴活血祛瘀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8)与干预组(n=17),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热滋阴活血祛瘀汤治疗,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干预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热滋阴活血祛瘀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对非感染性心内膜炎(NIE)与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价值,提高对NIE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诱发的NIE心脏瓣膜病变的超声及临床特点认识。方法收集2005年7月至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NIE患者38例,其中SLE患者10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类风湿心脏病患者11例,乙肝相关患者7例;同时以该院同期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不典型IE患者42例作为对照。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血培养、心电图、血清免疫学、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血培养、血清免疫学、心电图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29、5.53、4.80,P值均〈0.05),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38例NIE患者中,27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检出率为71.1%;11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呈瓣叶增厚;赘生物直径为2~7mm。42例不典型IE患者中,36例患者超声检出赘生物,检出率为85.7%(36/42);6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呈瓣叶增厚;赘生物直径为2~19mm,其中左心赘生物28例,右心赘生物8例。病例组中2例SLE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为阴性,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阳性结果确诊;9例合并轻度以上瓣膜反流;10例SLE瓣膜病变者经临床采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后狼疮病情稳定;患者最短于治疗后5d、最长3年超声心动图复查,增厚的瓣膜较前明显缩小至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早期快速发现SLE诱发的NIE瓣膜受累时特征性的非感染性血栓性疣状赘生物。超声心动图可为不典型IE及NIE的后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自身抗体与HLA-DQA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44例新疆维吾尔族SLE患者HLA-DQA1基因进行分型,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测定患者自身抗体谱.结果HLA-DQA1?0302与ds-DNA呈正相关(χ2=4.513,p=0.034).结论新疆维吾尔族系统性红斑狼疮抗ds-DNA的产生可能与DQA1?0302等位基因相关.
简介: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测定左心室Tei指数及E/(Ea×Sa)评价早期无明显临床心血管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价值.方法30例SLE活动期患者(SLE组)和27例正常人(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TDI检查,测量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A峰;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分别测量受检者二尖瓣环水平6个室壁节段收缩期S峰(Sa)、舒张期E峰(Ea)、A峰(Aa)峰值速度,计算E/A、Ea/Aa、E/Ea、E/(Ea×Sa)值;同时测量各节段等容舒张期时间(IRT)、等容收缩期时间(ICT)、射血时间(ET),计算Tei指数;以上参数均取6个室壁节段平均值进行两组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LE组Aa、Tei指数、IRT、E/Ea、E/(Ea×Sa)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Ea、Ea/Aa、ET值均明显减小(P〈0.01).E/(Ea×Sa)及E/Ea与Tei指数呈正相关(r=0.523,P〈0.01;r=0.323,P〈0.05),E/(Ea×Sa)及E/Ea与Ea呈负相关(r=-0.605、r=-0.726,P均〈0.01).结论Tei指数及E/(Ea×Sa)有可能作为评估SLE活动期患者左心室功能减低的早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