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淀粉样的心胀超声特点以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接收的57例心脏淀粉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心脏超声检查,观察超声心动图影像特点,并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评估心脏超声的诊断效果。结果:54例心脏淀粉样病变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均可见心室间隔、左心室后壁向心性增厚的增厚变化,但左心室的容积正常;54例患者均出现心脏舒张功能异常,大多数患者出现左心房增大、心包积液等,心脏超声均可以看到患者不同程度的心脏淀粉样病变的相关表现。在病变累及方面,心脏超声检出15例心脏淀粉样病变累及肾脏,19例病变累及脂肪,18例病变累及胃肠粘膜,共计检查出52例病变累及其他部位患者,心外活检病理检查共检出52例病变累及其他部位患者,心脏超声的诊断准确率达96.30%。结论:通过心脏超声能够有效看到心肌颗粒样反光增强等心脏淀粉样病变的典型特征,具有理想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究RNAIE抑制肽(RIP)与抗生素协同抑制葡萄球菌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临床常用的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头孢唑琳、万古霉素、替考拉宁5种抗生素及RIP分别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ATCC25923和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对比不同抑制药对3种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n,MIC)值,并进一步分析RIP与左氧氟沙星协同抑制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的作用.结果RIP对3种葡萄球菌的MIC值均〉128ng/ml,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头孢唑啉、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ATCC25923的MIC值均在敏感范围内,而青霉素、头孢唑啉对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的MIC则超出正常范围;与RIP联用能够有效提高左氧氟沙星的细菌灭杀效果,5、10ug/ml浓度下的RIP与2倍MIC的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时可以完全清除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生物被膜内细菌.结论RI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无直接灭杀作用,无法取代抗生素,但联合应用RIP能够有效提高左氧氟沙星对葡萄球菌的灭杀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差异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6 年 2月~ 2019 年 6月收治的 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心率次数分为 A组和 B组, 每组 100例。 A组患者心率次数 <90次 /min, B患者心率次数≥ 90次 /min。选取其中 180例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为心力衰竭组,选取 60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 A组、 B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心率变异性指标差异。结果 B组再住院 70例, 再住院率为 70.0%;病死 35例, 病死率为 35.0%;随访终点左室舒张末径( LVEDD)为( 65.23±6.21) mm。 A组再住院 45例, 再住院率为 45.0%;病死 10例,病死率为 10.0%;随访终点 LVEDD为( 61.56±6.88) mm。 B组患者的再住院率及病死率、 LVEDD均高于 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心力衰竭组患者正常 RR间期标准差( SDNN)( 90.12±15.43) ms显著低于对照组( 144.32±30.43) ms,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每 5分钟 RR间期均值标准差( SDANN)为( 114.32±28.43) ms, 心力衰竭组 SDANN为( 73.23±17.21) ms,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相邻 RR 间期相差 >50 ms /总心跳数 ×100%( PNN50)指标为( 15.21±14.32) %显著高于心力衰竭组的( 6.54±4.2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心力衰竭預后效果与患者的心率大小成反比, 即心率越快,心力衰竭预后效果差。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水平相对较低,心功能与健康患者相比较差。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奥氮平组,各49例。氨磺必利组给予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奥氮平组给予奥氮平进行治疗。治疗8周,均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后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氨磺必利组痊愈10例,有效3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8%,奥氮平组痊愈11例,有效3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的阴性症状减分明显高于奥氮平组,阳性症状减分则低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分减分及一般病理学减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失眠4例,锥体外系反应5例,体重增加3例,镇静嗜睡1例,泌乳素异常2例;奥氮平组出现失眠5例,锥体外系反应2例,体重增加16例,镇静嗜睡8例,泌乳素异常9例。氨磺必利组体重增加、镇静嗜睡、泌乳素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氨磺必利不良反应轻。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以护理为主导的个体化慢病管理对类风湿关节炎(RA)达标治疗干预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9年2月-7月治疗的8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考组、观察组,各40例。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以护理为主导的慢性管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中文版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对比两组RA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SF-36量表中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与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A相关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护理为主导的个体化慢病管理可以有效提高RA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心脏超声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03月-2014年05月在我院接受心脏淀粉样变治疗的患者38例,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超声心动图特点以及心电图特点。结果经超声检测发现,38例患者均表现出室间隔以及左心室后壁出现向心性增厚现象,左心室的容积状态正常;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舒张功能不全症状,且有36例患者出现心房增大的现象,占94.74%;38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心内膜下心肌出现颗粒样的反光增强现象,占84.21%;有21例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心包积液现象,占55.26%。心电图检测显示结果38例患者经心电图肢体导联检测,有20例患者的电压较低,占52.63%;有17例患者出现假性梗死Q波,占44.74%。结论临床治疗中若患者出现不明情况的心力衰竭症状,经心脏超声检测,若出现心室肌肥厚症状,且患者的容积状态正常,伴随心内膜下心肌出现颗粒反光增强症状,经心电图检测出现肢体导联的低电压或非梗死性Q波时,要考虑患者发生心脏淀粉样变性的可能。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进一步检查,做到早确诊、早治疗,挽救患者的生命。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氨磺必利与氯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副反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之间比较(95.45%VS9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7.27%VS4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泌乳素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与氯氮平比较,氨磺必利的副反应及对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比较轻微,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溃疡患者应用以雷贝拉唑钠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胃溃疡患者为此次实验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成为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两患者全部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在次基础上实验组联合雷贝拉唑钠,对照组联合奥美拉唑,将两种三联疗法成效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Glasgow评分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溃疡患者来说,应用以雷贝拉唑钠为主的三联疗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术后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诊断为焦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94例,采用计算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住院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对比差异所在。结果:住院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较住院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术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建议在心肌梗死患者的术后管理中广泛应用该护理模式,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 120 例 2016 年 4 月 -2018 年 8 月在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 结果 试验组的住院时间( 6.31±1.01 ) d ,对照组的住院时间( 8.35±1.68 ) d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 97%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 (87%),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病情康复,同时在掌握疾病知识与护理技巧的基础上,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