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在基层医院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理人员不同的技术职称、资历、能力水平分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及助理护士,采取分层级分组管理的形式,改变排班模式,做到每一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有一名护士对其全权负责,为患者提供直接、有效的护理服务。结果层级全责护理模式集合了护理分层级管理、责任制护理、小组护理和原有功能制护理的优点,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护理服务,增进护患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头Paget’s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乳头Paget’s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12例乳头Paget’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湿疹样改变者2例,单纯乳腺肿块者3例,乳头湿疹样改变伴乳腺肿块者7例。最终病理证实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乳头Paget’s病者8例,占所有病例的66.7%;导管内癌伴乳头Paget’s病者3例,占所有病例的25%;导管内癌局部微浸润伴乳头Paget’s病者1例,占所有病例的8.3%。结论乳头paget’s多伴有乳腺深部肿块,伴肿块的乳头paget’s病出现浸润性乳腺癌的可能性较大。预后较单纯浸润性乳腺癌差,需更为积极的综合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温水膀胱冲洗加S2-S4区间腰骶部按摩治疗神经源性尿潴留的课题研究,探讨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所引发的神经源性尿潴留的方法。方法本课题将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100例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引发的神经源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采用液体温度为30-37℃的生理盐水在膀胱排空情况下进行膀胱冲洗加S2-S4区间的腰骶部神经按摩。对照组50例,进行间歇性导尿术,具体方法是嘱患者先自己试行排尿,再插入导尿管排尽尿液,同时可以测残余尿量,根据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制定导尿次数。二组疗程均相同,一周为一疗程,间隔一天后,进行第二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脑梗死引发的神经源性尿潴留患者治疗后评分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本课题对100例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引发的神经源性尿潴留患者,运用温水膀胱冲洗加S2-S4区间神经脊髓段按摩的治疗护理方法与传统的间歇性导尿术比较。通过观察统计,对于促进患者排尿神经功能的恢复及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确切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acidemia,,MMA)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辅助检查及基因检测特点。方法对诊断MMA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此类型患者的主要表现及其基因特点。结果MMA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3例患者多于1个月~1岁发病,主要表现为哺乳差18例,运动智力发育落后18例、惊厥8例、血液系统异常14例,头颅影像的异常改变(其中18例患者行头颅影像检查,均有脑损害改变)。基因检测结果均存在MMACHC基因突变,1例仅检测到多态性,2例各检测到1个突变,20例检测到2个突变,其中5例为纯合突变,15例为杂合突变,共检测出种13种突变,主要包括c.609G>A突变16次(突变频率34.7%)、c.658-660delAAG突变7次等。结论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表现复杂,以神经系统脑损伤最为显著。基因分析提示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的部分基因突变谱,证实了c.609G>A为热点突变,此为今后患儿基因突变检测及遗传咨询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加减在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90例2016年2月—2017年1月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根据施行方法分对照组、血府逐瘀组。对照组给予芬必得缓解疼痛;血府逐瘀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缓解疼痛。比较两组患者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效果;经血少、经血淤块、经前小腹胀痛、乳房胀痛消失时间;用药不良现象发生率。结果血府逐瘀组患者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血府逐瘀组经血少、经血淤块、经前小腹胀痛、乳房胀痛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血府逐瘀组用药不良现象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在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症状消退,缩短疗程,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7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末梢血进行检验,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血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红细胞检测值为3.83±0.19x1012/L,白细胞检测值为5.31±0.18x109/L,血红蛋白检测值为132.19±0.23g/L,血小板检测值为221.02±1.29x109/L。对照组患者红细胞检测值为4.51±0.21x1012/L,白细胞检测值为6.29士0.27x109/L,血红蛋白检测值为139.24±0.32g/L,血小板检测值为172.11±1.02x109/L。观察组患者红细胞检测值、白细胞检测值以及血红蛋白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检测值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静脉血的各项检测值更趋于正常水平,且稳定性较高,因此,在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过程中,应该选择静脉血进行检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体内血β2微球蛋白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15年5~9月我院收治的4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试验组,以4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儿血β2微球蛋白、肌酐、尿素氮以及总胆红素的变化。结果两组新生儿的肌酐、尿素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胆红素、血β2微球蛋白差异均显著(P<0.05);重度高胆血红素新生儿的血β2微球蛋白显著高于中度、轻度高胆血红素新生儿的血β2微球蛋白(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血红素症患儿的血β2微球蛋白随着胆红素水平的增高而增高,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下降,应避免给予高胆血红素症新生儿使用肾毒性药物,以免加重肾脏损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取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7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状腺片治疗,而治疗组则给予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连续随访1年,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都明显改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2%,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T3、FT4、TSH指标变化明显,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甲状腺片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进行探讨,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相应治疗措施,以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选择于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分析,其中8例为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有2例为临产时急诊入院,1例经阴道自然分娩之后因肺栓塞而死亡,新生儿经抢救无效死亡,6例生存,无产后出血等情况;1例患者行剖宫产,母婴预后良好,其余6例患者继续妊娠,并进行定期的产前保健,进入孕期后入院行监护治疗,吸氧、卧床休息,对其各项生命体征给予严密监测,择期行剖宫产术,母婴结局较好。结论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不宜妊娠,若患者坚持妊娠,医院要详细告诉患者其所面对的风险,而且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加强产前保健,由产科,心内,心外,麻醉,新生儿,ccu急诊医生以及麻醉师等人员共同监护与治疗,以期帮助患者平稳的渡过围生期,最大限度改善母婴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发病一周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疗程10-14d;治疗组予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舒血宁注射液静滴,10-14d为一疗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单用舒血宁疗效更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严重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应用调节低温技术,对患者凝血功能因素指标和血乳酸含量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外科确诊收治的32例严重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选做研究对象,在运用标准化临床操作规程针对患者展开治疗过程中,结合运用调节低温技术针对患者展开干预,观察比较本组患者在接受调节降温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血液乳酸含量指标。结果接受调节低温控制后,本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较治疗前升高;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和D-二聚体(D-Dimer)相较治疗前降低,统计学无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本组患者的血液乳酸浓度低于接受治疗前,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为急诊外科临床中确诊收治的严重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运用调节低温技术展开治疗处置干预,能够获取较好临床结果,适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