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扶阴”为切入点,查阅古今文献,分析并总结两方“扶阴”的异同,再进一步具体到最能体现“扶阴”思想应用的妇人病上,总结并验证两方治疗妇人病的异同之处。“扶阴”是小柴胡汤和黄芩临床治疗疾病的关键,小柴胡是挟阴之不足,黄芩是扶阴以制阳;在治疗妇人病上更是如此,小柴胡所治妇人病多由阴血虚引起,黄芩所治妇人病多由阳热盛实所致。

  • 标签: 妇人病 阴旦汤 小柴胡汤 黄芩汤
  • 简介: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气虚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超声EF值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甘肃省陇南市徽县中医医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实施IT&WM。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心脏超声EF值,NT-proBNP以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为(14.1±3.6)分,NT-proBNP为(905.5±301.6)g/mL,较对照组在治疗后的(18.9±6.2)分、(1256.5±300.6)g/mL明显更低(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心超EF为(65.1±10.4)%,较对照组在治疗后的(60.2±10.5)%,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4.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D合并CHF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中医证候评分以及NT-proBNP,增加心脏超声EF值。

  • 标签: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疗法 气虚血瘀 心脏超声 NT-proBNP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死亡率均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患者的生存质量,但至今为止尚无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活血化中药近年越来越多地介入脑出血急性期甚至超早期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但作为

  • 标签: 中风 脑出血 活血化瘀 中医药疗法
  • 简介:对《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消谷善饥的病因、病机及相关治则进行归纳总结,认为"胃热"和"热互结"是引起消谷善饥的主要原因,、泻热是治疗大法;在此基础上,对热互结导致消谷善饥相关性疾病的病机进行阐述,并结合笔者临证经验,进一步阐释其理论指导意义,希望能为临床提供思路。

  • 标签: 消谷善饥 瘀热互结 伤寒论杂病论
  • 简介:在《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张仲景阐述了黄疸病湿热发黄的病机为"脾色必黄,热以行",认为黄疸主要病位在脾胃,"热以行"是其根本病机,其关键在于湿、脾、三个字。治疗上应该把握祛湿、健脾、活血三个方面,并需注意相关禁忌证。

  • 标签: 黄疸病 金匮要略 脾色必黄 瘀热以行
  • 简介: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系病症之一,近几年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痰浊、,临床研究表明,痰互结是冠心病的重要证型。因此,在治疗上应采取痰同治的原则,并且随证应变,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痰瘀互结 冠心病 综述
  • 简介:活血化是中医临床重要治法之一,但在治脾胃病方面,专章论述甚少.笔者跟随擅用活血化法治疗消化系统凝难疾病的著名消化病专家郝玉明老师临床近10载,现将其一些经验及笔者体会归纳概括如下.

  • 标签: 活血化瘀法 脾胃病 治疗体会
  • 简介:虚烦不得眠,为病证名,亦称虚烦不得卧。主要指心烦失眠的病证。用治此病证的方药较多,笔者从中选取黄连阿胶汤和栀子豉汤加以比较。黄连阿胶与栀子豉均可用治虚烦不得眠,但又有所区别。黄连阿胶主治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水火不济之虚烦不得眠。栀子豉主治无形邪热郁扰胸膈,心神被扰之虚烦不得眠。二者有虚实、外感与内伤之别,且病因、病机及主证均有所不同,临床应用应加以鉴别。

  • 标签: 黄连阿胶汤 栀子豉汤 虚烦不得眠 失眠
  • 简介:随着时间的变化,每个时代都会出现较多流行的新病种.现代社会中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脏器衰竭等,发病率明显增高.从中医典籍和发展的长河中,探索这些疾病的根源,总结这些疾病的发病规律和治疗经验,是我们研究络病的初衷和结果.本文将从疾病分类学、发病学、典籍记载、络病概念、络病辨证论治几个方面加以讨论.

  • 标签: 中医 血络病 疾病分类学 发病学 辨证论治
  • 简介:世人患吐衄者多,而洁古则日:见无寒。东垣亦云:诸见皆责于热。丹溪亦日:无火不升。三家之论出,而世之治吐衄者,皆以滋阴降火为法矣。岂知《内经》论溢、泄,六淫皆有,故《纲目》序失血症,独载运气六淫之邪。王海藏云:六气能使人失血,不独一火。此语大发千古聋聩。夫六气使人失血,此为外感之邪言也。

  • 标签: 失血症 滋阴降火 《内经》 吐衄 六淫
  • 简介:世人患吐衄者多,而洁古则曰:见无寒。东垣亦云:诸见皆责于热。丹溪亦曰:无火不升。三家之论出,而世之治吐衄者,皆以滋阴降火为法矣。岂知《内经》论溢、泄,六淫皆有,故《纲目》序失血症,独载运气六淫之邪。王海藏云:六气能使人失血,不独一火。此语大发千古聋聩。夫六气使人失血,此为外感之邪言也。

  • 标签: 失血症 滋阴降火 《内经》 吐衄 六淫
  • 简介:1源流《素问·病能论篇》中记载泽泻饮方:"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任应秋考证本篇成于先秦时期,此时并未区分苍术与白术,但后世通常认为这里所用的"术"是白术,这是泽泻与白术合用最早的记载。原书用治湿热内蕴所致"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之"酒风"病。

  • 标签: 泽泻汤 泽泻 冒眩 眩冒 眩运 眩晕
  • 简介:抵当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治疗热证的重要代表方,笔者多年来临床应用抵当,对该方深有体会,认为合理运用抵当既能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更能治疗疑难病,于此试将临床应用研究,略述于次,以抛砖引玉。

  • 标签: 伤寒杂病论 经方 抵当汤 临床应用
  • 简介:葛根黄芩黄连与猪苓均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前者见于《伤寒论》原文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主之。”主治外有表邪未解,邪热入里证,症见身热,下利臭秽,肛门灼热,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汗出而喘,舌红苔黄,脉数等。后者见于《伤寒论》原文第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主之”,第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主之”。主治伤寒之邪传里化热,与水相搏,遂成水热互结、热伤阴津之证。水热互结,气化不利,热灼阴津,津不上承,故有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等症。

  • 标签: 葛根黄芩黄连汤 猪苓汤 热利 水热互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