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梅毒合并感染肝炎患者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梅毒的患者4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在我院健康体检患者4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观察组中乙肝病毒感染率25.00%,“大三阳”的阳性率为50.00%,“小三阳”的阳性率为40.00%;对照组中乙肝病毒感染率20.00%,“大三阳”的阳性率为25.00%,“小三阳”的阳性率为62.50%。两组患者乙肝病毒携带率、“大三阳”的阳性率及“小三阳”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健康患者,梅毒患者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应对梅毒患者在乙肝病毒的传播上加以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尿常规检测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本次研究所纳入的对象为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 43 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以及 43 例需要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将其分别为作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患者全部安排开 尿常规检测, 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参照组 尿检密度显著低于研究组, 尿 pH值显著高于研究组, 尿胆红素显著低于研究组, 尿蛋白值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参照组 尿糖阳性率显著低于研究组, 尿酮体阳性率显著低于研究组, 尿胆红素阳性率显著低于研究组, 尿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 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 诊断中, 尿常规检测具有良好的诊断应用价值,有利于帮助患者尽早明确病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梅毒合并感染肝炎患者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梅毒的患者4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在我院健康体检患者4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观察组中乙肝病毒感染率25.00%,“大三阳”的阳性率为50.00%,“小三阳”的阳性率为40.00%;对照组中乙肝病毒感染率20.00%,“大三阳”的阳性率为25.00%,“小三阳”的阳性率为62.50%。两组患者乙肝病毒携带率、“大三阳”的阳性率及“小三阳”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健康患者,梅毒患者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应对梅毒患者在乙肝病毒的传播上加以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不同储存温度和时间对血清C肽(C-P)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为:C-P;标本共93例(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标本的选取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按照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置于-18°C即时或4h或48h检测C-P水平,31例)、B组(置于4°C即时或4h或48h检测C-P水平,31例)和C组(置于18°C即时或4h或48h检测C-P水平,31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不同储存温度和不同时间的血清C-P检测水平。结果:A组置于-18°C即时检测C-P水平、4h检测C-P水平、48h检测C-P水平未有显著差异(P>0.05);B组置于4°C4h检测与即时检测C-P水平未有显著差异(P>0.05),B组置于4°C48h检测与4h检测、即时检测C-P水平差异显著(P<0.05);C组置于18°C即时检测C-P水平与4h、48h检测C-P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C肽标本置于-18°C检测C-P水平更稳定,且受储存时间的影响较小;置于4°C检测C-P水平宜于4h内完成;置于18°C应即时检测。
简介:摘要本文对食品、药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质量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保证食品和药品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为食品药品安全提供有利保障,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环境、物品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情况及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从医院相关物品、环境中采集到的,具有代表性的67份标本以及657例各科住院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在医院中,普通病房桌椅面、床栏、门诊服务台、急诊观察室、工作人员手掌、门把手、空气等的带菌量最高。分离出的细菌为38个种,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占比例最高,为52.8%。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属等,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常见,所占比例为21.0%。结论院内环境中细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在全面了解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九项非典型病原体检测及咽拭子细菌培养对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以2016年度我院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10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呼吸道九项非典型病原体,同时采集咽拭子标本做细菌培养,统计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检测结果。结果呼吸道九项非典型病原体与细菌培养联合检测阳性率为52.5%,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与单独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呼吸道感染,非典型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为主,九项非典型病原体联合细菌培养检测明显提高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诊断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