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6月新吴区新瑞医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微创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并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其术后各阶段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脑动脉瘤的患者展开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治疗能够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缩减住院天数,使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提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血管内介入治疗 脑动脉瘤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行介入治疗),以患者入院编号奇偶数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30例,执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30例,执行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管患者介入治疗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评分,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细护理 心血管介入治疗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有患者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心血管介入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围绕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治疗从加强技术培训、完善并发症预防措施以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三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文章强调了技术培训对于提升医生专业素养、降低手术风险以及促进医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通过术前全面评估、术中监测及时处理以及术后护理随访等措施,完善并发症预防措施确保患者安全,最后文章提出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策略,包括加强医疗设备投入和更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进医疗流程以及加强医疗资源共享和协作。这些综合管理与优化策略旨在提升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冠脉介入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治疗方法具有着对患者身体创伤小、术后身体恢复速度快等优势,不过在冠脉介入术后,患者依然存在着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临床上应当针对此类并发症,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外周血管并发症 护理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126例脑血管病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介入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并探讨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调查发现,有15例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23例术后出现颈动脉窦反应,7例发生高灌注综合征,9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例颅内出血。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好转,康复出院。结论术后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内皮功能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观察FMD是否对稳定性CAD患者PCI术后的心血管事件(cardiovascularevents,CVE)具有预测价值,从而进一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支架置入后的FMD是否也有预测价值。方法多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连续纳入82例(年龄62.8±9.1,其中男性55例)稳定性CAD患者,成功进行择期PCI治疗,受试者于术前一天进行高频超声FMD检测,并记录患者危险因素,评估冠脉病变因素及手术操作因素,术后随访1年,观察CVE的发生心脏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高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再次冠脉介入治疗、冠脉旁路搭桥术和脑卒中的发生。结果成功实施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随访的平均12.2±1.1个月期间,共12例患者发生CVE心脏性死亡1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高心肌梗死2例,心力衰竭2例,再次冠脉介入治疗3例、冠脉旁路搭桥术1例和脑卒中1例。CVE组与无心血管事件组(noncardiovascularevent,NCVE)相比合并既往糖尿病史常、血脂异常增多,FMD减低容易受累。CVE组FMD与NCVE组明显降低(6.65±2.67%vs4.28±1.71%,P=0.0041),多元Cox回归分析在将纳入的全部基础因素矫正后表明糖尿病诊断和FMD是有意义预测指标,进一步应用逐步筛选方法分析确定糖尿病的诊断OddsRatio8.238,95%可信区间(CI)1.036-6.503,p=0.0462,FMD(OR0.614,95%CI0.381to0.989,p=0.0451)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独立的预测价值,ROC曲线分析发现FMD(ROC曲线下面积0.758,p=0.0015,界值≤4.8%)的预测价值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66%。结论FMD可预测稳定性CAD患者择期PCI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当FMD≤4.8%时,稳定性CAD患者择期PCI发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颈动脉狭窄病情运用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因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脑卒中病患3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所有病患均进行围术期的抗血小板的治疗和全脑及颈部血管的造影或超声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操作且术后残余的狭窄小于20%,手术后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随访工作。颈部血管经过超声检查后发现再无狭窄情况发生。结论运用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患者颈动脉狭窄相对安全且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的运用实施。

  • 标签: 置入术 疗效 安全性 血管内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架血管技术治疗颈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置入支架,术中12例进行球囊预扩张、15例均应用脑保护装置。结果15例支架置入均获成功,血管残余狭窄程度<30%。术后随访13例(10~18个月),1例发生再狭窄(狭窄率>50%)。结论血管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可以明显降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卒中发生率。

  • 标签: 颈动脉狭窄支架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程介入护理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治的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全程介入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指标与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7%;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介入护理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冠心病 介入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将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应用于单支血管病变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30例单支血管病变冠心病患者,入院后均给予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2月-2022年12月。结果 治疗后较治疗前患者的LVEDD、LVESD、LVEDV、LVESV指标水平更低,LVEF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治疗,可显著单支血管病变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促进患者疾病转归,防止发生不良事件,值得采纳。

  • 标签: 生物可吸收支架 NeoVas 单支血管病变 冠心病 心功能
  • 简介:摘要在过去二十年间,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新的介入治疗策略和处置手段陆续出现,提高了闭塞动脉的再通率,降低了缺血性大脑损伤的发生率;血管内治疗和扩大溶栓时间窗等方法,提高了急性脑中风的介入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愈后。当前我们面临着,回顾急性脑中风的介入治疗及其相关数据的问题,以及回顾临床介入治疗脑中风新技术的问题,同时介入治疗的一些新问题也需要讨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工作来探究脑神经内科脑血管病采取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随机的选取 82名近期医院中参与治疗的脑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人,研究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 :随机参与治疗的 82名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患者所存在的椎动脉狭窄以及颈内动脉狭窄等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出现意外的几率为零。结论 :采用介入治疗对神经内科脑血管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未来的医务工作当中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复杂且危害性极大的心脏病之一,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危险性大、病死率高等特点,需要极其精确的治疗技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磁导航技术是伴随着现代医学和信息技术进步而发展的一种新型心血管介入技术,利用计算机进行远程操作引导导管植入的方向,从而达到精确介入的效果。磁导航技术包括两个半球的永久磁体以及推进系统,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能够显著降低对患者的损害以及X线暴露时间,从而提高临床心血管介入手术的成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潜在风险发生情况,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导航技术 心血管介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乳油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肝海绵窦状血管瘤的机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48例经B超、CT或MRI及血管造影证实的肝海绵窦状血管瘤,做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介入栓塞治疗。栓塞剂为平阳霉素碘乳油、明胶海绵。结果介入栓塞术后病人症状改善,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42例缩小50%,4例4年后栓查瘤体消失,2例栓塞不成功手术治疗。结论肝海绵窦状血管瘤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有效方法。在平阳霉素碘乳油灌注基础上再用明胶海绵栓塞瘤体主供血血管可以提高疗效及减小栓塞次数。

  • 标签: 肝海绵窦状血管瘤 平阳霉素碘乳油 明胶海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使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对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止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2009年8月-2010年3月,我在北京大学一院导管室进修期间统计了共115例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使用Angio-seal血管闭合装置进行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止血,记录使用该装置所需的止血时间,患者的下肢制动时间及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15例患者全部即刻止血成功,成功率为100%。止血时间为0.5-2min(平均1.5±0.5min),术后下肢平均制动时间为(6.2±3.5h),10例患者因局部渗血而延长下肢制动时间至8-24h,止血过程中和止血后无患者发生显著迷走反应,术后随诊3天,发生皮下血肿(直径)=3cm)3例。结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安全、有效。

  • 标签: 血管闭合器 股动脉 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进行心血管介入术的360例患者,了解本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结果对360例患者中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5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止痛、补充血容量、升压、解痉及诱导排尿,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结论心脏介入手术时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作,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心脏介入手术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患者介入术后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介入治疗的69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分析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针对性的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实施影响睡眠因素的相关护理对策后患者的整体睡眠质量提高。结论对于心血管患者介入术后患者导致睡眠障碍的患者及时查找相关的影响因素,提高整体睡眠质量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

  • 标签: 心血管 介入术后 睡眠障碍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 +健康教育在介入血管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本院 212例介入血管外科手术患者,采用数字盲选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 106例,给予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 106例,则给予健康教育 +舒适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而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将舒适护理 +健康教育用于介入血管外科围术期中,能够取得满意疗效,既能减少不良反应率,又能提高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健康教育 介入血管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