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心脏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手段,对于评估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旨在探讨心脏超声在评估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飞利浦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所有数据均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结果:1. 心脏结构变化: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55.3±8.2)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为(37.1±6.8)mm,均较正常值有所增大,表明左心室腔扩大。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和室间隔厚度(IVS)分别为(11.2±1.5)mm和(10.8±1.3)mm,较正常值增厚,提示心肌肥厚。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率为10%,表现为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增快,主动脉瓣瓣膜回声增强。2. 心脏功能变化: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60.5±8.1)%,较正常值略有降低,表明左心室收缩功能稍有减退。结论:心脏超声在评估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变化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可以准确测量心脏各房室大小、心室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从而了解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情况。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心脏结构变化,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介入治疗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组)的临床资料,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30例,房间隔缺损(ASD)15例,室间隔缺损(VSD)15例,并与同期行外科治疗的8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外科组)的临床资料相比较。结果PDA介入组在全麻、住院时间和动脉导管直径等方面明显优于外科组,但其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外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D介入组在全麻、CPB、输血、住院时间和缺损直径等方面明显优于外科组,但其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外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SD介入组在全麻、CPB、输血、住院时间和缺损直径等方面明显优于外科组,其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外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与外科传统手术治疗相比,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采用全麻的比例小、无需输血和体外循环、恢复快等特点,但其费用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主动(螺旋)电极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被动电极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近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房颤动(房颤)伴R-R长间歇或缓慢心室率需安置永久性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20例用主动螺旋电极固定于RVOTS(主动电极组),20例用被动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被动电极组)。比较两组近期心功能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各参数比较主动电极组QRS波时限下降、NYHA心功能分级及6min步行试验均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左室短轴缩短率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RVOTS起搏心室激动的电同步性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可改善患者近期心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简介:目的评价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30例有心脏起搏适应证患者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主动固定电极组),另回顾性选择2006~2007年30例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起搏(被动固定电极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电极置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心电图QRS波宽度,观察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电极脱位等情况。结果主动固定电极组的置入时间长于被动固定电极组,但无统计学意义,X线曝光时间长于被动固定电极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主动固定电极组起搏的QRS波时限较被动固定电极组短,P<0.01有统计学意义。起搏阈值、感知、阻抗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3个月随访均无明显变化,未见电极脱位等并发症。结论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是可行和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