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在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对心里护理结合放松训练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深入研究,患者总数为124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中患者数量为62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患者常规的心理护理;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以常规的心理护理作为基础,应用心理护理结合放松训练的方式。在两组患者均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医护人员对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CL-90)进行对应的数据统计,并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对比。结果通过调查统计的数据可以发现,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CL-90)评分均有明显的优化,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CL-90)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评分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心理护理结合放松训练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对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是向心脏提供血液的主要血管,具有维持心脏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当冠状动脉产生痉挛或阻塞时,可影响心传导功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阻塞或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心脏缺血、坏死引发的心脏病。以往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依赖于冠状动脉解剖狭窄的程度,因此,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术( CAG )成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 CAG 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解剖特征和生理功能上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不能准确识别造成患者心肌缺血的临界病变,很可能高估或低估病变的严重性,导致需要治疗的病变没有处理或处理过度。 CAG 所提供的二维影像不能真实反映管腔的三维结构,弥漫性病变导致的参考血管节段异常、造影投射角度造成的病变缩短以及造影剂注射充盈不佳等问题均可干扰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评估。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和功能检查技术不断提高和临床的广泛应用,为 PCI 提供了大量新知识。本文就 关于心脏介入治疗中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和功能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展开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舒适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30例心血管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5例,接受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65例,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认可度等资料。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92%(63/65),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50/6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应该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运用于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进入我院的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67.7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93.55%高于对照组64.5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率,同时对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升护理满意度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采用以心理护理为基础的个体化干预,观察其效果情况。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时间起于2021年10月,结束于2022年9月,将74例患者分组对比,普通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个体组采用心理护理为基础的个体化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情况。结果:普通组和个体组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对照中,普通组满意度为80.23±3.66(分)、个体组为91.45±3.17(分),普通组依从性为72.46±3.58(分)、个体组为90.07±3.55(分),(t=17.465,p=0.015),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采用以心理护理为基础的个体化干预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血管内科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改进效果。方法:从本院心血管内科精心挑选52例病人进行调查,限时2023年1月-2023年12月。病人分组依据为随机抽签的结果,可见26例在参照组,另26例在研究组。参照组护理安全管理中施行常规措施,研究组在改进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过程中,不仅施行常规措施,还会结合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探析效果。结果:组间相较而言,研究组护理质量各项敏感指标更优、不良事件更少,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可使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得到改进,增强风险防范,减少不良事件,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对并发心力衰竭的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作用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接收的心肌梗死患者中进行资料遴选,选择其中合并心力衰竭的20例病人进行研究。在双盲法的使用下,分出对照和干预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纳入的病例均为10例,比较对照(常规护理)和干预(循证护理)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等心功能指标。结果:护理后干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等心功能指标数据较对照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并发心力衰竭的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接受循证护理模式,在护理流程极具体系性的护理模式下,疾病症状得到较大的改善,便于患者处理日常简单活动,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究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应用于心内科压疮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比较本院实施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制度前后,心内科护理人员对压疮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比较该制度实施前后各1年内压疮事件上报情况。结果:压疮管理制度实施后护理人员在对压疮分级、创口的描述及处理、上报及评价表使用等方面能力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该制度后1年内上报压疮正确率92.47%高于实施前5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47,P=0.0016)。压疮管理制度实施后上报不符合规范的原因较实施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实施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制度,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应知识及技能操作的掌握能力,并能够将已发生的压疮及时准确的进行上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以便为临床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法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期间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临床收治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延续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降低值、抑郁评分降低值、疼痛评分、ICU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1)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降低值、抑郁评分降低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针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的实践过程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可显著促进患者康复,是临床护理实践的过程中的理想选择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中采用精细化护理合并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际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3年5月进行过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等量两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精细化护理合并临床护理路径干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记录及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患者(26.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依从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精细化护理合并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依从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中采用精细化护理合并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际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3年5月进行过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等量两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精细化护理合并临床护理路径干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记录及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患者(26.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依从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精细化护理合并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依从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目的:探究基于心理舒适化理念的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于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间治疗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为25例。观察组给予基于心理舒适化理念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愈、好转例数、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基于心理舒适化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护理中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8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护理之后的服药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4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护理之后的服药依从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升患者在临床上的服药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表现为心力衰竭患者,对其血浆中miRNA表达以及ECHO心肌能量消耗的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心肌梗死患者50例。将合并患有心力衰竭的30例患者作为A1组(观察组),将心功能表现正常的20例患者作为A2组(对照组)。针对所有患者miRANarray进行准确检测。结果A1组与A2组心肌梗死患者在miRNA上调以及下调超过1.5倍方面表现为显著差异(P<0.05)。在心肌能量消耗方面,A1组高于A2组心肌梗死患者明显(P<0.05)。结论通过采用基于患者外周静脉血血浆miRNAarray的方法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发现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与心功能表现正常患者之间在miRNA表达方面存在的差异,最终为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详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