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同宗民歌是指一首民歌‘母体”由此地流传到彼地乃至全国各地演变派生出若干“子体”的民歌群落。对中国“同宗民歌”的这种音乐文化传播现象的探讨,始于上世纪50年代。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论及明清小曲艺术形式上的发展一节指出小曲的变体,某些曲调产生了多种变体如:《寄生草》有《北寄生草》、《南寄生草》、《怯音寄生草》、《便音寄生草》、《垛子寄生草》等。《岔曲》、《剪靛花》等也有几种变异形式。音乐学家易人在1980年6月于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民族音乐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论文《〈孟姜女调〉的流传及影响》,其后,又陆续发表了《芳香四溢的〈茉莉花〉》、《情深意长的〈绣荷包〉》、《六首少数民族〈绣荷包〉》,对于一些流行甚广的民歌变体进行比较研究。继他之后冯光钰先生比较系统的研究了中国民歌的同宗现象。
简介:一百年前,年方20岁的梅兰芳认识到社会的“进化”,发现了舞台艺术正朝着“新的方向”前进,开始了一系列自觉的艺术创作与发展。回顾“梅派”艺术形成之路,尝试以“时事编写新剧”,进而把握“古典歌舞剧演员的双重任务”,并且狠抓落实“基本技术的底子”,构成了“梅派”艺术既与时俱进又把握根本的艺术思维与艺术实践。经过数十年持续地趋“中”求“和”,“梅派”艺术得以定位于京剧艺术乃至戏曲艺术的核心位置。这不能不说是“中和”文化在戏曲艺术中的一次成功实践。从余三胜、程长庚到谭鑫培、王瑶卿、龚云甫、杨小楼,在艺术探索中,京剧艺术根据市场需求和审美传统,寻找到自身发展的“中和”之道。这一过程,无疑对“梅派”艺术的发展与成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