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耿占春先生在《隐喻的极限》一文指出,人类通过语言中“空间方位的隐喻”“物的隐喻”,以及“结构性活动的隐喻”来感知未知世界,这是隐喻的极限。本文从艺术史的角度进一步提出,早在语言诞生之前,人类就通过感官直觉的“隐喻”对未知世界展开想象,随着人类时间观念与空间观念的转变,这种直觉的“隐喻”方式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直接体现在不同时期人类的艺术作品中。
简介:歌剧《众神的黄昏》之间奏曲《齐格弗里德葬礼进行曲》极致展现了瓦格纳以主导动机为核心结构力,构筑其独特交响化音乐语言的高超技艺。受瓦格纳本人对其戏剧观念的阐述(“音乐”和“诗歌”的理想化交融状态)以及笔者个人声音经验之启发,本文在分析主导动机于这一纯器乐选段中的“交响化”运作方式的基础上,尝试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主导动机之戏剧性指向与交响性构思的“统一性”之间;音乐本身之自足性与戏剧“前文本”之间;感性体验与作曲家的美学旨归之间——是否存有“罅隙”?
简介:集中阐述中国现已基本完成构建的敦煌舞蹈训练体系、伎乐天舞姿训练体系、汉唐舞蹈训练体系、唐乐舞身体训练体系四大支系,通过对比论证分析对它们的主要研究思路与操作实施方法进行了各具状貌的阐释,兼及论述在敦煌舞蹈复原与重建(中国派系)中最为凸显的主要特征与风格呈现。在此基础上,以“应物象形、得形尽意”“传移模写、随类赋彩”“盘古为活、得于象外”“气韵生动、宛若新生”为主要观点对我国目前敦煌舞蹈复原与重建的探索实践展开了初步的美学意义上的探讨。
简介:法国作家雨果曾把音乐作为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钥匙之一,欲文明其精神,必先熏陶其心灵,强调的就是音乐的作用。为此,国家一直把音乐教育作为实现对青少年"四有"新人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当笔者对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时,发现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当前农村中学教育中的现状和特点,并结合自身的实践,提出一些创新发展策略,为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完善提供一点参考。
简介:人民音乐家聂耳、星海先后离开我们50周年和40周年了。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它已从贫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变成了独立自主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义音乐事业,虽然经受了一些挫折,走过一些弯路,但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也不断繁荣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正沿着聂耳、星海开辟的革命音乐道路继续前进。
简介:武音二胡艺术周是武汉音乐学院近两年为促进二胡艺术的繁荣发展,在“纪念黄海怀逝世40周年·新世纪中国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学术论坛系列活动”、“‘黄海怀二胡奖’二胡演奏比赛、作品征集评奖”等已有学术平台基础上形成的集名家讲座、公开课教学、教学成果展示、科研成果交流、青年教师培训为一体的新平台。艺术周规模不大,但站位高,影响广泛。本届艺术周学术讲座提出的二胡艺术的“技术根本”,是针对当今二胡艺术高度专业化发展对二胡艺术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目前二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的分析探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示意义。
简介:三幕乐剧《女武神》(DieWalk0re,1856)是德国作曲家瓦格纳(RichardWagner,1813—1883)创作的四联剧《尼伯龙根指环》中的第二部,其脚本与音乐的写作集中体现了瓦格纳的“整体艺术”观念。本文即聚焦于《女武神》的终曲部分,试以感性体验之角度出发对主导动机的感性结构力进行探讨,进而寻求一种合式的聆听姿态。
简介:作者通过设计的三份难度不同的试卷。对同一批受测对象进行四次有目的、有计划的测试,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依据它们之间的难度系数、区分度指数,将所得数据与“减量重组”前的试卷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形成有关试题客量方面的数据。来探讨《听写》课程考试质量方面的问题。
简介:通过对[日]传燕乐六调五式琵琶定弦法研究,提出燕乐理论与译谱上的一些问题,以便推动译谱工作的进行。
简介:4.学习和感觉音乐的问句与答句结合歌唱,选择重复性的两句式结构,加深学生对问句与答句的理解。例如选择柯达伊《333首读谱练习》中的第37首和第168首作品。
简介:<正>孙红侠《二人转"原型"研究中的四点质疑》认为我在《二人转的文化阐释》提出的"牛河梁女神庙,那是东北先民举行圣婚仪式的‘神圣空间’,是东北大秧歌的源头,也是二人转的源头",全书起点的"这种对辽西牛河梁女神庙
简介:探索以中国视野研究西方音乐史,其目的主要在于: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探索中国特色的西方音乐史研究的理论视域,力求搭建与西方学者相生共长的平等对话的平台,进而揭示西方音乐历史进程中的特殊规律。中国学者的西方音乐史研究的特色之一,就是由中国学者去创造“既有西方音乐史学的属性,又具有更加丰富、多元、深邃的中国文化特点”的西方音乐史研究成果。
简介:文章以陈铭志先生的《序曲与赋格曲集》为对象,从调性、材料和性格的角度探讨套曲中序曲与赋格的关系,分别总结和提出二者在上述三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
简介:互文性作为产生于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思潮下的一种文本理论,已在西方文学理论界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产生了一定影响。目前,其理论、方法已被许多其它相关学科引用和借鉴,在我国文学和翻译界也得到广泛运用和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在我国音乐学和音乐美学界对其理论、方法的研究和运用尚属不多:文章在以互文性为主要视角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术语相关特征的分析及其它相关理论资源的整合,并以《1812序曲》和《马赛曲》为例,对在音乐美学中长期讨论的音乐创作与音乐意义问题做些初浅的分析,以期对互文性在音乐美学领域中的应用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简介:“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教学工作会议”于2004年8月26日在我院小音乐厅隆重召开。初秋的上海,仍如盛夏般炎热,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迎接教育部对我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代表们满怀热情地聚集一起,献计献策、共商教是。
简介:
隐喻的“流变”——从艺术史的角度探讨耿占春先生《隐喻的极限》
那里是否存有“罅隙”?——针对《齐格弗里德葬礼进行曲》主导动机相关问题的探讨
敦煌舞蹈的复原与重建研究——敦煌舞蹈元素身体训练体系(中国派系)之实践探讨
“舞动之旋律,润物之无声”——探讨农村中学音乐教育之创新策略
继承发扬革命音乐传统 努力提高音乐创作质量——为纪念聂耳、星海而作
二胡艺术的“技术根本”——武音二胡艺术周述要及相关问题探讨
无自我的湮没,无需自我的沉沦——针对瓦格纳乐剧《女武神》终曲的美学探讨
《听写》课程考试质量研究——一组关于难度系数、区分度指数以及试题容量的试验与分析
[日]传燕乐六调五式琵琶定弦法研究——兼与孙新财先生探讨
理解音乐与创作音乐的能力培养(中)——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之四
二人转原型的跨文化探讨——答复《二人转“原型”研究中的四点质疑》
西方音乐史研究的“中国视野”可行性探讨——与其他学科相互参照中获得的启示
相映成趣 相得益彰——陈铭志《序曲与赋格曲集》中序曲与赋格的关系探讨
互文性·音乐创作·音乐意义——对互文性视域中的音乐创作并及意义相关问题的探讨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迎接教学工作评估——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教学工作会议综述
符号象征理论中有关音乐情感意义问题的论述──20世纪西方哲学、美学领域有关音乐情感意义的探讨(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