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3 个结果
  • 简介:天台宗五祖章安灌顶在所著《摩诃止观》中首先勾画了天台宗传法系统,即以古印度大乘中观学派的创始人龙树(150-250年)为初祖,以北齐慧文为二祖,南岳慧思(515-577)为三祖,而实际创始人智顗(539-598),又称为智者大师,则为四祖。

  • 标签: 天台宗 智者大师 龙树 佛教 首先 古印度
  • 简介:教会法典大于同法这种说法缺乏严密的科学性,也没有理论基础。二者不宜进行比较,也没有谁大谁小的说法。为说明这个问题,首先应认清法律的几个层面。第一是神律,神律是至高无上的,任何团体、个人没有删除或取消它的权力和自由,只有遵守的责任和义务。神律自有人类以来它就已存在,它和人与生俱来,是神刻在人心中的法律,人们习惯称之为良心。

  • 标签: 法典 教会法 国家法律 首先 责任和义务 权力
  • 简介:考察《北图拓本汇编》3—8册佛教造像记,结合侯旭东先生相关成果,可知:一、北朝造像冲动,以北朝乱世中兴起的佛菩萨信仰为基本维度,以造像功德说鼓励传教;二、轮回与造像功德观念的流行也是重要维度,既与中华孝道结合而产生“七世父母”与“追福”观念,又给世俗亲情增添了一抹暖色;三、佛教将众生平等理念贯彻到造像中,鼓励为“众生”祈福,起到重建与维护社会信任的作用,为诸多亚社会所效仿,借造像以彰明其存在与意义,亦是不可忽视的维度。

  • 标签: 造像冲动 信仰 观念 社会
  • 简介:轻安:字面上说,轻是轻快,安是安乐,轻快安乐,这种感受大家都有过。但在唯识里面,它的名义更详细一点:所谓轻安,就是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修持为性,对治昏沉,转依为业。就是说:当轻安生起时,就没有我们对于身体的粗重感觉,也就是没了贪嗔痴的感觉,

  • 标签: 讲稿 感觉 唯识 名义 修持
  • 简介:针对宗教视域中的救恩主题,基督教传统意义上的救恩是呈排他姿态的。本文试图从包容与排他的理论分歧入手进行梳理,对促使包容产生的的理论资源进行探析,从而呈现出包容对传统基督信仰的某些冲击和影响。

  • 标签: 卡尔·拉纳 救恩论 神学人类学 包容论
  • 简介:王文东在2007年第4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文章《民族宗教伦理学学科的确立》。文章提出,民族宗教伦理学是跨界于民族宗教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具有应用性质的人文学科,旨在研究和解释民族宗教伦理现象和规律的本质,并且根据民族宗教伦理提供认识和反思民族社会善、恶价值的标准和基本方法,因此它既是民族宗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伦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宗教伦理学包含对民族宗教伦理的实体结构、主体结构、价值结构和规范结构四个方面的研究。

  • 标签: 宗教伦理学 民族社会 人文学科 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体结构 价值结构
  • 简介:《中国宗教》2003年第五期转载了《求是》杂志发表的《社会主义宗教》一文。文章研究的出发点是:如何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宗教工作领域怎样贯彻和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者结合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和民族、宗教问题日益突出的新形势,结合改革开放的新实践和民族、宗教方面出现的新情况,

  • 标签: 《社会主义宗教论》 中国 宗教工作 “三个代表”
  • 简介: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秘密宗教组织,与佛教的净土宗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本文通过南宋茅子元创立白莲教,佛教对白莲教的批判,初创时白莲教之教义,白莲教戒律、组织与正统佛教之异同,元代白莲教传教与禁教,白莲教的被禁与复教,以白莲教为名的初期造反活动,元末香会、白莲教与农民大起义之关系等问题的考察,揭示了宋元时期白莲教创立传播的历史实况,并就白莲教的性质和特点作出独到分析。

  • 标签: 白莲教 茅子元 弥勒信仰 白莲忏堂
  • 简介:由于邪教“法轮功”的出现,有人认为是由于无神教育没有到位有关。为了反对邪教,必须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即进行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当前开展的新一轮所谓无神的宣传教育,并不能替代科学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对此,笔者有如下思考。

  • 标签: 无神论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宣传教育 有神论 “三个代表”
  • 简介:当代中国天主教会的领袖人物历来十分重视女性教徒在教会及更广大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也非常关注天主教修女的培养问题。①作为当代中国天主教会的领袖人物之一,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金鲁贤(1916~)十分关心上海教区乃至中国天主教会中女性教徒面临的各种

  • 标签: 天主教修女 金鲁贤 神学思想 圣经
  • 简介:刘一明是清代有学有证的高道,也是内丹理论之集大成者。他提出了内丹修炼的三个原则,即在知行关系上“先穷性命之理,后了性命之功”;在修行旨归及方向上“从后天入手,后天返先天”;在修行内容及次第上“性命双修,先命后性”。这三个原则是道教内丹学进一步体系化、成熟化的标志之一。

  • 标签: 刘一明 内丹 修炼三原则
  • 简介: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同志在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刻总结了民族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这个讲话,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 标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繁荣发展 各民族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奋斗 宏伟
  • 简介: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邪教组织盛行,活动猖獗。邪教的存在与发展,已经给世界诸多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成了世界人民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 标签: 传统宗教 当代邪教 邪教组织 宗教文化 伦理道德 社会功能
  • 简介:智yi在《摩诃止观》中讲到天台止观思想时,自称是根据《大集经》有关内容而提出三十六兽说,作为禅病对治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经过考证认为,智yi此说另有渊源,实际上并非出自《大集经》,而是出自古式书《六壬大全》。本文对晋代葛洪著《抱朴子》、《晋书》、隋代萧吉著《五行大义》、近年出土的六朝铜式盘,以及六朝时期佛教界人士熟悉三十六兽说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考证,对智yi生活的时代三十六兽说在社会文化中的流行情况等进行了分析。最后,作者对《摩诃止观》中的三十六兽说与天台止观学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 标签: 止观 考论 《抱朴子》 《晋书》 六朝时期
  • 简介:葛洪虽然生活在玄学盛行的两晋之交,但他所处的地域及家学、师承都倾向于汉代儒学。受此影响,葛洪的学问也具有明显的汉学倾向。正因为这样,葛洪与玄学的关系显得比较复杂。一方面,他对玄谈所引起的任诞世风提出严厉的批判,对老庄之学的不合世务屡有非议。但与此同时,他也崇尚以人物品评为主的汉末清议;在构建神仙道教理论的过程中,也吸收借鉴了玄学关于本末、有无、养生等问题的理论精华。弄清这些问题,对于了解以葛洪为代表的魏晋神仙道教思想与汉末儒学、魏晋玄学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葛洪 汉末儒学 魏晋玄学
  • 简介:本文试图通过休谟的怀疑来理解《中论·观因果品》的因果观。本文认为,人们认识和理解因果联系时,做了两个有用的假设:作为原因和结果的两个现象的独立存在和因果联系的普遍有效。但是这两个假设是蕴含矛盾的。如果因果联系是普遍有效的,即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处在因果联系中,那么原因就必然在与结果的联系中存在而不可能是与结果毫无联系的独立存在。龙树认为因果联系是普遍有效的,因此,没有独立于因的果,也没有独立于果的因,也没有独立于因果的因果联系。然而,我们的心灵总是习惯于把想象和建构的假设当作客观的真实,哪怕其中包含着矛盾。龙树的论述不仅指向具体的对因果联系的认识,而且隐含着对人类把想象当作真实的“习惯”的批判。

  • 标签: 因果观 《中论》 休谟 怀疑论
  • 简介:成长中的教会需要以严格的纪律和规则来约束教会组织成员,尤其是拥有权力的特殊成员。加尔文在改教时期创建新教教会之初就清醒地意识到在普遍祭司权理念,即信徒人人皆为祭司,深刻地形成了福音广传这一历史性局面下特殊祭司阶层所应具有的伦理责任和使命。律法的第三种作用强调的就是针对特殊蒙召阶层的特殊伦理规范。这一教义对后世的新教教会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因此,关于这一遗产的研究将有益于我们思考中国教会的神学结构。

  • 标签: 律法 福音 第三种作用 普遍祭司权 特殊祭司权
  • 简介:高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为我三车.问云颂咒几千遍,口道恒河沙复沙.吾师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戒若长天秋月明,身如世上青莲色.心清净,貌棱棱,亦不减,亦不增.

  • 标签: 李白 《僧伽歌》 诗歌 艺术风格 道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