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总结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方案,得出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以关节面损伤程度为重点,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到2011年3月之间收录的102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治疗的方式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主要采取双侧入路方法手术;B组采取前外侧入路的方法手术;C组采取前正中入路的方法手术,然后比较三种不同的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三组的治疗分析,三组的治疗效果比较无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手术的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手术的出血量,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C组术后的引流量明显低于B组情况,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C组出现的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情况,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三种不同的术式分析,对于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都具有显著的效果,具体的采取方式还需要根据手术方法的适应范围和患者的病情状况而进行确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0例,根据Schatzker分型结果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11.2±1.5)个月。本组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7个月,平均(3.9±0.7)个月。本组病例的评分结果为优13例,良9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为73.3%。本组病例手术治疗中及术后未发生深静脉栓塞、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出现皮肤坏死骨外露2例,胫后血管危象截肢1例。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方法双钢板法与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了2005年~2011年间应用双钢板法(48例)及LISS(36例)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4例(SchatzkerⅤ型24例,SchatzkerⅥ型60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关节功能、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6.个月(12~23个月)随访。双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143min,术中失血量400mL,9例发生并发症,X线愈合时间平均为15.1周(11~23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6.8周(12~25周),术后1年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63~98分,平均87.4分。LISS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127min,术中失血量350mL,6例发生并发症,X线愈合时间平均为13.8周(9~17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4.1周(11~18周)。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65~97分,平均89.6分。两组间上述内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即刻、3个月及1年的TPA和PA度数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部分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单侧LISS固定可以起到与改良双钢板相似的治疗效果,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仍需要加用内侧辅助钢板固定。
简介:摘要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总结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76例,术中选择合理手术入路,良好复位,修复胫骨平台关节面,进行可靠的固定,植骨,修复损伤的半月板和韧带,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4年,平均16个月,达到骨性愈合时间4~13个月,平均为7个月。参照Lysholm评分标准1,根据骨折复位情况、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条件评分,优53例,良1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0.8%。结果显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适应证,尽量恢复骨与关节的基本外形结构、轴线等,保证关节的稳定性,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明显的改善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恢复关节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切开结合手法复位微创手术治疗同侧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胫骨干粉碎性骨折的可行性,并评估其疗效。方法对11例同侧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胫骨干粉碎性骨折,采用首先微创有限切开的方法复位胫骨平台骨折,骨缺损处植骨,然后手法复位胫骨干粉碎骨折,解剖型锁定钛板固定胫骨平台及胫骨干骨折。结果本组胫骨平台骨折及胫骨粉碎性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采用Ru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90.9%。结论采用有限切开结合手法复位微创手术治疗同侧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胫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能减少手术对正常软组织及骨折端血运的干扰,牢固固定骨折,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较好恢复患肢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