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霍乱是由O1群血清型或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弧菌中对人类致病的主要细菌,该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大范围乃至世界性的大流行为特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也是检疫传染病之一。2022年6月18日8:00,市疾控中心接市一医电话报告,发现一例疑似霍乱病例。疾控中心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流调、消杀、检验应急队伍前往现场开展调查,经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检所实验室复核诊断为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毒素基因阳性,对病因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简介:【摘要】 本文就一例清理污水管道工人污水淹溺,神志不清送医院急救,在肺部灌洗液中分离出1株霍乱弧菌,通过基因分析和血清分型,鉴定为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
简介:Twocarriersofnew-typecholeracausedbyVibratocholeraO139werefoundfromtheworshipersinHongqilapuportofXinjiangUygurAutonomousRegioninJune1994.Theisolateswerecultureandidentificated.TheresultsdemonstratedthattwoisolateswerethenewstereotypeofⅤ.choleraO139.ThesuccessfulsurveillanceforcholeraandthefindingofcarriersofⅤ.choleraO139byHealthQuarantineorganizationinportpreventedeffectivelythewidespreadofⅤ.choleraO139.Whileperformingthesurveillanceforcholerabyeachport,wemustpayattentiontothesurveillanceofnew-typecholeracausedbyⅤ.choleraO139.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合肥市某高校一起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调查处置过程,探讨事件发生原因,为类似事件处置提供参考。方法对患者和食堂从业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肛拭子和病人呕吐物;对食堂及食品加工过程、环境卫生及水质状况进行现场调查和采集相关样本,采集的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本次事件共发病91人,96.7%患者以腹泻为主,潜伏期在7~48h,在2份留样食品、11名患者、2名食堂A员工粪便/肛拭和1份餐具等涂抹样中检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病例对照研究显示,食堂A是危险因素,OR95%CI为2.77~5.33,且发病与到食堂A就餐次数呈剂量反应关系(χ^2=19.4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5月29日中餐、30日早餐和中餐是可疑餐次。结论该起事件由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原因可能为学校食堂员工污染食物和餐具引起。
简介:39Vibriocholerae的一个总数非,非,O139拉紧的O1从Dhaka城市的不同部分的表面水被孤立,孟加拉国。,显示出的这些种类ctx或zot基因缺乏的所有由PCRanalysis.Eighteen代表证明种类为enterotoxin生产使用被测试一个兔子ileal环模型,哪个生活8个种类和文化的房间6个种类过滤在ileal的生产液体累积循环。然而,任何一个都没他们生产热马厩毒素(圣),由乳臭未干的老鼠试金检测了。在另一方面,中的15%个孤立由中国仓鼠卵巢(CHO)房间试金检测了的生产细胞毒素。乘集中的文化的五十紧张没对反霍乱毒素给任何沉淀素乐队的代表过滤,建议紧张生产了enterotoxin,它与已知的霍乱毒素(CT)antigenically不同。百分之八十个总数孤立被发现为易变的haemolysin由试管方法检测了的热积极,而,39%被Christie-Atkins-Munch-Petersen(营地)方法发现积极。然而,87%isolates是积极的因为紧张的haemagglutinin/protease和所有为mannose-sensitive-haemagglutinin试金是积极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霍乱弧菌O1血清群El Tor产毒株基因组的重组特征。方法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中,选取分离时间从1937—2015年的292株霍乱弧菌O1血清群El Tor菌株完成图序列或草图序列,以菌株N16961的基因组序列为参照,使用snippy软件获得菌株的全基因组比对信息,利用ClonalFrameML软件对数据进行重组分析,比较大小染色体间重组数目及重组区域总长度的差异,以及不同分离地区菌株的基因组重组片段数目和总长度的差异。使用KOBAS分析工具对重组热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结果292株霍乱弧菌菌株中,发生基因重组163株(55.8%);其中,归一化处理的小染色体重组片段数目M(P25,P75)为4.7×10-6(9.3×10-7,2.0×10-5),大于大染色体[2.4×10-6(3.4×10-7,5.7×10-6)](P<0.001);小染色体重组区域占小染色体长度的比例M(P25,P75)7.1%×10-5(3.7%×10-6,4.8%×10-4),大于大染色体[2.2%×10-5(2.4%×10-6,8.4%×10-5)](P<0.001)。分离自非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菌株重组片段数目M(P25,P75)分别为23(1.0,33.0)、1.0(0.0,34.0)、6.0(2.0,13.0)、0.0(0.0,1.0)和29.5(6.8,56.8)(P<0.001);分离自各大洲的菌株重组区域总长度M(P25,P75)分别为233.0(4.0,461.0)、11.0(0.0,695.5)、56.0(4.0,111.0)、0.0(0.0,9.0)和347.5(132.8,1 323.5)bp(P<0.001)。富集分析结果显示,62个重组热点编码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在趋化、趋性、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受体活性和分子转导活性。结论霍乱弧菌El Tor大小染色体的重组片段数目及区域长度存在差别,不同大洲菌株重组片段数目及重组区域总长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