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TMRI-MRCP、多层螺旋CT、B超三种检查对胆道系统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1年10月在本院经ERCP或手术证实的93例胆道系统结石病例。对术前MRCP、CT及B超检查的影像学资料采用25.0 SPSS行卡方检验等分析。结果:1.胆道系统结石总检查率:MRCP检出率>CT检出率> B超检出率,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03,P=0.007)。2.MRCP在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或单发性结石的检出率明显优于B超。3.MRCP检查对直径≤10mm的小结石检出率明显优于B超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45,P=0.002)。结论:在胆道系统结石影像检查诊断中,特别在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单发性结石及直径≤10mm的小结石中,3.0TMRI-MRCP评估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面有更明显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对胰胆管汇合MRCP解剖与胰胆系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2月-2023年11月期间接诊的MRI检查与MRCP检查同时进行的患者600人,将其病例资料作为此次研究的基本对象。利用单次激发FSE序列与最大密度投影技术获得患者的MRCP检查图像,综合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胰胆管汇合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正常型与异常型,异常型又由P-B型和B-P型,以及分别开口型等三大类型组成。不管是胆囊炎与胰腺炎,还是胆系结石,胆系肿瘤,以及胰腺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率,正常型与异常型之间的组间差异较大 (P<0.05),但是异常型的胰胆系疾病发生率要明显高正常型。在异常型各型合并胰胆系疾病发生率方面,胆系结石与胆囊炎的发生率,以及胰腺肿瘤的发生率,均不具有组间差异(P>0.05);其中,在胰腺炎发生率方面,分别开口型的胰腺炎发生率要明显低于B-P型和P-B型(P<0.05);在胆系肿瘤发生率方面,P-B型明显低于B-P型,分别开口型明显低于P-B型(P<0.05);在合并先天性胆总管扩张与胰胆管汇合的发生率方面,正常型与异常型之间不存在组间差异(P>0.05)。结论,在合并胰胆系疾病方面,PBM的发生率更高,不管是在胰腺炎还是胰胆系肿瘤方面,发生率都相对较高,借助MRCP检查,能够对胰胆管汇合部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精准的分型诊断,为胆系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精准有效的信息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的危险因素,作为改善预后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医院接收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1个月评价患者的疗效,分为显著和欠佳,单因素分析患者基本资料、诊治资料对疗效的影响,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5例患者经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后,疗效显著28例,疗效欠佳17例。疗效显著组梗阻部位高位17.86%低于欠佳组64.71%,Child-Pugh分级C级25.00%低于欠佳组70.59%,淋巴结转移10.71%高于欠佳组29.41%,远处转移3.57%高于欠佳组17.65%,支架类型塑料39.29%低于欠佳组76.47%,术前胆管炎3.57%低于欠佳组35.2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部位高位、Child-Pugh分级C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支架类型塑料、术前胆管炎为影响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位梗阻、Child-Pugh分级C级、置入塑料支架为影响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做好针对性干预,研究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主要以甲状腺疾病为切入点,对实施超声诊断的病患进行了临床分析。方法:主要以科室接收的甲状腺相关疾病患者进行筛选,确定其中的72例进行调研,所有病例均给予临床超声诊断,良性病变为A组(36例),B组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表现(36例),对此次所有的病例超声诊断结果各指标进行了临床评估。结果:经过对超声诊断中的低回声、实性结节、浸润性生长结节进行了对比,显示B组更为显著。其中结节当中有钙化斑、淋巴结颈部呈现肿大情况,中央血管型血流信号均超过A组,组间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此次主要围绕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进行实践分析,其中尤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方面,运用超声方法在诊断疾病诊断时有显著特异性,诊断此类疾病方面有突出的临床价值,能够给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利数据。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甲状腺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探究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0例疑似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实验组接受甲状腺超声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测。收集并分析两组的诊断结果,以及随后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甲状腺超声在识别结节性甲状腺疾病方面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89%,而传统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和78%。甲状腺超声在检测小尺寸结节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结论:甲状腺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显示出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在小结节的检测上优于传统方法。建议在临床诊断中更广泛地应用甲状腺超声,特别是在常规方法难以确定诊断时。
简介:目的:探究高分比率CT肺结节疾病的CT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结节疾病患者,均实施高分比率CT进行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对患者的疾病种类、病灶情况等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结果:在结节疾病类型分析方面,恶性结节:原位癌占比为34.00%、微浸润癌占比为17.00%、浸润性癌占比为8.00%,良性结节中:肺结核球占比为18.00%、肺错构瘤占比为9.00%、肺炎性假瘤占比为5.00%、肺淋巴瘤占比为8.00%、支气管囊肿占比为1.00%。结论:使用高分比率CT在肺结节疾病患者的CT临床诊断中,可以更好的从峰值以及动态曲线等对患者的结节病变情况进行判断,并且其影像学表现更好,值得参考。
简介:目的:分析肝硬化诊断中生化检验的运用价值。方法: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接收的43例肝硬化患者纳入肝硬化组,取同时间段到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8例人员纳入健康体检组,均给予生化检验。统计并对比两组生化指标。结果:肝硬化组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均显著比健康体检组高,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均明显比健康体检组低(P<0.05)。结论:肝硬化疾病诊断工作中生化指标的运用,能增加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患者病情评估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