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海洋环境中苯系物污染主蜃来源于海洋溢油事故以及沿海石油化工企业的废水排放。为探究苯系物对海洋微藻的毒性作用,选择球等鞭金藻和新月菱形藻作为受试生物,分别考察了苯、甲苯、乙基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6种苯系物对2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5~64.0mg·L-1暴露浓度下,6种苯系物对2种微藻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暴露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苯、甲苯、乙基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对球等鞭金藻的24h的半数效应浓度(24h-EC50)分别为:1707、12.88、7.58、0.55、0.36、0.27mg·L-1;对新月菱形藻的24h-EC50值分别为:1.03、0.68、0.46、0.40、0.42、0.38mg·L-1。上述研究结果勾确定苯系物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了基础数据。
简介:目的:通过超声观察乳腺癌术后长期服用三苯氧胺患者子宫内膜的变化及声像图特征。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门诊复查的38例乳腺癌术后长期服用三苯氧胺患者102次超声检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8例乳腺癌术后服用三苯氧胺患者,分别于服药半年、1年、2年、3年及≥4年进行102次超声检查,超声下内膜变化:服药半年基本无明显增厚,服药1年后子宫内膜有不同程度改变,以内膜增厚、内膜息肉样病变、内膜小囊状改变为明显,尤其以散在分布的小囊状改变为特征。而且服药时间越长,改变越明显。结论长期服用三苯氧胺后子宫内膜病变发生率高,以内膜增厚、内膜息肉样病变及内膜小囊状改变为明显,特别是散在分布的小囊状改变为特征。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结构并准确测量内膜厚度,是目前评价子宫内膜的一种可靠实用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终止早期妊娠负压吸宫术术前静脉注射间苯三酚40mg对宫颈扩张作用,观察手术时间及宫颈软化及扩张情况、疼痛程度和人工流产综合征。方法将停经6-11周,要求手术终止妊娠100例妇女根据意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术前半小时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mg;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直接行负压吸宫术,记录观察对象的宫颈扩张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宫颈扩张程度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P<0.05);手术时间及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和缩短(P<0.05);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术前静脉注射间苯三酚40mg,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安全、有效,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简介:目的观察产程活跃期伴有宫颈水肿时,静脉分别注射间苯三酚、地西泮与山茛菪碱等常用宫颈解痉药物在加速产程进展方面的影响及用药后对母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待产、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47例,宫口开大3cm后宫颈出现痉挛、水肿,且无妊娠期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将其随机分为A、B、C3组。A组(49例)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mg;B组(52例)静脉缓慢注射地西泮10mg(〉5min);C组(46例)静脉缓慢注射山茛菪碱10mg,观察记录3组产妇的宫口扩张速度、产程进展情况、分娩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h内出血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A组从用药至宫口开全(10cm)时间为(199±44)min,产程时间少于B组与C组(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h内出血量、分娩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用药后母儿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应用间苯三酚可有效消除宫颈痉挛水肿,加速宫颈扩张,加速产程进展,临床疗效优于地西泮与山茛菪碱,用药安全,母儿无不良反应,可在产科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苯三酚注射液联合黄体酮胶囊用于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因黄体功能不全致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加用间苯三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用药天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70%VS6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用药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与黄体酮联合用于早期先兆流产能够迅速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胎成功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丁三醇酮咯酸联合间苯三芬对外科急性腹痛的止痛效果、对体格检查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就诊的急性腹痛患者115例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的疼痛评分、体格检查变化和诊断准确率。结果(1)实验组给药前后的平均疼痛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2)在体格检查变化情况上,两组比较有差异,但在最终的诊断上,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氨丁三醇酮咯酸+间苯三芬用于外科急性腹痛病人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主观疼痛感受而不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简介: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4-硝基酚(4-nitrophenol,PNP)对大鼠肝脏功能的毒性作用及其对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通路的影响。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1、10和100mg·kg-1体重PNP处理组,连续皮下注射28d,检测肝脏的结构变化、氧化损伤和Nrf2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0mg·kg^-1PNP处理组大鼠的血清肝功能主要指标ALT、AST、AKP活性和TBIL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100mg·kg^-1组肝脏GSH-PX、CAT和SOD活性显著性降低(p〈0.05),大鼠肝脏中Nrf2及其下游基因NQO1和HO-1mRNA表达水平在1mg·kg^-1组显著升高(p〈0.05),10、100mg·kg^-1组有升高趋势,100mg·kg^-1组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都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结果提示,皮下注射1mg·kg-1PNP引起了大鼠肝脏氧化损伤,机体可能通过提高Nrf2及其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来抵抗PNP引起的肝脏损伤,皮下注射100mg·kg^-1PNP改变了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肝细胞超微结构病理损伤,引起肝脏毒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间苯三酚在小儿原发性小肠型肠套叠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60例小儿原发性小肠型肠套叠,通过给予静脉滴注间苯三酚保守治疗,一部分患儿在8小时内再次复查B超,提示套叠已复位,一部分患儿在12小时内再次复查B超,提示套叠已复位。结果静脉滴注间苯三酚后所有患儿病情好转,套叠复位,不需要手术治疗。结论静脉滴注间苯三酚可以治疗小儿原发性小肠型肠套叠,不需要手术治疗,从而减轻患儿的痛苦。
简介:摘要目的改善绝经期妇女取环及临床症状。方法针对要求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的妇女分组观察,研究组肌注间苯三酚40mg于行手术前半小时进行,对照组净取少量吸氧缓解精神紧张,观察临床各项研究指标。结果间苯三酚在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中两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镇痛(95;2),阴道出血,全身反应(1.2;100)。宫颈口松弛(100;8);完整取出环成功率(100;45);手术时间(2.45±0.5;8.63±0.7)。两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值均<0.05。结论术前30分钟肌注间苯三酚是一种简单易行起效快,毒副反应小,病人容易接受的,在绝经期妇女取环的术前用药方法,建议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