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5G玻璃切除治疗严重开放性眼外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9.01-2020.12,样本例数:32例严重开放性眼外伤手术患者(32只患眼)。患者入院手术后,给予对症治疗,参照Ryan标准来评定治愈。结果:经25G玻璃切除治疗后,功能治愈19例,占比59.38%(19/32);解剖治愈10例,占比31.25%(10/32);未愈3例,占比9.38%(3/32)。结论:25G玻璃切除属于手术,虽存在明显优势,但也存在术后低眼压等不可忽视的并发症。本研究样本量少、研究时间短,研究结果不具有普遍性,仍需开展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进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 手术治疗 严重 开放性眼外伤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晶状切除手术技巧优化的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伴发白内障103例(103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两组:A组,59眼经睫状体平坦部巩膜穿刺口切除晶状后囊后,先进行水分离和水分层,再用玻切头切除晶状;B组,对照组,44眼,不进行水分离和水分层,直接用玻切头切除晶状,观察两组手术耗时及并发症。结果A组切除晶状耗时(5.68±1.20)min短于B组的(10.16±1.98)min(t=14.277,P<0.001);A组中晶状前囊破裂者1眼(1.69%)少于B组的8眼(18.18%)(χ2=6.648,P=0.010)。结论晶状玻璃切除中先行水分离再切除晶状手术耗时短,前囊破裂率低。

  • 标签: 玻璃体晶状体切除术 水分离 手术技巧,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切除治疗飞蚊症的效果。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眼科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飞蚊症43例(43眼)行23 G玻璃切除,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生存质量量表情况,以及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视力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36,P=0.349)。中2例(4.6%)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后10例(23.3%)出现一过性低眼压。9例(23.1%)发生白内障。1例(2.3%)术后6个月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得分较术前显著提高(t=-13.420,P<0.001)。结论玻璃切除治疗飞蚊症不影响视力,但合并少量并发症。

  • 标签: 飞蚊症 玻璃体切除术 量表,生存质量,视功能相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切除(PPV)治疗伴有玻璃积血的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伴有玻璃积血的PCV 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了玻璃切除,其中8眼联合视网膜造孔引流,视网膜激光光凝和硅油填充;其余22眼仅进行单纯玻璃切除和手术灌注液眼内填充,视网膜下出血未进行处理。随访3~9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及眼底形态改变。结果所有患者玻璃积血均被清除,8眼视网膜下出血顺利排出,其余22眼中2眼发生复发性玻璃积血,20眼视网膜下出血逐渐吸收减少。末次随访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t=6.295,P<0.01)。结论玻璃切除是伴有玻璃积血的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血管病变,脉络膜,息肉样 积血,玻璃体 玻璃体切除术 出血,视网膜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23G玻璃切割患者中配合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并总结2019年度玻璃切割手术204例患者中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结果:加强中配合护理后,围期患者满意度较高,术后顺利出院。结论:23G玻璃切割手术安全性高、手术切口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患者视力恢复较快满意度高。

  • 标签: 玻璃体切割术 术中配合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玻璃切除联合不同手术摘出复杂眼内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杂眼内异物87例(87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异物性质、位置、大小等因素选用玻璃切除联合不同手术,包括磁棒接力、异物钳夹出及外路摘出,术后随访3~8个月,观察异物摘出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87例眼内异物均一次手术摘出。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χ2=10.462,P=0.002)。11例(12.64%)巨大眼内异物视网膜复位不良,行二次视网膜复位治愈。76例(87.36%)术后随访期内均无视网膜脱离或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异物性质、位置、大小等因素选用玻璃切除联合不同手术摘出复杂眼内异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眼异物 眼损伤 玻璃体切除术 眼外科手术 磁棒接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眼内炎行玻璃切除硅油填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中心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玻璃切除硅油填充治疗眼外伤导致的眼内炎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10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视力提高26例(83.87%)。术前视网膜脱离26例(83.87%),视网膜破裂6例(19.35%),术后均解剖学复位。玻璃内金属异物8例(25.81%),均成功摘出。视力(BCVA)≥0.05者,术前2眼(6.45%),术后14眼(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玻璃切除硅油填充治疗眼外伤导致的眼内炎,能提高视力,效果较好。

  • 标签: 眼内炎,外伤性 玻璃体切除 填充术,硅油 效果,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复杂性眼外伤患者采取玻璃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20.1-2020.12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复杂性眼外伤患者中选取7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切除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治疗后视力≥0.05者较治疗前明显增多,P<0.05;患者75只患眼经治疗后有8例(10.7%)患眼发生并发症。结论:对复杂性眼外伤患者实施玻璃切除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视力,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复杂性眼外伤 玻璃体切除术 视力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切除原孔排液、内界膜填塞及空气填充治疗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二科1组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30例(30只眼),均接受玻璃切除中视网膜下液自原黄斑孔排出,联合内界膜填塞及空气填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变化、裂孔闭合情况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黄斑孔闭合率为86.67%(26/30),视网膜复位率为90.00%(27/30)。术后1、3及6个月视力(BCVA,logMAR)逐渐改善至1.35±0.40、1.15±0.35及0.95±0.18(F=29.214,P<0.001)。结论玻璃切除原孔排液、内界膜填塞及空气填充治疗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疗效较好,为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裂孔 玻璃体切除术 内填塞 玻璃体内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玻璃切除后白内障小切口手法碎核手术与超声乳化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玻璃切除后白内障手术59例(60眼)分为小切口手法碎核30例(30眼)为A组,超声乳化29例(30眼)为B组。比较两组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并发症,随访3个月。结果两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1 d,A组视力优于B组(P<0.05);术后1周、3个月,两组眼压、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并发症:A组出现晶状后囊破裂者2眼。B组晶状坠入玻璃腔1眼,晶状后囊破裂者3眼。术后1 d,A组、B组角膜水肿者分别为6眼及5眼,两组术后均未出现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内皮失代偿或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法碎核和超声乳化治疗玻璃切除后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效果相似。

  • 标签: 白内障 玻璃体切除 碎核,手法 超声乳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眼外伤伴玻璃切除行疼痛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12月,研究对象为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64例严重眼外伤患者,均采用玻璃切除治疗,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2例中男26例、女6例,年龄(43.72±11.91)岁;观察组32例中男30例、女2例,年龄(43.34±12.56)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与心理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最高疼痛评分[(4.22±0.91)分比(5.16±1.02)分]和最低疼痛评分[(0.91±0.59)分比(1.59±0.7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对严重眼外伤手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管理,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还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眼外伤 玻璃体切除术 疼痛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内注射雷珠单抗然后进行玻璃切除及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焦作市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60例(6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先行玻璃内注射雷珠单抗,5 d后行玻璃切除中进行广泛视网膜光凝。对照组,30例,行睫状前动脉结扎联合睫状体冷凝。术后随访2个月,观察两组眼压、视力及临床症状。结果两组术后1周、1个月及2个月眼压均低于术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4.795, 5.176, 5.101;均P<0.01)。治疗组术后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更加明显。结论玻璃内注射雷珠单抗后进行玻璃切除及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 标签: 青光眼,新生血管性 雷珠单抗,注射,玻璃体内 玻璃体切除术 光凝术,视网膜,广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行设计多功能俯卧床在玻璃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患者保持面向下特殊体位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至6月行玻璃切除联合眼内硅油或气体填充50例(50眼)纳入对照组,2019年7至12月行玻璃切除联合眼内硅油或气体填充48例(48眼)纳入试验组。试验组使用多功能俯卧床;对照组使用普通病床附加俯卧垫或气圈。术后比较两组患者面向下体位保持时间、睡眠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3 d及5 d:试验组面向下保持时间(17.03±0.54)h及(16.46±0.62)h,长于对照组的(16.23±0.92)h及(13.30±1.02)h(t=5.222,18.439;均P<0.01);试验组睡眠时间为(9.03±0.49)h及(8.06±0.72)h,长于对照组的(6.23±0.86)h及(5.30±0.92)h(t=19.694,16.493;均P<0.01)。试验组由于保持面向下体位导致的不良反应得分(1.96±0.652)分少于对照组的(2.76±0.328)分(t=7.578,P<0.01)。结论多功能俯卧床可促进玻璃切除并眼内填充术后患者有效维持面向下体位,延长睡眠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俯卧床,多功能 体位,面向下 填充术,眼内 玻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雷珠单抗辅助玻璃切除治疗糖尿病性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糖尿病性牵拉性视网膜脱离42例(42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两组:A组,雷珠单抗辅助玻璃切除组,19例(19眼);B组,单纯玻璃切除组,23例(23眼)。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术后3个月A组视网膜复位成功18例(94.7%,18/19);B组视网膜复位成功21例(91.3%,21/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5,P=0.671)。两组视力(BCVA,logMAR)均较术前提高,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0,P=0.278)。A组3例(15.8%,3/19)因中出血行电凝,少于B组的14例(60.8%,14/23)(χ2=8.776,P=0.030)。A组中硅油填充10例(52.6%,10/19),少于B组中的19例(82.6%,19/23)(χ2=4.375,P=0.036)。结论雷珠单抗辅助玻璃切除治疗糖尿病性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可以有效改善术后视力,减少中出血,降低硅油填充率。

  • 标签: 雷珠单抗 玻璃体切除术 脱离,视网膜,牵引性,糖尿病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前路前段玻璃切除治疗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的恶性青光眼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前路前段玻璃切除,对早在患者仅采用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别明显(P<0.05)。结论:前路前段玻璃切除治疗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的恶性青光眼疗效明显,能够减少并发症,值得被推广。

  • 标签: []前路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 恶性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最小量化玻璃切除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及术前视网膜激光光凝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系列病例研究及队列研究。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0日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48例(53只眼)严重PDR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53.5(40.0,59.0)岁。采取“最小量化”玻璃切除理念进行手术:所有患者术前3 d玻璃腔注射康柏西普;以27G+玻璃切除系统完成标准三通道玻璃切除中不追求彻底清除增生机化膜,以解除牵拉为主;灵活应用27G+玻璃切割头来完成各种手术步骤,减少器械进出眼内次数;中完成主要区域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主要观察指标为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视网膜复位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中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按术前是否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分为光凝组和无光凝组分别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χ²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玻璃腔注射康柏西普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BCVA分别为1.90(1.30,2.30)、1.00(0.70,1.90)、0.80(0.50,1.30)、0.70(0.40,1.20)、0.70(0.40,1.20)。与术前相比,术后BCVA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25.11,P<0.01)。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视功能逐步改善。术后首次和末次随访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92.5%(50/53)和96.2%(51/53)。2只眼术后发生持续1周及以上的异常眼压;5只眼复发玻璃积血(9.4%);4只眼(7.5%)发生视网膜脱离;未发生术后眼内炎、脉络膜脱离或切口相关的视网膜裂孔。光凝组中(手术时间、硅油填充率、视网膜切开率)及术后(术后BCVA、首次随访复位率、末次随访复位率、再手术率)各项参数与无光凝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光凝组具有更好的趋势。结论最小量化玻璃切除能够使严重PDR患者术后获得较好的视功能,以较小的创伤获取较大的收益;术前视网膜激光光凝可能有助于术后视力恢复。(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40-446)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玻璃体切除术 视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将康柏西普联合玻璃切除应用在进展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中,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及影响价值并做详细表述。方法 采集我院2019 年 1月-2020年 12 月间收治的进展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将其以自愿选组的方式均分为两小组,由研究组、参照组合成,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案,以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值作为治疗效果的参考依据,再将其治疗有效率予以统计,对两种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治疗方案效果理想,在术后30天观察VEGF水平值明显降低、治疗有效率高达97.5%且检验结果(P<0.05)。结论 将康柏西普联合玻璃切除应用在进展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中,较单一治疗方案,联合治疗效果显佳,此治疗方案不仅可降低VEGF水平值,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以致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可提倡推广,建议临床大规模应用。

  • 标签: 康柏西普 玻璃体切除术 进展型糖尿病性 视网膜病变 临床效果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手术术后视力影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信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2月至2019年2月眼外伤所致眼内异物者60例(6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玻璃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手术,分析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视力的因素。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3.33%(56/60);术后视力<0.1的独立影响因素为视网膜脱离[OR=0.054,95%CI(0.013~0.223),P<0.05];异物较大[OR=0.053,95%CI(0.006~0.451),P<0.05]及晶状损伤[OR=0.274,95%CI(0.093~0.807),P<0.05];术后有1例增生性玻璃视网膜病变、1例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眼内炎及黄斑前膜形成各1例;患者术前术后的视力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切除眼内异物摘出联合手术的总有效率较高,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视网膜脱离、异物较大及晶状损伤。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摘出术,异物,眼内 效果,手术 因素,影响,视力,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endoscopic cyclophotocoagulation,ECP)治疗玻璃切除后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山西省眼科医院玻璃切除后难治性青光眼进行ECP的30例(31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光凝范围分为3组,<180°组12只眼,180°~ 270°组5只眼,>270°组14只眼。观察术后1周~24个月的眼压、视力及光凝范围与术后眼压降幅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均低于术前(F=26.82, P<0.05)。光凝范围越大,降眼压效果越显著,二者呈正相关。末次随访无需任何降眼压药物治疗而眼压正常者22例(70.97%);应用降眼压药物而眼压仍高于21 mmHg者7例(22.58%)。末次随访视力(logMAR)2.40±1.60与术前2.19±1.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 P>0.05),随访时间87.10%(27/31)的患眼视力稳定。未出现术后低眼压、视网膜脱离、脉络膜上腔爆发性出血或眼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ECP能有效降低玻璃切除后青光眼的眼压,维持视功能,无严重并发症。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青光眼 玻璃体切除术 光凝固术 睫状体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