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改进造口袋使其方便病人排气及灌肠操作,对比分析改进后的造口袋的临床优势。方法:在临床常用的造口袋上设计了1个排气孔,方便病人自行排气,该排气孔足够大,可以插入肛管,全封闭状态下进行灌肠。通过排气实验及灌肠实验分析造口袋改进前后效果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应用改进后的造口袋,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由于改进后的造口袋有排气口,排气时操作简单,对造口袋底盘影响小,术后更换底盘数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应用改进后的造口袋灌肠,无需取下造口袋,全封闭状态下灌肠,防止了灌肠液外流,病人护理操作人员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二者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造口袋利于观察肠造口患者的肠蠕动恢复,造口袋排气操作简单,减少对造口袋底盘的影响,可使灌肠在全封闭状态下进行,避免了粪水的外溅及不良气体的外溢,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方便护理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接受肠造瘘手术治疗的患儿造口护理干预中,给予患儿改良式造口袋粘贴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全年内收治的58例接受肠造瘘手术治疗的患儿为相关对象,所有患儿在术后需要接受造口袋护理,将其均分成为传统组与研究组,传统组患儿接受常规造口袋粘贴,研究组患儿则需要接受改良造口袋粘贴处理,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传统组患儿,且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于传统组,两组患儿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在肠造瘘术后患儿的造口护理当中,对造口袋的粘贴方法进行改良应用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肠瘘管理中应用造口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部肠漏患者,通过随机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应用造口袋护理,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换药时间、换药频率及换药成本情况以及GSE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组间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换药时间、换药频率及换药成本情况以及GSES评分对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肠瘘患者实施管理过程中,应用造口袋进行干预,可以充分缩短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换药时间,提高患者的换药频率,降低患者的换药成本,同时以充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预后因此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肠造口袋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外科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患者90例平均分入研究组(肠造口袋收集腹部引流管周围渗液)和参照组(无菌纱布吸收引流管周围渗液),对比不同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皮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即(4.44% VS 26.27%),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肠造口袋进行外科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的处理能够有效地有效地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具有较高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造口患者应用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造口袋更换口诀卡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本院行应永久造口患者70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造口袋更换口诀卡;对比两组患者各项心理适应能力、对造口袋更换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并发症处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社会生活适应、总评分分别为(21.06±3.94)分、(18.67±3.64)分、(25.49±4.62)分、(65.22±12.20)分,均高于对照组(16.73±2.56)分、(12.34±2.28)分、(19.34±3.87)分、(48.41±8.7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造口袋揭取、造口底盘裁剪、造口周围皮肤护理、造口袋更换顺序、并发症处理分别为(12.35±5.34)分、(13.87±6.57)分、(14.16±4.67)分、(16.34±8.75)分、(18.45±5.35)分,均高于对照组(4.12±3.12)分、(7.35±4.24)分、(5.67±3.64)分、(8.14±5.16)分、(9.65±4.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肠造口患者中应用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造口袋更换口诀卡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其对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提高患者对造口袋更换的知识认识,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肠造口袋持续负压冲洗引流治疗骨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骨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1~75岁,平均45.3岁。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A组)23例和对照组(B组)20例,A组采用病灶清创+自制肠造口袋结合皮肤贴膜负压冲洗引流治疗,B组采用病灶清创+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结果病灶清创+自制肠造口袋结合皮肤贴膜负压冲洗引流组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病灶清创+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清创+自制肠造口袋结合皮肤贴膜负压冲洗引流治疗骨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能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口袋剪裁技巧联合防漏贴环在肠造口术后并发造口旁瘘伴刺激性皮炎门诊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1月于深圳市儿童医院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就诊的肠造口术后并发造口旁瘘伴刺激性皮炎的家庭护理困难患儿21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造口袋剪裁技巧(旁瘘处局部微扩增宽1~2 mm剪裁)联合防漏贴环方法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肠造口周围皮肤状况评分(DET)、造口袋更换间隔时间、主要照护者SAS得分。结果21例患儿首次就诊时DET评分为(8.29±1.15)分,干预1周后复诊时DET评分为(5.14±1.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5,P<0.01)。干预前造口袋更换间隔时间为(0.45±0.10) d,干预后更换间隔时间为(1.06±0.2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7,P<0.01)。首次就诊时21例患儿的主要照护者SAS评分为(66.05±5.29)分,干预1周后SAS评分(49.10±3.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9,P<0.01)。结论肠造口术后并发造口旁瘘伴刺激性皮炎的家庭护理困难患儿使用造口袋局部剪裁技巧联合防漏贴环可缩小刺激性皮炎的范围,减轻刺激性皮炎的严重程度,延长造口袋更换间隔时间,有效改善主要照护者的焦虑症状。
简介: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16-01摘要目的提高结肠造口患者清洁灌肠的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方法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代替肛管,将气囊导尿管经造口袋底端插入结肠内进行灌肠,结论改良结肠造口灌肠法操作简单,灌洗过程中无粪水逆流现象,肠道清洁效果满意,减少了灌肠次数,减轻了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制定更换造口袋的标准流程以降低肠造口病人造口袋的非计划更换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的造口病人的造口袋更换登记情况,分析造口袋非计划性更换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大大降低了肠造口病人造口袋非计划更换率,品管圈活动后,非计划性更换率(25%)较活动前(69.4%)明显降低,超出了预期目标(4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肠造口病人造口袋非计划更换率,制定出肠造口病人造口袋更换流程图,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还提高圈组人员的沟通、协调等能力,使护理人员造口袋更换技术得到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造口护理中应用巧妙粘贴造口袋法联合透明贴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择取 50例造口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 25例)和研究组( 2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粘贴造口袋护理,研究组实施巧妙粘贴造口袋法联合透明贴护理,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造口功能评分、 SE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造口功能评分、 SE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造口护理中应用巧妙粘贴造口袋法联合透明贴的临床效果确切,不仅可以改善造口功能,还可以提高自尊以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造口人为的方法将肠腔与体外相通。一般临床上分为结肠造口、回肠造口。据统计我国现有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约100万左右,每年新增肠造口患者约10万人,以后还有增加的趋势,肠造口是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肠造口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重视肠造口患者的护理尤其重要。我国的肠造口护理虽然开展的比较晚,但是发展比较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