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旨在描述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放疗)期间的严重体重丢失(体重丢失率>5%)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连续定点取样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放疗开始前1 d收集一般资料,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进行营养筛查,应用NRS 2002中营养状态受损评分为3分、体重指数<18.5 kg/m2伴一般情况差、全球(营养)领导人发起的营养不良评定(诊断)标准共识2018(不包括肌肉量丢失指标)三个标准分别进行营养不良诊断。应用24 h膳食回顾法记录膳食摄入情况,并记录患者放疗前和结束时体重。结果最终纳入435例患者,放疗前患者平均体重为(65.52±12.20)kg,结束时为(61.01±11.17)kg,平均体重丢失(4.50±3.17)kg(-3.20~20.90 kg),平均体重丢失率为(6.72±4.34)%(-5.19%~25.49%),66.0%的患者存在严重体重丢失。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计划放疗剂量(OR=1.069,95% CI=1.014~1.127,P=0.013)、同步放化疗(OR=1.798,95% CI=1.148~2.816,P=0.010)、基线无营养不良(OR=2.693,95% CI=1.223~5.933,P=0.014)以及鼻咽部肿瘤(OR=2.059,95% CI=1.158~3.661,P=0.014)是严重体重丢失的影响因素。结论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严重体重丢失比例高,计划放疗剂量高,同步放化疗、基线无营养不良、鼻咽部肿瘤的患者发生严重体重丢失风险更高。研究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在放疗期间应关注患者体重丢失,针对上述人群尽早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强化营养教育、提高能量及蛋白质的摄入,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以改善患者的体重丢失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隐静脉在颈动脉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对恶性肿瘤侵犯颈动脉的患者行颈动脉重建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17年11月—2019年9月18例行肿瘤切除颈动脉重建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47~72(58.8±6.6)岁;甲状腺乳头状癌11例,头颈部鳞癌7例,其中5名患者在术前接受过放射治疗。完成综合术前检查后,术中完整切除肿物及受侵的部分颈动脉,并以自体大隐静脉重建颈动脉。观察患者术前颈部超声及颈部CT提示肿瘤包绕角度、下肢静脉超声所提示的大隐静脉情况及距汇入股静脉远心端5 cm处内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移植大隐静脉侧别、供体大隐静脉长度、术中颈动脉阻断时间、肿瘤包绕颈动脉角度、受体颈动脉吻合处内径,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患者住院时间、重建血管的通畅情况、有无出现神经系统及下肢供区并发症,随访期间有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例。结果术前超声探查及颈部CT示,18例患者大隐静脉在距汇入股静脉远心端5 cm处内径(0.53±0.14)cm;颈部CT扫描见肿瘤对颈动脉的包绕角度均超过180°,其中超过270° 15例、全部包绕颈动脉9例。术中大隐静脉取材长度(7.3±1.1)cm,取用左侧大隐静脉9例、右侧大隐静脉9例。颈动脉近心端吻合处均为颈总动脉,内径(0.74±0.06)cm;远心端吻合处位于颈总动脉14例,颈内动脉4例,内径(0.71±0.17)cm。术中颈动脉阻断时间(640±117)s。术中观察颈动脉受侵角度190°~360°(317°±56°),与术前影像学检查一致。18例患者手术时间4~6 h,术中出血200~500 mL,住院时间7~28 d(平均13.13 d)。术后病理提示侵犯颈动脉血管壁组织13例。术后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1.06个月。18例中,死亡2例、局部复发1例,余15例无瘤生存;术后颈动脉CT血管成像示重建血管均通畅,未见移植血管破裂、感染、狭窄及假性动脉瘤形成,供区下肢均未见水肿、跛行等血液循环障碍并发症。结论在头颈部肿瘤患者的颈动脉重建手术中,大隐静脉具有易于取材、移植物感染率低等优势,同时该手术能在低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下安全、完整地切除肿瘤,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滋肾健脾生津方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head and neck cancer, HNC)治疗后唾液分泌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HNC放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于放疗第1天起含漱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滋肾健脾生津方。2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卡氏(Karnofsky, KP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收集基础唾液总量,计算基础唾液流速,检测唾液pH值,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28/30)比66.7%(20/30),χ2=7.504]高于对照组(P=0.023)。治疗后,观察组基础唾液流速[(0.66±0.06)ml/min比(0.53±0.07)ml/min,t=4.532]、唾液pH值[(6.45±0.25)比(5.51±0.23),t=4.382]高于对照组(P<0.05);神疲乏力、咽干口燥、自汗盗汗、口腔黏膜疼痛红肿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873、4.572、4.419、4.754,P值均<0.05);KPS评分高于对照组(t=6.552,P<0.01);生活质量总改善率[83.3%(25/30)比63.3%(19/30),χ2=6.955]高于对照组(P=0.031)。结论滋肾健脾生津方可改善HNC放疗患者的唾液分泌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放射性黏膜炎及其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 方法 研究时间选择在 2017年 12月 到 2019年 12月 之间 , 研究患者选择在研究时间内在 我院 就诊 的 108 例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出现 放射性黏膜炎患者, 并根据患者 放射性黏膜炎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重度组,其中轻度组患者数量为: 45 例,重度组患者数量为: 63 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测 , 在放疗过程中采集 两组患者的疼痛感评分 、体质指数 以及营养状况等 方面的数据,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处理分析 。 结果 轻度组 患者 的疼痛感水平 明显低于 重度组 。 此外,在放疗后随着患者 放射性黏膜炎严重程度的差异,轻度组 患者的体质指数数据明显高于重度组患者 。 而 轻度组 患者 的 营养不良率 明显低于 重度组 。所有数据差异性均 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结论 综上所述,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在进行化疗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 放射性黏膜炎,而发病越严重则患者疼痛感越高,导致患者进食出现障碍,体质指数下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也越严重 。
简介:摘要硼中子俘获治疗(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是结合靶向治疗和重离子治疗的先进二元放疗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含有10B同位素的硼药在肿瘤细胞中靶向聚集,随后中子束流外部照射肿瘤部位,发生10B(n,α)7Li核反应,释放出杀伤范围为一个细胞大小(5~9 μm)的高传能线密度α粒子和7Li粒子杀死肿瘤细胞。BNCT具有精准的肿瘤靶向性,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分割次数(1~3次)少于传统放疗(30次)等优点。BNCT使用的中子由反应堆或加速器产生,临床使用的硼药包括BPA和BSH两种。本文介绍国内外开展的头颈部肿瘤BNCT临床试验及取得的重要进展。BNCT对于头颈部肿瘤治疗具有良好疗效。随着加速器中子源的推广应用和新型硼药的研发,BNCT将会在临床放射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颈部增强CT对放射治疗剂量计算的影响,探讨是否可以直接在增强CT上设计治疗计划。方法:随机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来我院治疗的 62例头颈部放疗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患者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细节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 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细节组基于多项干预指导和护理流程优化,采取更加全面的细节护理。收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临床资料,比较患者体征和相关指标,对比生活质量评分,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 细节组生活质量评分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细节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细节护理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提供对应的护理服务,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存活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①护理前,组间SAS评分及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调查满意度,干预组为96.7%,对照组为80%(P<0.05)。结论 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实施综合护理,可缓解焦虑情绪,减轻疼痛,且患者满意度高。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在头颈部肿瘤病人放疗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取我院 2017 年 1 月 ~2020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观察,共选取病人 66 例,按照抛硬币结果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的不良情绪和并发症。 结果: 观察组 SAS 评分( 2.1±1.1 )分, SDS 评分( 1.5±1.2 )分,数据低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6.06% ( 2 例),较之对照组的 24.24% ( 8 例)更低,组间差异性显著, P < 0.05 。 结论: 头颈部肿瘤病人放疗过程中应用临床路径,可以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抑制 放疗 不良反应,值得使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营养治疗的实施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营养干预组和营养未干预组。所有的患者都会接受同种方案的放化疗,且放疗流程和剂量是相同的。但是营养干预组在 NRS2002 评分≥ 3 分时会进行营养干预,而营养未干预组在整个放化疗过程中 均 未进行营养干预。在对患者进行放化疗过程中,护理人员每周都要检查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记录中性粒细胞减少情况 及 感染发生情况,然后对各项记录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治疗工作能否顺利完成。结果:营养干预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要明显优于营养未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的营养治疗具有重大的实施意义,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在治疗期间体重下降、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情况,而且有效降低了治疗过程中中性粒细胞的减少速度,感染发生率也大大 降低 。鉴于营养治疗在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这项技术应当在国内得到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