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早期干预对母乳黄疸的效果。方法:收集辖区内2018年8月-2020年8月访视的新生儿资料,选取100例母乳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50例,社区人员给予早期干预(产前宣教+新生儿生后0.5小时开始喂奶,并给予妈咪爱口服),对照组50例,社区人员未给予任何早期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指数及黄疸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母乳黄疸患儿黄疸指数,缩短黄疸持续时间。

  • 标签: 母乳性黄疸 社区早期干预 产前宣教 妈咪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提升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中母乳喂养延续指导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一个月内,对象为分娩产妇80例,经不同方案研究分组,设2组,各为4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宣教和护理,在此项方案下试验组应用母乳喂养延续指导。比较参照组和试验组母乳喂养情况、婴儿健康状况及产妇满意率。结果:参照组和试验组对比纯母乳喂养率、婴儿健康状况、产妇满意率等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产妇 纯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延续性指导 影响
  • 简介:摘要感染是儿童常见疾病,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其致病物质如其组分或毒素可通过直接细胞毒作用或者诱发肝脏微循环障碍或免疫损伤等机制引起黄疸。本文提出感染相关黄疸的定义,并就其常见类型及致病机制、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以及利胆治疗策略与方案等进行讨论。

  • 标签: 感染相关性黄疸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梗阻黄疸根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恶性梗阻黄疸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70例,女51例;年龄为(69±9)岁,年龄范围为39~85岁。121例患者中,112例行开腹根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行全腹腔镜根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观察指标:(1)术后黄疸消退情况。(2)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或Mann-Whitney U检验,将P<0.10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术后黄疸消退情况:121例患者中,97例术后黄疸消退良好,24例术后黄疸消退不良。(2)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总胆红素、合并糖尿病是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t=-2.073, χ2=10.201,P<0.05)。术后胰瘘是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和术后胰瘘是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0.258,0.129,95%可信区间为0.087~0.769,0.023~0.726,P<0.05)。结论术前总胆红素、合并糖尿病、术后胰瘘是恶性梗阻黄疸患者根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合并糖尿病和术后胰瘘是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胆道疾病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黄疸消退不良 糖尿病 胰瘘
  • 简介:摘要黄疸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临床表现,病因繁多,诊断困难。而遗传因素是代谢相关黄疸的常见病因之一。本文将重点介绍先天性胆红素代谢、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及其他代谢紊乱相关黄疸性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遗传相关性黄疸 胆红素代谢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培训的重要。包括产前孕妇的培训,家属及家庭的培训,哺乳期产妇的培训及产科护士的培训。针对采取措施,加强孕产妇的宣教,减少孕产妇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树立孕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还需要家属和家庭全方位的配合和支持才能不断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从而有效的促进婴儿的健康发育和成长。

  • 标签: 母乳喂养 相关知识培训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新生儿黄疸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可行。 方法: 将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于我院收入并治疗的 86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基础护理组,每组 43 例,基础护理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病情变化,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治愈率( 97.6% )远高于基础护理组( 79.1% ),且对比两组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评分,护理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基础护理组。 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情况,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综合性护理干预 血清胆红素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治疗低位恶性梗阻黄疸行术前减黄最佳胆道引流方式。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手术治疗的低位恶性梗阻黄疸患者166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79例,年龄25.0~80.0(59.9±10.6)岁。依据术前胆道引流方式分为未引流组85例、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BD)组56例、内镜逆行胆道引流术(ERBD)组25例;根据术式分为胰十二指肠根治切除术116例、姑息胆肠吻合术50例。分析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下术中抽取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分析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姑息胆肠吻合术不同术前引流方式下围手术期情况的差异。结果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未引流组、PTBD组、ERBD组分别为22.4%(19/85)、28.6%(16/56)、100%(25/25),ERBD组阳性率高于PTBD组和未引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种细菌占比ERBD组高于PTBD组和未引流组[64.0%(16/25)比12.5%(2/16)比5.3%(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致病菌比例ERBD组高于PTBD组和未引流组[97.8%(45/46)比89.5%(17/19)比66.7%(1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ERBD组长于PTBD组和未引流组[(334.5±48.3)min比(289.4±39.5)min比(303.9±57.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PTBD组少于ERBD组和未引流组[(268.8±128.4) ml比(388.2±181.6)ml比(366.1±220.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引流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相关术后胰瘘未引流组、PTBD组、ERBD组分别为6.8%(4/59)、10.0%(4/40)、29.4%(5/17),ERBD组较未引流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姑息胆肠吻合术患者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预接受胰十二指肠根治切除术并且需要术前胆道引流的患者,与ERBD比较,PTBD是更为合适的选择。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内镜逆行胆道引流术 恶性梗阻性黄疸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产后针对护理对于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106 例产妇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53 ),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进行产后针对护理(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产后针对护理可以提升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乳房胀痛发生率,从而提升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产后针对性护理 母乳喂养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母乳母乳喂养是母乳科学研究的2个主要内容。近2个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表明,母乳是2亿年来人类进化的产物,母乳是婴儿营养需求的金标准,并且可用于临床生命救治和健康促进。母乳喂养是实现婴儿正常生长发育、维护健康状态的最佳途径,由于母乳喂养行为易受社会及其他因素的冲击,全球6月龄以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改善不够明显。鉴于母乳科学研究的严谨和紧迫,未来研究应着重于建设国家母乳成分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建立国家基础战略数据资源,推进母乳科学理论发展与技术创新,提出我国解决母乳问题的合理方案。

  • 标签: 乳,人 母乳喂养 健康膳食 科学研究
  • 简介:  【摘 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采取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5月收治的 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常规化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各 50例。常规化护理组给予常规化护理,综合护理组开展综合护理。结果:综合护理组的满意度是 100.00%( 50/50),常规化护理组则是 78.00%( 39/50), P<0.05。护理前两组血清胆红素监测值接近, P>0.05;护理后综合护理组血清胆红素监测值优于常规化护理组, P<0.05。综合护理组黄疸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优于常规化护理组, P<0.05。综合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更少, 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胆红素监测值,加速黄疸消失,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综合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9年 4月份至 10月份,收治的 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包括心理干预、抚触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在皮肤黄染消失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和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皮肤黄染消失时间为( 5.1±1.4)天,低于对照组的( 8.4±1.6)天。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方面,实验组为( 114.6±12.9) μmol/L,低于对照组的( 155.2±14.2) μmol/L。实验组护理满意度 97.7%,超出对照组 14个百分点。结论 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综合性护理 蓝光照射治疗 血清胆红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经历母乳喂养延迟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2月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出院1个月内的17名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归纳,最终凝练出以下4个主题,分别为错失早期建立母乳喂养时间、母乳喂养历程曲折、担负母乳喂养压力、母乳哺育支持体系不完善。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延迟现象较为普遍,母乳喂养历程十分艰难。未来可从NICU制度、延续护理服务体系等多个方面加以完善,给予多角度多层次的护理支持,以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早期成功实施母乳喂养,维护其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母乳喂养 极低出生体重儿 母亲 延迟 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