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导管溶栓治疗动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治疗的动静脉血栓失功患者28例,经由股动脉穿刺,在泥鳅导丝引导下将溶栓导管留置在血栓形成部位,通过导管注入尿激酶,如果血栓不能溶解则留置导管持续加压泵入尿激酶,留置时间为3d,造影显示血管不能再通者改用其他方法治疗。结果28例患者经单次给予尿激酶后完全再通8例,留置3d后完全再通者11例,部分再通者5例,溶栓失败者4例。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出血以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留置导管溶栓的治疗手段对于动静脉血栓而失功的患者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微创安全等特点。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栓 尿激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血栓形成导致闭塞为人造血管动静脉(arteriovenousgraft,AVG)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总结超声辅助下进行人造血管动静脉血栓的腔治疗的有效率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内科因人造血管动静脉闭塞治疗患者共148例。超声辅助人造血管动静脉血栓治疗患者共78例;超声辅助人造血管动静脉血栓形成切开手术治疗患者共70例。对比2组治疗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及术后3个月、6个月干预后初始通畅率(postinterventionprimarypatency)。结果超声辅助人造血管动静脉血栓治疗患者共78例,成功74例;超声辅助人造血管动静脉血栓形成切开手术治疗患者共70例,成功68例。切开取栓组和腔治疗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和95%。腔治疗组手术时间(74.95±5.78)min短于切开取栓组(109.6±7.85)min(P=O.001,t=3.55)。腔治疗组手术创伤明显小于切开取栓组。术后3个月切开取栓组和腔治疗组干预后初始通畅率(postinterventionprimarypatency)分别为85%±2%和84%±1%(P=O.290,t=O.580)。术后6个月切开取栓组和腔治疗组干预后初始通畅率分别为75%±2%和73%±1%(P=O.370,t=O.340)。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辅助人造血管动静脉血栓治疗安全、微创、有效。

  • 标签: 人造血管内瘘 闭塞 血栓 超声 腔内治疗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穿刺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由于血栓导致动静脉失效的慢性肾功能不全需要血液透析的1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8例行自体血管内,4例行人造血管内,再每天向内血栓注入25~75万U的尿激酶予以溶栓治疗,观察患者的溶栓效果。结果溶栓成功的患者均在25小时溶通,其中11例患者溶栓成功,1例患者溶栓不成功,溶栓成功率为92%。溶栓成功的患者产生血栓的时间要明显低于溶栓不成功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T=2.403,P=0.037)。结论血管穿刺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血栓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血管穿刺溶栓 血液透析 内瘘血栓
  • 简介:摘要动静脉是指将患者一侧肢体的动脉与静脉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从而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最佳的血管通路,但是不正确地使用会大大减少的使用寿命,血栓形成是造成闭塞的最主要原因,其主要治疗是外科重建及介入治疗。我们对21例患者血栓形成用尿激酶(UK)溶解血栓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将尿激酶向血栓内部喷洒治疗,配合使用抗凝剂如潘生丁、阿司匹林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加强预防错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与护理,延长了的使用寿命。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尿激酶 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近年来,动静脉已成为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重要生命通路,但在动静脉使用期间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可能会使失功,若血压过低、过度超滤或是穿刺不当等均易引起血栓形成,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也加大了患者经济负担。为本文主要综述了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其护理措施与维护的方式,以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护理问题。为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进行维护可能够有效延长动静脉的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效果和患者的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也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动静脉瘘 血栓形成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将出现动静脉血栓的命为实验组,其他为对照组,分析形成血栓原因。结果两组患者在收缩压等上的差异有意义。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血液透析时,要跟踪血栓形成原因。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形成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观察首次动静脉造的患者176例,每半年测定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以及血浆纤维蛋白质(Fib)和血红蛋白(Hb)等项目1次。对其中122例最终因血栓形成导致失功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与动静脉寿命之间COX回归分析。结果动静脉血栓形成与原发病为糖尿病、ALB、CRP、Fib存在回归关系。结论糖尿病、CRP、Fib是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ALB是动静脉的保护因素。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血栓形成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方法、治疗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20例栓形成的患者资料,观察效果、预后以及影响因素。结果20例患者共行28例次溶栓治疗。其中溶通22例次。溶通组时间显著短于溶栓失败组。溶通组栓塞再次发生率和原发病以及附壁血栓有关系。糖尿病病人再栓塞发病率较高。最为多见的为皮下出血、鼻衄、牙龈出血。结论尿激酶溶解透析通路血栓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临床价值比较高。血栓形成时间和溶栓效果、原发病以及有没有附壁血栓有关。溶栓的时候尿激酶剂量不要超过60万单位。溶栓时机最好不要超过36小时,最好时间应在内栓塞的二十四小时以内,溶通后低分子肝素和尿激酶持续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再次发生栓塞。

  • 标签: 尿激酶 溶栓 动静脉内瘘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动静脉血栓形成使用尿激酶溶栓的护理。方法:对23例血栓形成患者应用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并行相应的护理。结果:23例患者经治疗后,效果明显,杂音恢复。结论:尿激酶局部直接注入血栓部位溶栓,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激酶 动静脉内瘘 溶栓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栓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形成自体动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随机挑选40例,对该40例患者的患病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后采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使患者的血管得到疏通,改善血流量,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结论针对血栓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形成自体动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其主要形成的原因是因为患者的血液黏度较浓、存在低血压现象、包扎过紧以及在进行内穿刺的过程操作不当等。同时,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以后,能够使患者的血栓得到改善,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 干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析患者动静脉血栓形成与年龄、性别等的关系。结果实验显示女性动静脉血栓形成几率为73.33%(11/15),男性形成几率为33.33%(5/15),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糖尿病及血管病变是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血栓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血管外科操作技术因素。结论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血栓形成与性别、糖尿病及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应给予其相应治疗措施来降低血栓形成几率。

  • 标签: 慢性肾衰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血栓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及透析低血压发生率等指标是否影响自体动静脉(autogenousarteriovenousfistulas,AVF)血栓的发生。方法选择以自体AVF为血管通路的MHD患者92例,观察1年是否有过1次或1次以上的血栓栓塞事件,将其分为AVF血栓组和非AVF血栓组。比较2组患者的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Hcy、CRP、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value,Hct)、铁蛋白等1年两次化验的平均值指标及透析时间,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入选92例MHD患者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为19.6%(18/92),AVF血栓组和非AVF血栓组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例MHD患者Hcy异常发生率为100%,但2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CRP和铁蛋白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危险因素分析提示Hb和透析低血压是AVF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Hcy、CRP不是AVF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AVF血栓组的透析时间及Hct低于非AVF血栓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白细胞、SCr、血小板、LDL、Alb等生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析低血压、Hb都是MHD患者AVF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而Hcy、CRP等与AVF血栓的发生无相关性。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透析低血压 血红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自体动静脉(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因血管通路狭窄和栓塞导致的住院人数占透析患者住院总人数的15%~24%,AVF功能异常是长期透析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文章重点就自体动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简要概括预防自体动静脉血栓的方法,分析发生自体动静脉血栓 的造成因素,包含年龄和性别等一般因素,以及吸烟、位置、穿刺后压迫时间及糖尿病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情况,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如何预防自体动静脉血栓的形成,提供给临床以指导和参考。

  • 标签: 自体动静脉内漏 血栓 影响因素 血液透析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尿激酶溶栓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注射尿激酶5~70万U,平均(21.58±16.81)万u对动静脉行局部溶栓。结果48例患者共进行63例次溶栓治疗,成功52例次(82.5%)。血栓形成6小时溶栓成功率高(91.6%),所用尿激酶剂量较小。治疗后有4例出现皮下淤血,8例局部手臂肿胀,无严重出血及栓塞并发症。结论尿激酶对急性期动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效果好,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尿激酶 动静脉内瘘 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临床血栓弹力图以及医学常规凝血检查对血液透析患者堵塞存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其中,根据患者机体是否出现堵塞情况进行分组,主要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为存在内堵塞的血液透析患者组,对照组为不存在内堵塞的血液透析患者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一系列的血栓弹力图检查,临床常规凝血检查以及相应的血常规检查,分析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查和血液透析患者堵塞的关系。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常规凝血以及相应的血常规等各项血液指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相应的活化部分机体凝血时间、血液中的凝血酶原的形成时间以及患者血小板存活数量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医学上通过血栓弹力图以及常规凝血检查进行对比能更加准确直观的反映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血液是否处在高凝状态,并能有效对患有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产生血栓的可能进行监测。

  • 标签: 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检查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堵塞
  • 简介:摘要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在透析的血管通路中最理想也是最常是使用的就是正动静脉,这条通路在透析的患者的眼中就是一条关键的生命线,同时也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但是,因为很多原因,长会导致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常有血栓的形成,会阻碍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也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经济造成重大的危害。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血栓 原因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自体动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和疗效分析。方法采用头皮穿刺针动脉端,尿激酶持续灌注局部溶栓作为首选措施治疗自体动静脉血栓形成。结果共观察自体动静脉血栓形成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6.54±17.30)岁。自体动静脉建立时间3天—5年,血栓形成时间0.5小时—24小时,溶栓成功8例,失败5例,成功率61.5%,尿激酶剂量18—38万u,溶栓成功率与血栓形成时间有显著相关。结论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自体动静脉血栓形成是迅速、简便、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尿激酶 局部溶栓 自体动静脉内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