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粘度与低粘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58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高粘度组和低粘度组,各29例。高粘度组通过PALACOSR+G高粘度的PMMA骨水泥进行治疗,低粘度组通过MENDECSpine低粘度的PMMA骨水泥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ODI、骨水泥静脉和椎间盘、椎旁等渗漏情况、相近椎体骨折发生的状况等。结果高粘度组骨水泥静脉渗漏情况明显低于低粘度组,P<0.05。结论高粘度与低粘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效果较佳且相似,且高粘度骨水泥可明显降低患者的骨水泥静脉渗漏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粘度骨水泥与低粘度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86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3例,对照组给予低粘度骨水泥,观察组给予高粘度骨水泥,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骨水泥渗透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椎体平均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骨水泥渗透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椎体形成术治疗过程中,高粘度水泥和低粘度水泥均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但高粘度水泥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后凸cobb角和椎体高度,并降低骨水泥渗透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粘度骨水泥治疗老年轻中度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优势分析。方法2013年6月-2016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轻中度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应用高粘度骨水泥,对照组应用普通骨水泥,术后胸背腰部疼痛均明显缓解,两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椎体高度恢复明显,两组椎体术前术后高度恢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骨水泥渗漏,对照组有5例骨水泥渗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T检查椎体内骨水泥扩散度,观察组相对对照组较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粘度骨水泥,单侧椎弓根穿刺入路治疗轻中度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具有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少骨水泥渗漏,增加骨水泥椎体内扩散度,防止临椎间压缩性骨折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1例高粘度骨水泥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爆裂性骨折的护理经验。2006年10月~2008年9月,我科采用Confidence高粘度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段爆裂性骨折21例27椎。所有患者均属爆裂性骨折,均无神经症状,椎管占位小于25%,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进行疼痛评价,术前、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和Cobb’s角被测量对照。结果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术后24h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1d可下地行走,3d出院。术后第2天常规行X线复查,3例3个椎体出现骨水泥少许渗漏,未见神经压迫症状。21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未诉明显疼痛,X线片示椎体高度未见明显丢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Confidence高粘度骨水泥用于胸腰段轻度爆裂性骨折可以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缓解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中实行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研究抽取2019年3月~2020年11月我院接诊的82例OVCF患者,依据抽样法等比分组,分析对照组纳入的41例实行低粘度骨水泥治疗与观察组纳入的41例实行高粘度骨水泥治疗效果对比。结果:治疗前,组间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和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简介:高粘度沥青与排水路面在我国就像一对事生兄弟,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不分彼此,虽然专家预测,将来的中国,高粘度沥青会像如今的SBS一样在各种路面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目前,这种想法还为时过早,每吨1万元的高昂价格会令许多业主单位望而却步。从性能上讲,高粘度沥青毫无疑问是一种非常好的路面粘结材料,据说日本是当今世界修建排水沥青路面最多的国家,其国道的70%都是排水沥青路面。当道路四通八达,人们不再为出行难发愁时,道路的修建便开始向安全、舒适、环保等方向发展了。10年或20年后的中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高粘度沥青材料实现国产化生产,我们相信这种沥青和沥青路面最终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高粘度骨水泥不同注入量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为:OVCFs患者;共99例,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19年3月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水泥乳化沥青胶浆体系的粘度特性,以及水泥和乳化沥青两种胶凝材料的交互作用机理,本文采用布氏粘度计,测定了不同配比、温度和水化时间时,水泥乳化沥青胶浆粘度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扫描电镜测试了水泥乳化沥青胶浆体系的微观形貌。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多,胶浆粘度逐渐提升,直至水泥含量为50%时,再增大水泥含量反而会使粘度降低;温度越高,水泥乳化沥青胶浆粘度越小,且水泥含量越多,温度对胶浆粘度的影响越小;随着水化时间的延长,胶浆粘度逐渐增大。水泥乳化沥青胶浆整个界面比较充实,水泥水化产生的C-S-H凝胶与破乳后的乳化沥青相互交织,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保证了胶浆体系的致密与稳定。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水泥乳化沥青胶浆体系的粘度特性,以及水泥和乳化沥青两种胶凝材料的交互作用机理,本文采用布氏粘度计,测定了不同配比、温度和水化时间时,水泥乳化沥青胶浆粘度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扫描电镜测试了水泥乳化沥青胶浆体系的微观形貌。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多,胶浆粘度逐渐提升,直至水泥含量为50%时,再增大水泥含量反而会使粘度降低;温度越高,水泥乳化沥青胶浆粘度越小,且水泥含量越多,温度对胶浆粘度的影响越小;随着水化时间的延长,胶浆粘度逐渐增大。水泥乳化沥青胶浆整个界面比较充实,水泥水化产生的C-S-H凝胶与破乳后的乳化沥青相互交织,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保证了胶浆体系的致密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