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综合性外科疗法对膝关节高度屈曲畸形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治疗的100例膝关节高度屈曲畸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都选择综合性外科疗法实施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膝关节高度屈曲畸形患者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其中获得显效的患者为50例(50.0%),获得有效的患者为47例(47.0%),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获得无效的患者为3例(3.0%)。结论应用综合性外科疗法对膝关节高度屈曲畸形患者进行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性外科疗法 膝关节 高度屈曲畸形
  • 简介:患者,男,13岁。3岁时因患不明原因的高热,未经及时治疗,而导致走路不稳,步态异常,后症状逐渐加重,相继出现双下肢无法伸直、肌肉变细。双足跟抬高,走路畸形等。故以“双下肢屈曲畸形并行走无力10年”而于2001-12-13来我科求治。入院查体:双髋屈曲、内收、内旋,双膝屈曲,双足内翻,跖曲。双下肢肌肉萎缩,行走呈剪刀式步态,双膝髌

  • 标签: 脑性瘫痪 高位髌骨 肌腱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髋关节屈曲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40例髋关节屈曲畸形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髂腰肌止点重建术、股直肌松解或Z形延长术予以治疗,其中手术效果优23例(占57.5%),效果良14例(占35%),效果差3例(占7.5%),手术优良率为92.5%(37/40),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目前常用的治疗髋关节屈曲畸形的手术方法包括髂腰肌止点重建术、股直肌松解术,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有效避免或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髋关节 屈曲畸形 手术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膝关节重度屈曲畸形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21例(36膝)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膝关节重度屈曲畸形患者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功能康复治疗的疗效情况。纳入标准为类风湿关节炎伴膝关节屈曲挛缩角度达60°以上患者,排除标准为存在其它继发性膝骨关节炎者。对所有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治疗。评估术后、康复出院时以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膝关节屈曲挛缩角度以及膝关节活动范围,进而评估术后康复措施的疗效。根据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多组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Friedman秩和检验。结果在21例患者中,15例(26膝)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6±15)个月。术后膝关节VAS评分中位数为7(6,8)分,康复出院时为2(2,3)分,末次随访为0(0,1.7)分,3个时间点的VAS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膝关节屈曲挛缩角度平均为(30±13)°,康复出院时(8±5)°,末次随访为(7±10)°,3个时间点屈曲挛缩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P<0.001)。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为(56±21)°,康复出院时(99±11)°,末次随访(88±18)°,3个时间点膝关节活动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8,P<0.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伴膝关节重度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经过功能康复治疗后,可实现膝关节功能的改善。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挛缩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康复
  • 简介:脊髓灰质炎后遗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并发其他病症的矫治报道不少,本文就单纯性因股四头肌瘫痪所致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30~40°的矫治作一讨论,其他原因所致则不在本组讨论中。1986年4月~1994年4月,我们采用胫骨干牵引+股骨髁上截骨+中医药治疗31例(简称牵引+截骨+中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膝关节屈曲挛缩 疗效观察 儿麻后遗 畸形矫治 中医药治疗 术前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手部近指间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起,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于近牵拉骨中节指骨上,跨跃屈曲挛缩近指间关节,在行软组织松解基础上,于术后1W开始,逐渐拉伸,以1-2mm/d至少分4次调整速度及频率逐渐伸展,开大近指间关节伸展的角度,将挛缩的软组织(血管、神经、关节囊、皮肤等)逐渐牵拉延长,经过2-4W(平均2.5W)将屈曲挛缩关节完全伸直,最终矫正近指间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结果11例得到2-4年的随访,其中10例13指经过治疗后手指可伸直180°,或者近180°,其中有1例1指有30°的屈曲畸形,但不影响基本的手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发布的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结果为优9例,良2例。结论微型外固定架可用于治疗近指间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 标签: 微型外固定架 近指间关节 屈曲挛缩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对创伤性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治疗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到2013年9月接诊的16例创伤性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患者进行Ilizarov技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16例20个膝关节中,术前平均屈曲畸形角度为67.5°±18.6°,经过Ilizarov技术治疗后可见屈曲角度恢复到3.82°±3.25°。在术后随访中发现17个关节维持较好的效果,3个关节有复发的情况,复发率为15%,3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总体有效率为70.0%。结论Ilizarov技术的使用对创伤性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Ilizarov技术 创伤性膝关节屈曲 挛缩畸形 临床应用
  • 简介:本文对仅承受剪力的加劲梁屈曲后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Wagner理论和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研究屈曲后性能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将每个板隔分成两个区域,中心区域采用各向同性材料,周围区域采用原试验模型的材料类型。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与传统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耗时少,因此它适用于分析复杂结构。

  • 标签: 性能分析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Wagner理论 屈曲后性能 板梁 扁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完全清醒无止血带局部麻醉术(wide awake local anesthesia no tourniquet,WALANT)结合肌腱"Z"形延长术治疗成人晚期轻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导致的环指、小指屈曲畸形的效果。方法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晚期轻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患者9例,男5例,女4例。在不使用止血带的情况下行WALANT麻醉,20~30 min后开始肌腱"Z"形延长术。术后支具固定,评分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标准。结果术后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根据TAM评分术后平均优良率为100%。结论WALANT麻醉结合肌腱"Z"形延长术对于晚期轻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伴手指屈曲畸形有明确的治疗效果,而且出血风险低,术中可以随时观察手部活动,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前臂 治疗结果 缺血性肌挛缩 肌腱延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软组织平衡技术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35例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患者,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并对手术前畸形、手术中的软组织平衡和手术后功能恢复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手术治疗,手术后在膝关节完全伸直,膝残留屈曲挛缩以及手术后并发情况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术后最后一次随访膝关节的HSS评分为75-90分,平均(84.0±2.7)分,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组织平衡是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重要步骤和手段,合理良好的软组织平衡技术是膝关节功能得以恢复和畸形得以矫正的重要保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术 软组织平衡 临床效果 HSS评分
  • 简介:摘要2014年5月—2018年1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6例相邻2指或3指掌侧瘢痕增生造成的严重屈曲挛缩畸形,其中男4例8指、女2例5指,年龄13~51岁。患指近侧指间关节屈曲60~90°,掌指关节屈曲60~80°,掌指关节、近侧指间关节、远侧指间关节的被动伸指度数之和为-180~-120°。瘢痕切除、肌腱松解伸直患指后均存在骨质和/或肌腱外露,创面面积4.0 cm×2.0 cm~8.5 cm×4.0 cm。采用趾腓侧皮瓣、第2趾趾腹皮瓣及跖底皮瓣组成的三叶皮瓣修复,皮瓣面积4.5 cm×2.5 cm~9.0 cm×4.5 cm。供区跖底创面直接缝合,残留创面采用大腿外侧全厚皮修复。本组患者创面全部愈合。术后皮瓣均成活,血运良好,无血管危象。随访6个月~2年,皮瓣外形较佳,不臃肿,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质地柔软,触觉、痛觉恢复可,两点辨别觉距离达6~8 mm;患指主、被动屈伸活动好;足部供区无功能障碍,仅遗留轻微瘢痕。本文说明足趾蹼三叶皮瓣是修复掌侧严重瘢痕增生所致手指严重屈曲畸形,特别是相邻2指或3指瘢痕增生切除松解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佳方法之一。

  • 标签: 三叶皮瓣 瘢痕挛缩畸形
  • 简介:目的:观察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髋屈曲挛缩畸形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7月至2005年9月对18例(36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平均随访3.2年,对手术前后疼痛、活动度、畸形矫正等进行了对比。结果:术后除6侧关节轻度疼痛外,其余关节均无疼痛。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1分改善为76分(配对t检验,P〈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屈曲挛缩畸形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关节成形术 髋关节 疗效
  • 简介:根据机构理论的概念,研究了单层网壳结构的屈曲理论,根据结构屈曲的机理,提出了结构从产生几何软化而导致屈曲的观点,进而给出了屈曲路线跟踪的理论和算法.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可供单层网壳和其他格构结构的屈曲分析参考.

  • 标签: 网壳结构 屈曲分析 软化区 临界应力 屈曲路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诊的单侧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患者29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8个月,患者前后的膝关节股胫角和膝关节活动明显较治疗前提高,屈曲痉挛明显降低,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所有患者术后并未发生下肢不等长以及跛行等并发症。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的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侧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以一跨度60m,矢高12m的凯威特型单层网壳结构为分析对象,考虑几何非线性、初始几何缺陷、材料非线性以及活载的半跨布置,对结构进行屈曲分析。研究表明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结果与双重非线性屈曲分析结果相差较大;单层网壳结构是对初始缺陷较为敏感;活载半跨分布对球面网壳的稳定性更为不利;

  • 标签: 单层网壳 非线性屈曲 活载半跨 初始缺陷
  • 简介:摘要防屈曲支撑的减震耗能性能优越,且便于施工和安装,能够进行批量生产,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构中。防屈曲支撑逐步向轻量化、功能多样的方向快速发展,从专利技术现状出发,对防屈曲支撑进行技术分类,对防屈曲支撑的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其研究和工程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 标签: 屈曲 支撑 耗能 专利技术
  • 简介:摘要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很高。防屈曲耗能支撑作为一种减震、抗震的新型构件,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提高有很大作用。本文综述了防屈曲支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不足,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标签: 防屈曲支撑 抗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超高限建筑在我们生活中不断涌现,而结构抗震性能的提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建筑难题。屈曲约束支撑是一种能避免受压屈曲的斜撑构件,能更加有效的吸收地震的输入能量,大大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能更好的体现结构抗震设防三原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使结构抗震性能更上一层楼。在小震下增加了原结构的抗侧刚度,减小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位移,同时较好地控制了结构的扭转不利影响;在大震下,屈曲约束支撑发挥其耗能能力,保护主体结构,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钢结构屈曲约束支撑的加工制作,总结了屈曲约束支撑的施工技术,希望对同类项目有一定借鉴及指导意义。

  • 标签: 屈曲约束支撑 制作工艺 控制要点
  • 简介:介绍了飞机加筋板结构在压缩和压剪载荷作用下有限元模型离散化技术,包括网格化分尺度、元素选择、几何缺陷假定,以及数值求解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形成模型离散化方法,为工程设计人员对加筋板结构强度有限元建模分析提供参考。

  • 标签: 加筋板 网格离散化 屈曲/后屈曲 弧长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