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屈曲挛缩畸形采用全膝关置换术的软组织平衡技术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35例膝关屈曲挛缩畸形患者,采用全膝关置换术进行治疗,并对手术前畸形、手术中的软组织平衡和手术后功能恢复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手术治疗,手术后在膝关完全伸直,膝残留屈曲挛缩以及手术后并发情况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术后最后一次随访膝关的HSS评分为75-90分,平均(84.0±2.7)分,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组织平衡是全膝关置换治疗膝关屈曲挛缩畸形的重要步骤和手段,合理良好的软组织平衡技术是膝关功能得以恢复和畸形得以矫正的重要保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术 软组织平衡 临床效果 HSS评分
  • 简介:脊髓灰质炎后遗膝关屈曲挛缩畸形并发其他病症的矫治报道不少,本文就单纯性因股四头肌瘫痪所致膝关屈曲挛缩畸形30~40°的矫治作一讨论,其他原因所致则不在本组讨论中。1986年4月~1994年4月,我们采用胫骨干牵引+股骨髁上截骨+中医药治疗31例(简称牵引+截骨+中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膝关节屈曲挛缩 疗效观察 儿麻后遗 畸形矫治 中医药治疗 术前牵引
  • 简介:背景:软组织松解是矫正膝关屈曲挛缩的主要手段,对不同的膝关疾病和畸形程度其全膝关置换中软组织松解方法各不相同。良好合理的软组织平衡使高度屈曲挛缩膝关在全膝关置换后获得明显的功能恢复和畸形矫正。目的:探讨膝关置换中膝关屈曲挛缩与软组织松解的处理。方法:对26例屈膝畸形在20°-60°的初次全膝置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其全膝关置换中软组织松解步骤及每步松解后畸形残留情况。全膝关置换后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与结论:26例膝关屈曲畸形在软组织松解后得到纠正。所有病例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后关节囊松解,屈曲挛缩畸形得到了纠正,活动范围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提示充分的后关节囊及侧副韧带松解可以矫正绝大部分屈曲畸形,增加股骨远端截骨并非必须。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人工假体 膝关节置换 屈曲畸形 后关节囊 副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对创伤性膝关屈曲挛缩畸形治疗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到2013年9月接诊的16例创伤性膝关屈曲挛缩畸形患者进行Ilizarov技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16例20个膝关中,术前平均屈曲畸形角度为67.5°±18.6°,经过Ilizarov技术治疗后可见屈曲角度恢复到3.82°±3.25°。在术后随访中发现17个关节维持较好的效果,3个关节有复发的情况,复发率为15%,3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总体有效率为70.0%。结论Ilizarov技术的使用对创伤性膝关屈曲挛缩畸形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Ilizarov技术 创伤性膝关节屈曲 挛缩畸形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置换术治疗单侧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诊的单侧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患者29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人工全膝关置换术,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膝关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8个月,患者前后的膝关股胫角和膝关活动明显较治疗前提高,屈曲痉挛明显降低,P<0.05;膝关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所有患者术后并未发生下肢不等长以及跛行等并发症。结论人工全膝关置换术治疗单侧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的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膝关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侧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三联方案"(阶段性功能锻炼、佩戴胫骨延长辅助支具、延长速度个体化)预防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TP)胫骨延长治疗中膝关屈曲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42例实施联合手术加胫骨延长治疗的CTP患儿临床资料并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均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8个月(4~17个月),外固定架平均佩戴时间228d(118~456d);平均延长长度4.4cm,早期愈合率100%,平均愈合指数52d/cm;拆除外固定支架时膝关功能优40例,良2例;无一例发生血管神经损伤、轴线移位、关节脱位、固定针折断、骨不愈合等。结论“三联方案”预防CPT胫骨延长治疗后膝关屈曲挛缩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胫骨延长 膝关节 屈曲挛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全膝关置换术治疗膝关骨性关节炎合并屈曲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膝关骨性关节炎合并屈曲内翻畸形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23例患者均给予全膝关置换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的膝关内翻角度,HSS膝关评分,屈曲挛缩度,疼痛度均有明显改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骨性关节炎合并屈曲内翻畸形患者应用全膝关置换术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能够准确的矫正患者畸形,让患者更好的恢复。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屈曲内翻畸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膝关重度屈曲畸形患者行人工膝关置换术后康复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21例(36膝)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膝关重度屈曲畸形患者在人工膝关置换术后进行功能康复治疗的疗效情况。纳入标准为类风湿关节炎伴膝关屈曲挛缩角度达60°以上患者,排除标准为存在其它继发性膝骨关节炎者。对所有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治疗。评估术后、康复出院时以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膝关屈曲挛缩角度以及膝关活动范围,进而评估术后康复措施的疗效。根据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多组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Friedman秩和检验。结果在21例患者中,15例(26膝)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6±15)个月。术后膝关VAS评分中位数为7(6,8)分,康复出院时为2(2,3)分,末次随访为0(0,1.7)分,3个时间点的VAS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膝关屈曲挛缩角度平均为(30±13)°,康复出院时(8±5)°,末次随访为(7±10)°,3个时间点屈曲挛缩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P<0.001)。术后膝关活动范围为(56±21)°,康复出院时(99±11)°,末次随访(88±18)°,3个时间点膝关活动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8,P<0.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伴膝关重度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行人工膝关置换术后,经过功能康复治疗后,可实现膝关功能的改善。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挛缩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患者行全膝关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5名患有类风湿性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在2016年7月1日—2017年7月1日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为手术期护理,观察护理后的效果。结果25名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后,有20名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占总人数的80%有4名患者经治疗护理后有效改善,占总人数的16%,有1名患者治疗后无效,占总人数的4%,有效率为96%;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现象发生。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减少并发症,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围手术期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背景:人工全膝关置换技术在临床上已经成熟。LPS-FlexMobileBearingSystem(Zimmer,USA)人工膝假体为旋转平台高屈曲膝关假体,由于国内临床应用时间较短,该假体的临床应用优越性目前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应用LPS-FlexMobileBearingSystem人工膝假体(Zimmer,USA)行全膝关置换的近期疗效,以置换后膝关活动度及功能评价人工假体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以ZimmerLPS-FlexMobileBearingSystem人工膝假体(高屈曲旋转平台型膝关假体)行全膝关置换的患者37例(42膝),男9例(10膝),女28例(32膝);年龄47-78岁,平均63.7岁。采用骨水泥固定,不进行髌骨置换。观察置换后并发症,比较置换前、置换后膝关活动度,并根据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评分评估膝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共34例(38膝)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膝关活动度从置换前平均88.5°改善到置换后平均124.2°;置换前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评分平均为52.5分,置换后平均为91.1分,均有显著提高(P〈0.01)。根据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20例,良16例,中2例,优良率达95%。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提示高屈曲旋转平台型假体人工全膝关置换的近期临床效果满意,该假体在设计上更具优势,更加接近膝关生理结构,但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高屈曲 旋转平台 膝关节假体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膝关周围骨折术后膝关挛缩预防和治疗中不同时机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膝关周围骨折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8月-2021年月;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2例和研究组32例,两组患者分别于骨折术后3个月和术后1个月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活动度和总体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膝关活动度明显大于参照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膝关周围骨折术后1个月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膝关功能恢复;建议广大患者骨折术后尽早接受综合康复治疗。

  • 标签: 膝关节周围骨折 关节挛缩 综合康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屈曲旋转平台假体人工膝关置换术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术后膝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KOA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行高屈曲旋转平台假体人工膝关置换术,对照组行固定平台假体人工膝关置换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膝关功能Lysholm评分、膝关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评分、膝关活动度、膝关屈曲挛缩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ISOA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膝关活动度高于对照组,膝关屈曲挛缩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32%(3/41),对照组12.20%(5/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屈曲旋转平台假体人工膝关置换术治疗KOA患者,可提高膝关活动度,减轻膝关屈曲挛缩,改善膝关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高屈曲 旋转平台假体 固定平台假体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 简介:在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中,膝关特别容易损伤,而且会由于穿钉鞋而损伤增多。足球、橄榄球和曲棍球运动员膝关损伤的危险性最大。弯曲的膝关承受转动扭曲力是引起关节内部错乱的最常见的原因,时常会导致半月板损坏。教练员应特别注意的膝关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不稳 女运动员 曲棍球运动 身体接触 运动项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镜手术的临床观察、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2009—2010年之间施行膝关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7例,重点进行病情观察、并发症的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本组护理效果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高质量的护理是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的关键,早期正确进行功能锻炼,对膝关康复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关节镜 手术前护理 手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