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一类动态饱和突触神经模型中信号传导性质进行了研究。模型的动态过程采用高阶Milstein随机微分方程解法进行求解,其信号输入输出特性用集平均互相关系数进行衡量。集平均互相关系数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的噪声能够增强信号传导,并且通过调节饱和势比值大小和突触神经群体数目,观测到噪声增强信号传导的非线性现象更加显著。

  • 标签: 突触神经模型 互相关系数 信号传导 噪声增强
  • 简介:查明坝基渗流的来源、分布特征及活动规律是进行坝基处理,保证大坝建成和水库安全运行的关键。,以勘察成果为基础,结合地表水、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对坝基渗流来源及其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坝基处理建议。

  • 标签: 坝基 渗流 分析 处理
  • 简介:饱和砂土在地震荷裁作用下极易发生液化,对工程建筑造成危害。本文探讨了地震力作用下饱和砂土的液化机理。通过实例说明cFG桩和碎石桩共用具有明显的抗液化效果,并提出CFG桩和碎石桩抗液化,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标签: 地震 砂土液化机理 地基处理 碎石桩
  • 简介:将一类边界条件为Neumann边界、带有饱和与竞争项的捕食模型转化为非负常稳态解的线性化方程,该线性方程方程所对应的矩阵的特征值的实部都是负的,进而确定该模型非负常稳态解是线性稳定的,并得到模型非负常稳态解的存在性和线性稳定性的充分条件是0〈k〈a/(1+a6)和ab〈kc(1+ab).

  • 标签: 饱和与竞争捕食模型 NEUMANN边界 非负常稳态解 线性稳定性
  • 简介:前科学概念是学生基于个人经验和自己的认知系统建立起来的对自然规律或现象的认识,由于它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非本质证据的支持,所以,前科学概念在学生的认知系统中有一定的广泛性和顽固性,在教学中,要转变前科学概念,建立或构建科学概念有时会显得比较困难。

  • 标签: 科学概念教学 饱和溶液 教学模式 建构性 前科学概念 认知系统
  • 简介:针对一类具有饱和非线性输入的混沌系统,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逼近能力提出一种控制方案。该方法利用自适应控制和鲁棒控制,使系统可在模型函数和外扰未知下,设计出结构简单有效的控制器,有效消除了现实中由于饱和非线性输入的存在而引起的控制器抖动的不良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 标签: 混沌系统 饱和 非线性输入 神经网络控制 自适应控制
  • 简介:隧道初期支护是新奥法理论运用的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采取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措施作为辅助施工手段判定隧道围岩力学性质,修改施工参数。初期支护大变形造成的主要工程问题是隧道结构断面缩小、拱脚下沉、拱腰开裂、基底隆起、建筑限界受侵。在非饱和性黏土地段,通过监控量测和数值模拟分析判定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大变形形成机理和物理力学性能对施工技术参数的选用、施工工法运用效果,修改施工工艺。拆除侵限部位拱圈,二次施作初支结构。

  • 标签: 隧道 非饱和性黏土 变形原因 初期支护 拱圈更换 技术方案
  • 简介:本文对JF1148HB不饱和聚酯亚胺浸渍树脂的储存稳定性、耐热性能、N耐辐照性能、抗冷热冲击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并制造模拟线圈,对线圈进行电气性能测试、耐辐照试验、冷热循环试验和耐电寿命试验。结果表明:JF1148HB浸渍的线圈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电气性能、耐辐照性能、抗冷热冲击性能及耐电寿命,能够满足风力发电机、核电主泵电机等在特殊环境中运行的要求。

  • 标签: 聚酯亚胺 耐高温 耐辐照 绝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明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在预测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200例,采用额贴式探头监测患者的SPO2,分析SPO2与POC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率为23%,且与SPO2的高低成明显的负相关关系。SPO2≧95%时,POCD发生率为0,SPO2﹤95%时,POCD的发生率为40.0%。结论SPO2监测是预测老年患者POCD是否发生的安全、无创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经皮血氧饱和度 老年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氧饱和度(SpO2)监测在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中的意义。方法394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分成两组,监测组221例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同时予以SpO2监测并观察波形为指导持续胸外按压;未监测组173例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但未予以SpO2监测;两组比较心、脑肺复苏成功率及心跳骤停持续时间、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和脑缺血缺氧时间。结果监测组心肺复苏成功117例(52.94%)与未监测组心肺复苏成功72例(41.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P<0.05),监测组脑复苏成功14例(6.33%)与未监测组脑复苏成功6例(3.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P>0.05)。监测组的心跳骤停持续时间(43.93±23.33)min短于未监测组(52.92±26.28)min,自主心跳恢复时间(22.13±18.72)min亦短于未监测组(29.09±21.40)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45、2.35,P均<0.05);而两组脑缺血缺氧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P>0.05)。结论在经皮SpO2监测指导下进行胸外按压有助于提高胸外按压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 标签: 院外心脏骤停 胸外按压 氧饱和度
  • 简介:目的观察六孔灸盒灸法对肺气肿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以六孔灸盒灸法对20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程度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改善,血氧饱和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孔灸盒灸法可以改善肺气肿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提高血氧饱和度。

  • 标签: 肺气肿 呼吸困难程度 血氧饱和度 灸法 中医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人为控制二氧化碳分压,为双向腔肺吻合术后患儿寻求一个更科学的二氧化碳分压值,以使动脉血氧饱和度最佳化。方法选择20例矫形满意的双向格林术后病人,通过调整人工呼吸机参数,将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多个可接受的平台值,人为的将病人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25-30mmHg、30-35mmHg、35-40mmHg、40-45mmHg、45-50mmHg、50-55mmHg。并严密监测病人血液动力学变化,严密监测动脉血气,观察各种二氧化碳分压值病人恢复状态,并详细记录,从中检验得出能使双向腔肺吻合术后病人肺血流量最大化,也就是动脉血氧饱和度最高的二氧化碳分压值。结果将双向腔肺吻合术后病人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45-50mmHg,可使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最高。结论在保证手术矫形满意,容量负荷适当情况下,将双向腔肺吻合术后病人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45-50mmHg,对病人的术后康复起积极作用。

  • 标签: 二氧化碳分压 双向腔肺吻合术 血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高,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引起心源性休克、心衰等严重的并发症,且呈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目前应用的早期危险分层工具主要来源于大规模临床试验及专业协会推出的指南或专家共识。近年来随着AMI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为AMI的早期诊断、危险度分层、预后判断提供了新方向。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多种血生化标记物如cTnI、CRP、NT-BNP以及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具有预测意义,下面将逐一进行叙述。

  • 标签: cTnI CRP NT-BNP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心肌梗死 预后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