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闭塞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提示同侧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后动脉(PCA)偏侧优势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成像提示动脉内高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经MRA提示单侧MCA M1段闭塞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3~78(51.2±7.6)岁。依据有无ACA、PCA偏侧优势分为偏侧优势组和对照组,通过3D ASL成像序列,对比两组动脉内高信号显示差异。同时测量患侧MCA供血区脑血流量(CBF)值,并依据DWI序列统计梗死区面积。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60例患者中,偏侧优势组出现动脉内高信号为87.9%(29/33),对照组为48.1%(13/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2,P<0.001)。偏侧优势组MCA供血区CBF值为(56.43±11.65)ml/100 g×min,高于对照组的(42.58±14.52)ml/100 g×min,同时偏侧优势组梗死区面积小于对照组[(262.25±86.52)mm2比(768.54±168.65)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01、-15.017,均P<0.001)。结论大脑动脉偏侧优势及动脉内高信号均可提示单侧MCA M1段闭塞后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状态,但动脉内高信号更为敏感和准确,侧支循环的建立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临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网状大脑中动脉(MCA)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点,探讨联合脑血运重建术治疗症状型网状MC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例33~52岁症状型网状MCA患者。8例患者中1例先行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术,后行联合脑血运重建术;7例行联合脑血运重建术。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采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和核磁共振灌注成像(PWI)评估术后效果;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例出现一过性癫痫发作,无脑梗塞和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6个月DSA和PWI显示,7例出现颈外动脉系统向颅内代偿供血,脑灌注缺血情况改善。术后6个月的mRS评分为(0.38±0.52)分,较术前[(1.13±0.35)分]降低。术后6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得到改善,术后2例患者症状稳定,未再出现新发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联合脑血运重建术是治疗有临床症状的网状MCA患者有效的方法,可以明显改善脑灌注情况,短期随访效果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超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速度测定胎儿宫内贫血价值。方法:院内住院或者产检行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查时发现动脉血流峰值速度(MCA-PSV)增高的孕妇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实验组。另外选择相同期间相同条件但MCA-PSV正常的孕妇60例为对照组。本实验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对两组受试者实施CDU检查。分析彩超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速度测定胎儿宫内贫血价值。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出现贫血47 例(78.33%),对照组出现贫血25 例(41.67%)。两组相比,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CA-PSV显著更高,P<0.05.结论:彩超MCA-PSV增高对于判定胎儿贫血指导临床干预意义重大,这一点值得相关人士注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颌动脉翼状肌段的解剖特点,探讨上颌动脉显露技术在脑血管搭桥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新鲜成人完整尸头标本12具,其中女3具、男9具,年龄50~80岁(平均64岁)。尸头标本经乳胶灌注后,采用翼点入路,切除颧弓,显露上颌动脉翼状肌段。观察记录两侧上颌动脉走行的特点、与翼外肌的位置关系,测量上颌动脉翼状肌段到颞下嵴的间距。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0月—2021年4月收治的2例脑血管搭桥患者的临床资料。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62、38岁。1例患者诊断为基底动脉冗扩合并动脉瘤,一期行优势侧椎动脉介入闭塞术,二期行上颌动脉-桡动脉-小脑上动脉搭桥术;另1例患者诊断为脑梗死、前床突脑膜瘤、左侧颈内动脉末端重度狭窄,行上颌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脑膜瘤切除术。2例患者均经翼点入路、切除颧弓显露上颌动脉,完成血管搭桥手术。观察术后桥血管通畅情况,以及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状态。结果(1)尸头标本12具均成功暴露了两侧上颌动脉的翼状肌段,未发生颅神经损伤。上颌动脉经翼外肌外侧走行17侧,其翼状肌段到颞下嵴的长度为8.2~18.4(13.2±4.2)mm;上颌动脉经翼外肌内侧走行7侧,其翼腭窝段均较短,无法上提至颞下嵴,故未记录其可游离长度。(2)2例患者均成功显露上颌动脉的翼状肌段,顺利完成脑血管搭桥手术。病例1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状态稳定;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CT血管成像(CTA),见桥血管通畅、基底动脉动脉瘤大小无明显变化。病例2术后左上肢肌力由术前2级下降至0级;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无再发脑缺血症状,患肢肌力恢复到4级,CTA显示桥血管闭塞。结论翼点联合颧弓切除术可安全有效地显露上颌动脉翼状肌段。翼外肌外侧走行的上颌动脉相对长且表浅,是实施脑血管搭桥术的一种较好的供体血管。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循证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167例,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效果,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术中麻醉时间为(294.06±41.17)min,手术时间为(341.12±50.25)min,灌注时间为(119.58±19.86)min,呼吸机辅助时间为(12.74±6.12)h,住ICU时间为(2.51±0.67)d,术后24 h引流量为(470.35±141.28)mL,住院时间为(17.30±3.89)d。围术期发生压疮6例,心律失常2例,术后出血及心包填塞2例,呼吸系统并发症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78%(13/167)。患者术前、术后均无明显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对围术期护理满意度为97.01%(162/167)。结论临床护士应定期对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取长补短,以促进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更快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症状性非急性期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术前评估、手术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6例症状性非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临床资料,评估其临床症状、脑灌注、闭塞部位、闭塞长度、侧支循环、远端毛细血管床等,17例符合血管内再通治疗。采用配对t检验对17例患者血管内再通手术前后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及各项评分进行比较。结果17例给予血管内再通治疗,9例行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17例患者中,对侧肢体偏瘫7例,反复脑梗死6例,发作性对侧肢体麻木或无力4例,认知功能障碍3例,头痛3例。17例大脑中动脉闭塞侧脑灌注和健侧相比均明显降低。17例中1例微量导丝不能闭塞处,反复尝试后放弃手术;16例闭塞血管成功再通(脑梗死溶栓分级=2b-3),其中单纯球囊扩张9例,支架置入7例。17例患者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由术前的(9.57±2.32)分降至(3.75±1.42)分,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也较术前均明显改善(t值分别为9.08、5.54、4.26、8.56、6.00,均P<0.001),认知功能蒙特利尔国际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G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术前(22.70±1.70)分,术后3个月(26.30±2.30)分有统计学意义(t=6.66,P<0.001)。术后CT脑血管动脉造影或全脑血管造影,16例再通患者1例闭塞,15例血管再通良好,围手术期没有颅内出血事件,6个月随访期内没有新发卒中事件。结论对于症状性非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进行多维评估后选择可能获益的患者进行血管内再通治疗,并发症少,再通率高,近期随访临床效果较好,但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简介:【摘要】目的:对确诊为颅脑外伤的患者开展不同的手术方式(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再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为颅脑外伤的患者进行研究。病例在2018年12月时间段内开始,并且2021年12月时间段内结束。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一组实验组、一组对照组,分别采用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每组均为30例。结果:手术前经过分析临床有关指标,发现两组差异不大(P>0.05);手术后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加以分析,发现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确诊为颅脑外伤的患者开展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的效果高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与此同时提高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前高压氧处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血清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pTau)及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80例预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3.01±8.16)岁;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4.51±7.90)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处理措施。术后1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au、pTau及Aβ1-42水平,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比较两组术后认知功能水平、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Tau、pTau水平低于对照组,Aβ1-42水平高于对照组(t=5.690、7.054、10.300,均P<0.001);术后,观察组MoCA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776,3.688、2.860、6.870、4.308、2.611、5.908、4.567,均P<0.05);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5/40)比 32.5%(1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3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P=0.723)。结论术前高压氧处理能够减轻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血清Tau、pTau、Aβ1-42水平异常变化,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颅脑超声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大脑中动脉血流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在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出生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中和非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中各筛选40例参与研究。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非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均进行颅脑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新生儿大脑中动脉Vs、Vd、Vm、RI、PI,以及两组新生儿侧脑室前角的宽度和侧脑室体部的宽度。结果:两组新生儿的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对比,观察组的Vs、Vd、Vm更低,观察组的RI、PI更高,P<0.05。两组新生儿的侧脑室前角和体部宽度对比,观察组的左侧脑室前角宽度、右侧脑室前角宽度、左侧脑室体部宽度、右侧脑室体部宽度均更小,P<0.05。对照组新生儿脑实质密度适中,脑沟回均匀,双侧脉络丛形态规则,周围侧脑室带无回声。观察组新生儿脑室周围的白质区存在明显增强回声,侧脑室较窄。结论: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在颅脑超声检查时可见明显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障碍,其侧脑室前角的宽度和侧脑室体部的宽度更小。颅脑超声可为临床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与大面积脑梗死(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MCI)患者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并接受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50例MCI患者临床资料。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IRI与MCI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SIRI预测价值和最佳截止值。结果50例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MCI患者,预后良好组12例(24%,12/50);预后不良组38例(76%,12/50),其中住院期间死亡9例(18%,9/50)。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54±11)岁与(63±9)岁,t=2.72,P=0.015]、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91±2.64)kg/m2与(26.72±3.28)kg/m2,t=3.01,P=0.006)]、中性粒细胞计数[7.08(5.12,7.38)×109/L与10.59(8.91,14.64)×109/L,Z=5.72,P<0.001)、白细胞计数[(9.09±2.80)×109/L与(13.20±3.49)×109/L,t=4.16,P<0.001]、SIRI[2.49(1.78,4.75)与8.34(5.17,13.61),Z=3.84,P<0.001)、哥拉斯哥昏迷评分[12(9,14)与8(6,10),Z=3.36,P=0.002)和淋巴细胞计数[1.58(0.91,1.91)×109/L与0.77(0.59,1.02)×109/L,Z=3.30,P=0.00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势半球梗死患者预后较非优势半球梗死患者差[22例(91.67%,22/24)与16例(61.54%,16/26),χ2=6.21,P=0.013]。预后良好组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预后不良组[2(1,5)d与8(3,19)d,Z=2.78,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RI及哥拉斯哥昏迷评分与患者临床预后相关(SIRI:OR:2.378,95%CI:1.131~5.003,P=0.022;入院哥拉斯哥昏迷评分:OR:0.548,95%CI:0.307~0.980,P=0.043)。SIRI预测不良预后的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71(95% CI:0.765~0.976,P<0.001),敏感度为78.9%,特异度为88.3%,最佳截止值为4.96。哥拉斯哥昏迷评分预测MCI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不良预后的敏感度为89.5%,特异度为58.3%,AUC为0.791(95% CI:0.638~0.943,P=0.003),最佳截断值为11.5。结论术前SIRI是MCI患者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临床转归的有效预测指标,SIRI值>4.96预示临床结局不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慢性闭塞后,突出血管征(PVS)在脑灌注状态及临床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单侧MCA M1段慢性闭塞患者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53.2±8.9)岁。依据T2*加权血管成像(SWAN)序列PVS显示差异分为PVS阳性组(17例)和PVS阴性组(25例),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序列脑血流量(CBF)伪彩图选择闭塞侧MCA供血区额叶、顶叶、颞叶及脑室旁白质区感兴趣区[ROI=(200±20)mm2],比较两组患者CBF值差异,并随访两组患者6个月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PVS阳性组额叶CBF值为(33.54±6.40)ml/min×100 g,顶叶CBF值为(32.68±7.13)ml/min×100 g,颞叶CBF值为(33.79±6.87)ml/min×100 g,侧脑室旁白质区CBF值为(29.81±5.94)ml/min×100 g,均低于PVS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VS阳性组6个月内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为70.59%(12/17),明显高于PV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MCA M1段闭塞后,PVS与脑血流灌注状态密切相关,在临床预后评估方面亦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单侧前循环脑梗死人群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特征与脑梗死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治并完成头颅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的首发急性单侧前循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最终纳入58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根据脑梗死亚型,患者被分为动脉-动脉栓塞组(32例)及非动脉-动脉栓塞组(26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高信号斑块、重塑类型及斑块表面不规则的存在及象限分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斑块易损特征与脑梗死亚型之间的关系,而高信号斑块与重塑类型之间对梗死机制的交互影响被进一步用桑基图来可视化呈现。结果在多因素分析中,高信号斑块(OR=3.90,95%CI 1.21~12.59,P=0.023)和动脉重塑类型(与无重塑比较,正性重塑的OR=4.32,95%CI 0.86~21.49,趋势检验P=0.027)是动脉-动脉栓塞机制的两个强独立预测因素。重要的是,高信号斑块与正性重塑共存时,可以进一步协同促进动脉-动脉栓塞事件的发生(Wald=10.04,P交互=0.007)。此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证实正性重塑的高信号斑块对于动脉-动脉栓塞的事件发生有着最强的分辨力(曲线下面积:0.710,95%CI 0.576~0.845,P=0.006)。结论在急性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中,颅内高信号斑块与正性重塑共存时,可以协同促进动脉-动脉栓塞事件发生。这对于理解不同梗死机制发生以及二级预防策略制定和治疗靶点选择,都有着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彩色多普勒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妊娠患者妊娠结局的监测作用,评估多普勒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8年至2021年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SLE合并妊娠患者进行研究。结果:40例SLE合并妊娠患者中,有15例出现了不良妊娠结局(APO),主要包括妊娠丢失、宫内发育迟缓、早产、胎儿窘迫等;对该40例SLE合并妊娠患者进行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显示出现APO患者(15例)对应胎儿大脑中动脉PI、RI以及CPR(脑-胎盘血流比)等超声参数均低于未出现APO患者(25例)。结论:SLE合并妊娠患者较普通孕产妇更易发生APO,而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对胎儿血流灌注进行有效评价,进而评估是否存在胎盘血管炎性坏死或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的胎盘功能不全,因此可作为在孕中晚期监测孕妇是否发生APO的重要无创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及CT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成像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的斑块特征及血流灌注进行分析,探寻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相关的高危影像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发病时间小于4周的症状性MCA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的HRMR-VWI及CTP影像资料。根据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ing,DWI)和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ACI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组,分析两组斑块特征、灌注参数及侧支评分的差异,构建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显著变量及其联合模型对ACI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64例患者。TIA组共25例,女10例,年龄(55.12±11.20)岁。ACI组共39例,女11例,年龄(57.90±9.62)岁。两组间性别(P=0.327)、年龄(P=0.2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IA组相比,ACI组的斑块长度更长[6.10 (3.20,12.3) mm vs. 4.10 (2.15,5.55) mm,P=0.006]、负荷更大[86.83% (80.26%,100.00%) vs. 78.46% (72.70%,87.66%),P=0.007]、狭窄程度[86.76% (76.19%,100.00%) vs. 75.72% (60.94%,85.84%),P=0.008]、强化程度(P<0.001)及强化指数[(1.19±0.55) vs. (0.58±0.46),P<0.001]均更高,同时其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elative mean transit time,rMTT) [(1.19±0.22) vs. (1.05±0.17),P=0.007]、相对流出时间(relative time to drain,rTTD) [(1.52±0.47) vs. (1.19±0.30),P=0.003]、相对剩余函数达峰时间(relative time to the center of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rTmax) [(2.26±1.33) vs. (1.55±0.67),P=0.007]均更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长度(OR=1.17,95% CI:1.001~1.362,P=0.049)、强化程度(OR=5.18,95% CI:1.848~14.522,P=0.002)及rTmax (OR=2.32,95% CI:1.019~5.298,P=0.045)为ACI的独立预测因子。斑块长度、强化程度及rTmax三者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最佳(AUC=0.862,95% CI:0.767~0.956)。结论HRMR-VWI联合CTP检查能够对症状性MCA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及下游灌注状态进行全面评估,有助于识别与ACI相关的高危MCA粥样硬化狭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