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定牙颌面畸形患者采取个性化正颌手术矫正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01月至2022年5月期间就诊的80例牙颌面畸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正颌手术矫正治疗,将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0.00%、2.5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侧上颌骨高度差异(0.51±0.12)mm、颌平面偏斜度(0.65±0.21)°、非对称率(0.87±0.16)%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咀嚼功能改善率97.5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颌面畸形患者行个性化正颌手术矫正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使用与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对口腔颌面动静脉畸形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患者62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则是在观察组的基础上接受动静脉畸形手术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与疾病复发率明显均优于观察组(P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形修复治疗方案。方法 从2018.4-2021.4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中,随机抽样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研究对象,应用动态化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患者(应用皮片或皮瓣修复术)与观察组患者(应用手部烧伤疤痕挛缩畸形修复术)各1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VSS评分与手功能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师可结合患者的手部烧伤瘢痕痉挛畸形情况与实验室检查结果,为患者选择适宜的整形修复治疗方案,从而提升患者的手部功能与瘢痕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儿手部先天性并指畸形术后的瘢痕管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手部先天性皮肤型并指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全身麻醉下给予分指手术,术后采用伸直位分指包扎。切口完全愈合后,配合使用抗瘢痕药物,重建指蹼处使用自粘性软聚硅酮膜,包裹自粘弹力绷带1年,佩戴伸直位分指支具3~6个月。术后随访是否出现并发症、手指外形、外观状态。末次随访时,患儿家属对重建指蹼外形、瘢痕情况及患指屈伸活动进行满意度评价;采用美国手外科学会制定的总主动活动度(TAM)评估标准评定患指屈伸功能;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进行术后瘢痕评分。结果共纳入28例患儿,男12例,女16例;年龄12~34个月,平均18.3个月。左侧14例,右侧10例,双侧4例;中、环指并指16例,环、小指并指9个,示、中指并指5个,拇、示指并指2个,共32个并指。术后随访13~36个月,平均28.6个月,所有患儿术后早期无感染、血运异常等并发症,手指外形、外观状态较好。自粘性软聚硅酮膜使用过程中有2例患儿局部出现皮疹,经脱敏治疗好转后,继续正常使用。患儿家属对重建指蹼外形、瘢痕情况及患指屈伸活动均满意,满意度100%。TAM评估标准评定患指屈伸功能:优28例,优良率100%。VSS术后瘢痕评分:27例≤4分,1例5分。结论幼儿手部先天性并指畸形术后切口愈合后,采用抗瘢痕药物,包裹自粘弹力绷带,佩戴伸直位分指支具等方法可有效防止术后瘢痕增生,更好地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颌畸形患儿的口腔不良习惯进行观察及治疗干预,观察其效果作用。方法:2021年5月--2022年4月为本次研究时间跨度,将60例患儿作为分析对象,观察患儿不良习惯情况和治疗情况。结果:(1)患儿在不同的时间段内,造成牙颌畸形的不良习惯也不同,在乳牙生成期时,造成牙颌畸形发生率最高的不良习惯为吮指、咬物,占比为42(例)70.00%;患儿在换牙期时,造成牙颌畸形发生率最高的不良习惯为舌、唇习惯,占比为43(例)71.66%;患儿在恒牙生成期时,造成牙颌畸形发生率最高的不良习惯为偏侧咀嚼,占比为46(例)76.66%。(2)患儿经治疗干预后,其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分比为100.00%、98.33%。结论:对牙颌畸形患儿进行不良习惯分析后开展矫正治疗,效果优越,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