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郎君祭”是闽台南音的重要仪式活动之一,因以纪念宋之降臣后蜀末代皇帝孟昶,故最早应发端于宋初。其祭祀仪式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其“原始版”“经典版”无从确定,但其仪式结构内核应系于我国上古时代的祭祀文化,延承了孔儒学派“仁礼一体”的本质特征。作为对古代文化音乐先师的祭祀,“郎君祭”虽有别于传统的对天、地、神,以及先贤的追思和自然的敬畏的祭祀,但其仍蕴涵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追慕先哲、共勉向善、增进亲情、团结族群等多种优良功能和作用的道德因素。它是以纯粹音乐和富于音乐性的人声、器物声以及器乐声演释仪式,是有别于其他祭祀仪式特有的艺术回归与升华。
简介:佛教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包括佛教、道教在内的传统宗教音乐的研究,在众多音乐学家的关注下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应看到,这方面的研究一则刚刚起步;二则不少音乐学家对研究相系的宗教尚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在研究成果上还存在着许多“圈外人”难以避免的不足,一些著述往往停留在纯音乐形态的介绍及分析上,而带有“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缺憾。本文的作者昭慧法师,是台湾一位精擅佛门教理及戒律研究的比丘尼。祖籍广东梅县,1957年出生于缅甸,1978年出家,1979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现为福严佛学院教师。她又是位素养不凡的音乐爱好者,出家前曾是台湾广播电台业余合唱团成员。本文是她的近作,围绕佛教戒律非乐的态度,而佛教界又倡导音声佛事的“矛盾”现象,结合佛教史的演进,从一个“圈内人”的宗教和美学角度,对佛教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前景作了比较充分而精辟的阐述,很值得研究佛教音乐的同仁参阅。此文原载作者《如是我思》一书,本刊在转载时作了部分删节。文中涉及佛教的一些常识性名词或术语,因篇幅有限,读者可查阅有关的佛教辞典,本刊不予另行注释。
简介:与五声音阶、六声音阶、全音阶、自然(七声)音阶和八声音阶这些均有所特指的音阶相比,九声音阶这一称呼至今还没有一个被大家所公认的具体所指。为此,文章将已经明确地在音乐实践中使用过的、且有明确记载或有人研究过的几种九声音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认为所有九声音阶中最具对称特性的,即连续两次相隔半音和一次相隔一个全音而循环构成的九声音阶,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齐尔品九声音阶”和“梅西安有限移位模式Ⅲ”是最典型的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故而笔者提出这两种音阶最该“享用”九声音阶这一特别称呼。另外,文章还就非调性语境中的九声音阶音集类型作了理论剖析,对其中笔者所特指的九声音阶音集从其特性、标记和应用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简介:接收机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套系统的中心,家庭影院中心流通的音频及视频信号都由这个中心指挥运作和控制。一切信号途径不是进入接收机就是由接收机出来,接收机选择信号源(DVD唱机、CD唱机、有线电视、录影带等),把图像在TV上显示,把声音通过扬声器放出来,A/V接收机同时驱动和控制所有扬声器,典型的扬声器配套设置包括六件(正面左、中、右,环绕声左、右加一个有源超低音)。除了有源超低音之外,每个扬声器都由接收机内的一套独立的放大器线路所驱动。最先进的A/V接收机是数字环绕声接收机,按照作者的定义,它是一部这样的接收机:对于杜比数字信号、在DVD上编码并由数字TV提供的多声道电影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