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读刘兰同志的《孔子的音乐评论》一文(载八二年第三期《昆明师院学报》),受益领深。但也产生了一点疑问,这里提出来与作者商讨。《孔子的音乐评论》中说:“所谓‘郑’,是贬义词,古代虽有称其为‘郑卫之音’者,但绝无人称其为‘郑乐’者。”又说:“自古以来都称‘雅乐’,谁听见过称为‘雅’的呢

  • 标签: 音乐评论 孔子 贬义词 无人称 郑声 学报
  • 简介:这一天,一个11岁的小女孩来到养蜂场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有煽动,却仍然嗡嗡地响个不停。想起教科书上和《十万个为什么?》上关于蜜蜂等昆虫发声的原理,她不由得产生了怀疑:为什么书上说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每秒达200次,如

  • 标签: 思维定势 勇气 探索精神 人生观
  • 简介:摘要:艺术节、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起展现自我的艺术实践平台,这是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也是教师教学成果的呈现与检验。作为音乐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门必修课,节目编排涉及选曲、构思、排演、舞美等方面,考验音乐教师的创造力、教学能力和耐心、细心。本文立足笔者的排演实践,从“扎根”、“创新”、“育人”三个角度对节目编排的要点进行归纳与总结,思考如何使学生在参演节目之时有所收获,以期呈现表有形式、里有内容的节目。

  • 标签: 音乐教育 节目编排 文艺汇演
  • 简介:“郎君祭”是闽台南的重要仪式活动之一,因以纪念宋之降臣后蜀末代皇帝孟昶,故最早应发端于宋初。其祭祀仪式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其“原始版”“经典版”无从确定,但其仪式结构内核应系于我国上古时代的祭祀文化,延承了孔儒学派“仁礼一体”的本质特征。作为对古代文化音乐先师的祭祀,“郎君祭”虽有别于传统的对天、地、神,以及先贤的追思和自然的敬畏的祭祀,但其仍蕴涵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追慕先哲、共勉向善、增进亲情、团结族群等多种优良功能和作用的道德因素。它是以纯粹音乐和富于音乐性的人声、器物以及器乐声演释仪式,是有别于其他祭祀仪式特有的艺术回归与升华。

  • 标签: 南音“郎君祭” 仪式结构 人文价值 社会意义
  • 简介:佛教梵呗是佛教仪轨和宏传佛法不可或缺的核心,亦是佛教法事音乐的代名词。一直以来,人们将梵呗分为赞、偈、咒、文四个类别,实际上梵呗还有其他内容,笔者拟就此进行探讨论述。

  • 标签: 佛教音声 梵呗 分类
  • 简介:清·康熙年间,云南省有两部的韵学著作,一为马自援的《等》,一为林本裕的《位》。两部书是姊妹篇。它们在我国声韵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罗常培、赵荫棠、李新魁先生著作中都曾给予肯定。但是,作为专著研究,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全面深入地进行过,所以其具体价值至今鲜为人知。文章试着对这两部书作一次初步探讨:一方面指出它主流上反映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形成上的贡献,一方面也指出它是云南方音的宝贵史料之一。希望它能为我省广大语言工作者在寻求全省各地方音与普通话语音对应规律时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 标签: 声韵学 《等音》 《声位》 比较研究 云南方音
  • 简介:关于《老子》"相和"的语义所指,歧解颇多,或从自然、生活现象理解,或从音乐文化事象阐释其义,也有随意注解、不知所云的情况。这种现象也反映出现代学术研究的某些局限和误区,譬如为了"创新"而忽视对已有的正确观点的吸收和申述,为了"精确"地阐释,条分缕析的注释反而造成理解的不正确和阐释的不准确。因此,如何用现代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阐释古代文献的语义所指,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标签: 《老子》 “音声相和” 释义 辑述
  • 简介:纽实是汉语“转”问题的关键。宋末元初戴侗是较早论述纽在转中的主导地位并系统地将之付诸实践的学者。清代学者的转研究成就最大。近代以来特别注意纽问题的学者有梁启超、章太炎等。深入研究转问题对解决汉语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中的许多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音转 声纽 文字 音韵 训诂 汉语
  • 简介:基于对"仪式"和"仪式音乐"内涵的阐释,采用"局内—局外"观研究方法,以徽州民间婚嫁仪式为研究的场域,探究仪式中""的功能。

  • 标签: 仪式音声 仪式音乐 局内—局外观场域 功能
  • 简介:佛教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包括佛教、道教在内的传统宗教音乐的研究,在众多音乐学家的关注下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应看到,这方面的研究一则刚刚起步;二则不少音乐学家对研究相系的宗教尚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在研究成果上还存在着许多“圈外人”难以避免的不足,一些著述往往停留在纯音乐形态的介绍及分析上,而带有“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缺憾。本文的作者昭慧法师,是台湾一位精擅佛门教理及戒律研究的比丘尼。祖籍广东梅县,1957年出生于缅甸,1978年出家,1979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现为福严佛学院教师。她又是位素养不凡的音乐爱好者,出家前曾是台湾广播电台业余合唱团成员。本文是她的近作,围绕佛教戒律非乐的态度,而佛教界又倡导佛事的“矛盾”现象,结合佛教史的演进,从一个“圈内人”的宗教和美学角度,对佛教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前景作了比较充分而精辟的阐述,很值得研究佛教音乐的同仁参阅。此文原载作者《如是我思》一书,本刊在转载时作了部分删节。文中涉及佛教的一些常识性名词或术语,因篇幅有限,读者可查阅有关的佛教辞典,本刊不予另行注释。

  • 标签: 非乐 佛教音乐 思想 比丘尼 宗教音乐 《四分律》
  • 简介:从非乐思想到佛事(下)释昭慧四、梵呗之历史,功能及其特色(一)呗之起源与发展《铜牒律》中有名为“bhanaka”者,汉译诸律或音译作“呗”、或简称“呗”,或加意译而作“呗”。“呗”的起源很早,诸部派干音乐之设限宽严不等,但都听许呗,而且都传...

  • 标签: 仪式音乐 梵呗 根本说一切有部 《高僧传》 《增一阿含经》 装饰音
  • 简介: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改革开放也已经跨越了30个年头,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我们国家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高歌猛进。常言道,国家兴则佛教兴。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佛教,必将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之一,为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发挥独特作用。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 百期 创刊 纪念 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 简介:笔者采用逆向思维,以特定的中国五性调式作为切入点,以级集合及其配套下的十二之构成为中心,进一步探讨高为杰先生所提出的集配套原则,基于中国五性调式的十二组合,即在集配套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应相应的中国五性调式音阶,并归纳提炼出八种中国五性调式之十二组合的理论模型。

  • 标签: 集合配套 五声性调式 十二音
  • 简介:与五音阶、六音阶、全音阶、自然(七)音阶和八音阶这些均有所特指的音阶相比,九音阶这一称呼至今还没有一个被大家所公认的具体所指。为此,文章将已经明确地在音乐实践中使用过的、且有明确记载或有人研究过的几种九音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认为所有九音阶中最具对称特性的,即连续两次相隔半音和一次相隔一个全音而循环构成的九音阶,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齐尔品九音阶”和“梅西安有限移位模式Ⅲ”是最典型的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故而笔者提出这两种音阶最该“享用”九音阶这一特别称呼。另外,文章还就非调性语境中的九音阶集类型作了理论剖析,对其中笔者所特指的九音阶集从其特性、标记和应用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九声音阶(nonatonic scale) 九声音阶音集(nonatonic collection) 齐尔品九声音阶(the ninestep
  • 简介:《李氏鉴》第六卷《字母五图》是供学童练习的音节总表,记录了时及南北方音。通过考查发现,《字母五图》不仅兼列南北方音而且反映时又联系古音,其中最主要的系是时而不是南北方音,李氏所记时即清代嘉庆年间的官话音。

  • 标签: 《李氏音鉴》 《字母五声图》 时音 南北方音
  • 简介:<正>谈到戏曲乐队,我们首先要简说中国戏曲。中国戏曲是以唱曲为主,辅以表演,念白,器乐演奏等手段来表现故事情节的综合艺术形式,极有民族特色。王国维先生著《宋元戏曲考》,是为戏曲史专著之滥觞。其中定义"戏曲",谓之"以歌舞演故事"也。所以后世学人才有"戏曲戏曲,各占半壁"——也即"一半戏一半曲"之说。从中也可以看出来"曲"的重要性。戏曲艺术是有别于歌剧艺术的音乐戏剧,戏曲乐队的构成是以民族乐器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偶尔会有部分西洋乐器加入来弥补某些音乐频率上的缺失和不足;而歌剧艺术的乐队构成是以西洋管弦乐器为主,在现代

  • 标签: 戏曲乐队 拾音 《宋元戏曲考》 管弦乐器 歌剧艺术 民族乐器
  • 简介:接收机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套系统的中心,家庭影院中心流通的音频及视频信号都由这个中心指挥运作和控制。一切信号途径不是进入接收机就是由接收机出来,接收机选择信号源(DVD唱机、CD唱机、有线电视、录影带等),把图像在TV上显示,把声音通过扬声器放出来,A/V接收机同时驱动和控制所有扬声器,典型的扬声器配套设置包括六件(正面左、中、右,环绕左、右加一个有源超低音)。除了有源超低音之外,每个扬声器都由接收机内的一套独立的放大器线路所驱动。最先进的A/V接收机是数字环绕接收机,按照作者的定义,它是一部这样的接收机:对于杜比数字信号、在DVD上编码并由数字TV提供的多声道电影配

  • 标签: 接收机 扬声器 环绕声 杜比数字 放大器 信号源
  • 简介: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音乐与人生可以发生直接的关系,两者可以互渗。《尚书·尧典》记载:“帝日:‘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传说中,尧命乐官夔执掌音乐,让他用典雅之乐来教育自己的子弟,使之在音乐的潜移默化中涤荡精神,陶冶情感,塑造深厚的人格气质。

  • 标签: 人生际遇 《琵琶行》 契合 音声 潜移默化 陶冶情感
  • 简介:我们在开发多媒体课件时.经常要对声音进行处理.好的声音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声音处理得不好,可能结果会适得其反。所以声音的处理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中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多媒体课件 学生 学习兴趣 激发 声音文件 声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