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MRI显示的脑梗死的病变部位、数量及脑白质疏松的部位和程度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分析VCIND影像诊断的特点。方法采用成组设计对照研究,VCIND组40例,认知功能正常脑梗死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入组者均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颅脑MRI等检查。结果1.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MRI所示的梗死灶,以基底节及额叶多见(P<0.05),梗死灶的数目多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脑梗死组(P<0.01)。2.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MRI表现除梗死灶外,还多合并脑白质疏松,白质疏松程度重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脑梗死组。结论1.VCIND患者其梗死的部位以基底节、额叶多见,梗死灶的数量与认知功能有关,多发梗死灶可能是VCIND的一个特征。2.VCIND患者多伴有白质疏松,白质疏松是引起VCIND认知障碍的重要原因。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老龄化加重,罹患认知障碍患者数量不断上升。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是血管性痴呆(VD)前期,其发展具有可逆性,目前中医药治疗痴呆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关注,本文从VCIND的中医病因病机、常见中医药治疗进行概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文朗读训练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方法招募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的VCIND患者80名,随机分为朗读训练组(n=43)和空白对照组(n=37),试验组每天朗读当日报纸新闻,5d/周,共12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数字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 ory verb learn test,AVLT)、数字符号转换测试(digit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DSST)及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评估。结果中文朗读训练干预12周后,朗读训练组在MoCA总分[4.00(2.00)分,1.50(0.50)分,Z=3.012,P=0.003]、MoCA-视空间执行[2.00(1.00)分,0.00(2.00)分,Z=2.787,P=0.008]、MoCA-注意[1.00(1.00)分,0.00(0.50)分,Z=2.369,P=0.022]、MoCA-语言[1.00(1.00)分,0.00(0.75)分,Z=3.049,P=0.000]、MoCA-延迟回忆[2.00(2.00)分,0.00(1.00)分,Z=2.043,P=0.014]、TMT-A[-8.00(23.00)分,10.50(30.25)分,Z=2.120,P=0.039]、AVLT-学习[3.00(2.00)分,0.50(0.75)分,Z=2.266,P=0.019]、AVLT-延迟回忆[2.00(1.00)分,0.00(1.00)分,Z=2.974,P=0.003]、AVLT-再认[2.00(0.00)分,0.50(1.50)分,Z=3.054,P=0.000]及DSST[(4.96±0.71)分,(2.39±0.78)分,t=2.572,P=0.014]差值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MoCA其他分项测试、TMT-B及MB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SST的分数增加与朗读训练次数呈正相关关系(r=0.205 ,P=0.006)。结论中文朗读训练对VCIND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尤其在信息处理速度、执行功能、注意力及听觉记忆方面效果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对于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的患者行经颅磁刺激辅助康复引导治疗其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的患者68例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颅磁刺激辅助康复引导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蒙特利尔评估量表(MoCA)评分,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结果:经过研究结果分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oCA评分较于对照组患者其视空间、注意力、延迟记忆明显较好(P<0.05)。再对比观察治疗后MBI评分观察组较于对照组患者效果显著(P<0.05)。结论:针对于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的患者采用经颅磁刺激辅助康复引导其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步入老龄化社会,小血管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腔隙性脑梗死在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24%2。脑白质病变的发病率更高,在健康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为92%,80岁以上的发病率达100%3。因svMCI的患病率高(估计老年人群中的比率为5%),具有相对可治性,早期的诊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院患者系统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银杏叶滴丸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non-dementia,VCIND)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70例VCIND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滴丸。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MOCA、MMSE、NIHSS、AD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MOCA、MMSE、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实施银杏叶滴丸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老年人群认知障碍的主要病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认知储备可以代偿老化以及病理损伤引起的认知障碍。认知储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智商、教育程度、职业成就、娱乐活动、双语、颅脑损伤以及血管危险因素。认知储备的测量方法包括单一的替代变量和多个替代变量组合的问卷。认知储备指数问卷是较为常用的一种问卷。认知储备与卒中后的认知障碍密切相关,不仅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而且影响认知障碍的恢复速度。认知储备还与脑小血管病相关的认知障碍相关。认知储备在临床应用及研究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测量方法侧重社会经济学指标、量表中的指标权重不清等,因此需要更多关注认知储备的机制及认知储备与VCI关系的研究。
简介:摘要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VCIND)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的早期阶段,指血管病变引起认知功能受损的疾病,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临床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志物。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技术能客观反映VCIND患者的脑功能活动,结合不同的分析方法,探索VCIND患者的特征性影像学指标,为解释其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本文对rs-fMRI 不同分析方法在VCIND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64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康复训练)与实验组(32例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与改良Barthel量表同期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O5)。结论对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用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92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脑心能组46例患者给予脑心通胶囊治疗,丹参组46例患者给予丹参治疗,采用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脑心通组治疗后MMSE评分提高幅度明显高于丹参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略有改善,脑心通组改善情况略好于丹参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可显著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是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临床的首选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