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的肌注改进方法,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42例门诊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自身对照法将其分成实验组(30例,改进肌注法)与对照组(12例,常规肌注法),观察两组注射效果。结果实验组肌注成功率为100%,相较于对照组的50%,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15例(50%)诉中度疼痛,但可忍受,另50%诉轻微疼痛,而对照组中9例(75%)诉重度疼痛,难以忍受,1例(8.33%)诱发疼痛性休克,两组患者肌注后疼痛情况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改进苄星青霉素肌注方法,可明显提高肌注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青霉素作为一种常用的抗生素使用范围较广,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都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但是青霉素使用的最大弊端就是过敏,因此,在使用之前对患者进行皮试非常重要。皮试反应决定了青霉素是否适用,但是在观察皮试反应的时候经常出现假阳性情况。所以,探究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影响因素,对皮试结果的科学判断,对青霉素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青霉素制剂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皮试液配置因素和护士皮试操作因素出发,对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简介:摘要基层医疗机构由于条件所限或门诊输液患者没有时间等原因,在使用青霉素G静脉滴注时往往存在一天所需剂量一次性静脉滴注错误现象,我们用2组病例进行一次静脉滴注和分次静脉滴注治疗效果对比,结果分次静脉滴注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性静滴组,为临床医师正确应用青霉素G静滴给药方法提供科学的临床实践依据。
简介:目的研究青霉素腹腔注射制作大鼠癫痫模型的方法。方法36只Wistar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脑电图组、癫痫模型单位放电组,每组各12只。癫痫模型组用青霉素钠按6×106U/kg腹腔注射,观察癫痫发作级别,观察脑电图变化,记录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结果正常对照组大脑皮质脑电以α波为主要表现,频率为7~9Hz,无明显阵发性节律出现,波幅〈50μV。癫痫模型脑电图组癫痫波包括尖波、慢波、尖慢波、棘波、棘慢波等。正常对照组大鼠共记录到24个单位海马神经元放电,放电频率以中低频放电为主,放电形式以单个不均匀放电为主;癫痫模型单位放电组共记录到78个单位海马神经元放电,放电频率以高频放电为主,放电形式则以混合型放电为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数、放电频率及放电形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癫痫模型制作成功后,在额叶皮质记录到各种癫痫放电,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数明显增多,放电频率高,并以混合型暴发放电为主。
简介:摘要目的两种不同青霉素皮试注射方法引起疼痛程度进行比较.方法将20例自愿受试者既往无青霉素过敏史分为对照组(在受试者左上肢前臂内侧针头斜面完全刺入皮内后向左或向右旋转90°进行皮试)和实验组(在受式者右上肢腕横纹上3横指正中处与腕横纹平行进针进行皮试).结果两种不同青霉素皮试注射方法引起疼痛程度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腕横纹上3横指正中处与腕横纹平行进针进行皮试可减轻青霉素皮试引起的疼痛.关键词青霉素皮试疼痛注射方法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43-02青霉素皮试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过敏试验方法,旋转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