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创操作术后青霉素对兔感染预防的剂量及相应疗效。方法将9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C三组,制作外兔股骨骨折外固定模型。术后给予A组40万U青霉素肌注,1次/天,应用3天,同时每日换药1次;给予B组80万U青霉素肌注,1次/天,应用3天;给予C组40万U青霉素肌注,1次/天,应用3天。术后3周对3组实验动物手术切口局部行分层穿刺后行细菌培养。结果A、B、C三组分别有1、2、12只菌培养可见有菌落生长。经过统计学分析A、B两组抗感染效果明显优于C组。同时A、B、C三组分别有0、8、1只死亡,经过统计学分析B组致死率明显高于A、C两组。结论相较于40万U青霉素肌注1次/天,80万U青霉素1次/日肌注或40万U青霉素1次/日肌注加换药处理更能有效地预防兔骨折模型制备过程中感染的发生,但80万U青霉素1次/日肌注致死率高于40万U1次/日,综合考虑,40万U青霉素1次/日加换药是预防兔有创操作术后感染的最好办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的改进。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科接受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的患儿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83例,对照组83例,分别接受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改进方法和常规注射法注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注射成功率和视觉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注射失败5例,注射成功78例,成功率93.9%,疼痛评分2.3±0.6分;对照组患儿注射失败21例,注射成功62例,成功率74.6%,疼痛评分5.4±0.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法一次注射成功率更高,患儿痛感更轻,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青霉素在骨折模型制备过程中控制感染的疗效。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制作股骨骨折模型,术后给予所有实验动物青霉素肌注三天,A组术后给予40万U青霉素肌注,1次/天;B组术后给予40万U青霉素肌注,2次/天;C组术后给予40万U青霉素肌注,1次/天,同时每日行切口换药1次。术后3周对3组实验动物手术切口局部行分层穿刺后行细菌培养。结果A、B、C3组分别有9、2、1只菌培养可见有菌落生长。经过统计学分析B、C两组抗感染效果明显优于A组。结论日2次肌注青霉素或日1次肌注加换药可有效地预防兔骨折模型制备过程中感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其特点以及相应的规律。方法对我院近两年之内出现青霉素抗生素不良反应事件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对其特点以及规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年内我院共出现青霉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事件230例,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共有八种,不良反应类型包括皮肤症状、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呼吸系统症状等,其中发生概率最高的为皮肤以及其附件损伤。在多种用药方式中,通过口服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如果在疾病的治疗中需要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那么应该在使用之前对患者的过敏史以及疾病情况等进行详细研究,根据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规律在保证治疗有效率的基础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青霉素对临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作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取34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其中有3例儿童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常规组患者只采用青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用青霉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甲硝唑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也有所不同。常规组患者中有13例患者身体康复,其余4例患者因病情较为严重还需继续观察,其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的患者中有16例患者身体康复,剩余1例患者因身体素质较差还继续观察,其有效率为94.12%。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青霉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青霉素联合五味消毒饮合萆薢渗湿汤对下肢丹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9例下肢丹毒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青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五味消毒饮合萆薢渗湿汤治疗,同时下肢患处急性期外敷金黄膏,恢复肿胀期外敷冲和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0%(23/25)明显优于对照组79.17%(19/25)(P<0.05);观察组1周内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霉素联合五味消毒饮合萆薢渗湿汤对下肢丹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开始显效时间明显较单用青霉素治疗优良,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霉素联合双黄连在老年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疗效及对hr-CRP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双黄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对血清hr-CRP水平的影响。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P<0.05);②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38,t2=9.35,P<0.05);③治疗第3、5d后,观察组hr-CRP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d=24.83,t5d=15.21,P<0.05)。结论联合应用双黄连治疗老年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青霉素,hr-CRP改善显著。
简介:目的探讨伤科黄水湿敷联合青霉素钠注射液治疗下肢急性蜂窝织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下肢急性蜂窝织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以注射用青霉素钠640万U+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Q8h;同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伤科黄水和50%硫酸镁局部湿敷治疗,bid。观察两组白细胞计数、症状减轻时间、治愈时间、局部疼痛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有效率90.00%(3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WBC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综合症状减轻时间、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治疗后第3、7天局部疼痛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WBC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伤科黄水联合青霉素钠注射液治疗下肢急性蜂窝织炎疗效肯定,可促进炎症消退,有效缓解患肢局部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注射方法对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一次注射成功率和注射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雅安市中医医院2014,01~2015,10门诊拟行连续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三次或三次以上的患者60例。第一次(F组)采用传统方法肌肉注射;第二次(S组)注射前采用另一注射器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mL,保留注射针头不拔出,换取抽吸苄星青霉素注射器推注药物;第三次(T组)将生理盐水换为0.5%利多卡因2mL,注射方法同S组。结果3例患者未按计划完成连续三次苄星青霉素注射退出研究,最终57例患者纳入统计学分析。F组、S组、T组一次成功率分别为33.3%、98.2%、100%,S组和T组注射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F组(P<0.05),S组和T组注射一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和F组各时间点注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T组各时间点静息和活动VAS评分均显著低于S组和F组(P<0.05)。结论采用预先推注适当溶液后保留注射针头,再换取抽吸苄星青霉素注射器推注药物的方法能显著提高苄星青霉素一次注射成功率;选择0.5%利多卡因为预注射溶液能够显著降低苄星青霉素注射痛。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霉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对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60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将全部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儿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青霉素治疗,给予治疗组患儿青霉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青霉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快速控制患儿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