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90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替吉奥,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阿帕替尼。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242(CA242)、癌胚抗原(CE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个疗程后,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71.11%),CA199、CA242及CE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8.89%)低于对照组(42.22%),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对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62例,其中,采用阿帕替尼治疗30例(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治疗32例(观察组)。两组在给药前均给予预防呕吐、提升白细胞、补充营养等常规对症干预治疗。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化疗方案为每3周1次,两组均接受4个周期的治疗。在治疗3个月后评价近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无进展生存(PFS)时间、总生存(OS)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近期总缓解率分别为9.38%(3/32)、3.33%(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3,P=0.652);观察组疾病进展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13%(9/32)比53.33%(16/30),χ2=4.089,P=0.043]。两组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下降、腹泻、恶心呕吐、肝损害、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位PFS、OS时间分别为5.8个月(5.0~6.3个月)和8.1个月(7.2~9.3个月),较对照组的4.9个月(4.7~5.1个月)和6.0个月(5.2~6.9个月)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可降低晚期胃癌患者的疾病进展率,延长生存时间,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选用奥沙利铂+替吉奥进行治疗,研究组联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缓解率为53.3%(研究组)和26.7%(对照组),研究组整体缓解情况较对照组更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5.0%(研究组)和33.3%(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替吉奥+奥沙利铂+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显著,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并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35例)与观察组(常规治疗+阿帕替尼,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67.43±5.19)岁,病程(2.38±0.84)年。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67.81±4.92)岁,病程(2.41±0.59)年。比较两组疗效,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42.86%比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治疗时机(发病≥2年)、既往化疗二线以上、甲胎蛋白异常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OR>1,均P<0.05)。结论阿帕替尼对中晚期胃癌疗效较好,可提高疾病控制率,对胃癌患者进行及早诊断与治疗,可通过改善患者甲胎蛋白异常,改善部分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 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7 月收治的 60 例 中晚期胃癌患者 , 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 n=30 )和观察组( n=30 )。两组均接受 基本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天使用阿帕替尼 425 mg ,对照组使用安慰剂来对照,不使用阿帕替尼,其它辅助、药物治疗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效果。 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 C R +P R) 3.33% 高于对照组 0% , P > 0.05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 C R +P R +SD ) 46.67% 高于对照组 3.33% , P < 0.05 。观察组甲胎蛋白( AFP )阳性患者的疾病控制率 65.91% 高于 AFP 阴性患者 34.09% , P < 0.05 。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 PFS )中位数 3.76 个月 (95% CI2.17-6 . 80) 长于对照组 PFS 中位数 2.65 个月( 95% CI1.32-4.21 ), P < 0.05 。观察组 AFP 阳性患者 PFS 中位数 2.9 个月短于 AFP 阴性患者 5.7 个月, P < 0.05 。 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胃癌 临床 疗效显著,特别是对 AFP 阳性患者具有更加明显的疾病控制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帕替尼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 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小剂量阿帕替尼与以氟尿嘧啶为主的一线化疗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以氟尿嘧啶为主的一线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x²=4.266,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x²=6.222,p=0.013),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剂量阿帕替尼与化疗联合治疗对晚期胃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单纯化疗无明显增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价阿帕替尼对晚期胃癌三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30例经过一、二线化疗效果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观察晚期胃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和毒性不良反应,检测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变化。结果患者口服阿帕替尼14.7(8~22)周,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3例,疾病稳定(SD)9例和疾病进展(PD)5例,有效率为53.3%(16/30),疾病控制率为83.3%(25/30)。中位随访8.6(5~16)个月,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2个月(95% CI:0~8.8个月),总生存率(OS)为9.4个月(95% CI:6.8~12.5个月)。阿帕替尼治疗后血清VEGF明显降低,阿帕替尼有效的患者治疗后VEGF下降明显(P<0.05)。结论阿帕替尼对一、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血清VEGF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阿帕替尼治疗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一线化疗失败后晚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采用一线化疗方案(非多西他赛或紫杉醇)治疗失败后的23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分析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3例患者中,20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其中部分缓解4例,稳定13例,疾病进展3例;客观缓解率为20.0%,疾病控制率为85.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4.5个月。不良反应以高血压、呕吐和乏力为主。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具有生存获益,安全性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培养恶性腹膜间皮瘤(MPM)细胞,观察阿帕替尼对其生物学特性影响。方法通过MPM手术标本建立裸小鼠模型,于2019年8月至10月利用此模型培养MPM细胞,采用瑞士-吉姆萨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实验分阿帕替尼组、溶剂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流式细胞术、划痕及半胱天冬酶3(Caspase-3)活性检测法研究对细胞增生、周期、迁移及凋亡影响;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培养MPM细胞,钙调蛋白(Calretinin)、细胞角蛋白(CK)5/6、p53、细胞增殖核抗原-67(Ki-67)阳性;0、12.5、25.0、50.0、100.0 μmol/L药物处理24 h,细胞活力100%、(83.78±5.58)%、(68.03±2.20)%、(47.31±1.03)%、(38.47±6.68)%,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阿帕替尼均抑制细胞活力(F=118.000、5.031、25.120、88.600、15.95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划痕实验空白、溶剂、25 μmol/L及50 μmol/L组细胞迁移率(77.52±2.54)%、(78.50±6.91)%、(26.43±15.27)%和(13.03±11.93)%,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阿帕替尼均抑制细胞迁移(F=64.920,t=8.084,7.609,12.950,11.6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抑制G2/M期但不诱导凋亡。结论阿帕替尼抑制MPM细胞增生及迁移,影响细胞周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帕替尼相关手足综合征(HFS)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PubMed、维普、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截至2019年3月20日),收集阿帕替尼相关HFS文献病例报告,加上开滦总医院收治的2例病例,分析该药致HFS的临床特点。结果共收集到16例患者,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62±16)岁;胃-贲门癌4例,肺癌4例,卵巢癌2例,甲状腺癌2例,其他恶性肿瘤4例;单用阿帕替尼者11例,联用其他抗肿瘤药物者5例;阿帕替尼剂量为850 mg/d者3例,500 mg/d者6例,425 mg/d者1例,250 mg/d者6例(其中2例分别在用药1、2周后增至500 mg/d);HFS分级为1级者2例(12.5%),2级者6例(37.5%),3级者8例(50.0%)。除1例患者应用阿帕替尼至发生HFS的时间不详外,其他15例患者应用阿帕替尼至发生HFS的中位时间为3(1,11)周,其中10例(66.7%)在使用阿帕替尼3周内发病。5例患者除手足皮肤病变外还出现肛周、生殖器、腋窝、腹股沟或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损害。16例患者中13例还发生了其他不良事件,其中发生高血压者10例(62.5%)。8例1~2级HFS患者经对症治疗症状大多好转或可以耐受,其中3例对阿帕替尼治疗无影响,4例经减量或暂停阿帕替尼后再次服用,患者可耐受,仅1例停药;8例3级HFS的患者对症治疗效果差,其中4例因HFS症状严重停用阿帕替尼,3例死亡。结论阿帕替尼所致HFS多发生在用药后3周内,除可引起手足皮肤病变外还可累及全身多个部位,多伴发高血压;多数患者出现HFS后给予对症处理、合理减量或停药后症状可缓解。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阿替普酶溶栓进行治疗的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率。方法:从2019年06月至2020年06月就诊于我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奇偶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将对照组3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3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基于对照组予以阿替普酶溶栓进行治疗,比较7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在两种不同药物方案下治疗,其不良反应(泌尿系统出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以及NIH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情况。结果:7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后,观察组3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泌尿系统出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应发生率均明显比对照组3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低(P<0.05);7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后,观察组3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NIHSS评分要明显比对照组3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低(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阿替普酶溶栓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还可降低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并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甲磺酸阿帕替尼 (简称阿帕替尼 )联合化疗在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6月期间纳入的 50例 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将其抽签分为对照组(25例)和联合组( 25例),对照组予以单一的阿帕替尼治疗,联合组给予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差异以及安全性差异。结果 联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05),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均未发生不耐受不良反应( P> 0.05)。结论 对于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可作为其不错的治疗选择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理想,不良反应可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济源市肿瘤医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72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6例应用常规对症支持方案,观察组36例在常规对症支持方案治疗过程中应用阿帕替尼。比较两组病情客观缓解率和实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以及总生存期、不良反应率、生活质量分级占比。结果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客观缓解率为47.22%,控制率为94.44%;对照组客观缓解率为25.00%,控制率为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6.22±1.31)个月,对照组为(5.90±1.04)个月,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生存期为(24.71±3.96)个月,对照组为(7.22±1.5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胃肠不适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分级评分中,改善级别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可显著提高患者病情客观缓解率及控制率,延长总生存时间,在安全性方面,除可增加高血压风险需重视血压监测外,其他如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胃肠不适不良反应并不明显,同时可改善远期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接受达沙替尼治疗中肺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达沙替尼治疗的CML患者胸腔积液(PE)和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280例患者,中位达沙替尼治疗时间26(1~142)个月,发现PE 90例(32.1%),其中1级40例(44.4%),2级44例(48.9%),3级6例(6.7%)。PE发生率随服药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每增加10岁,HR=1.6,P<0.001)、服用达沙替尼时处于进展期(HR=2.2,P=0.008)和有心血管疾病合并症(HR=1.9,P=0.018)与PE发生显著相关。服用达沙替尼时处于进展期(HR=3.4,P=0.001)、确诊至开始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时间≤6个月(HR=2.2,P=0.015)、发现PE时剂量<100 mg/d(HR=3.1,P=0.001)者PE程度更重。经减停达沙替尼、利尿、胸腔穿刺或置管等干预,半数患者PE减少或消失。减量服用达沙替尼的患者中,绝大多数可维持原治疗反应。在有咳嗽、胸闷或气促等症状的60例患者中,49例接受超声心动图(UCG)检查,8例(16.3%)发现PAH高度可能性,约占所有患者中的3.5%,其中6例(75.0%)合并PE,PAH为可逆性。原研与国产达沙替尼的PE和PAH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服用达沙替尼的CML患者中,PE是常见的不良反应,PAH较少见,应注意识别高危人群、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