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在混凝土桥面板设计方面,美国最新桥梁设计规范(AASHTOLRFDbridgedesign)允许采用拱效应的轻巧型混凝土桥面板。美国西维吉尼亚摩根顿的四跨306米的星城大桥(TheStarCityBridge)采用了这套设计理念。为表明轻质桥面的长期性能,该桥布置了超过700个传感器来记录在各种荷载参数作用下的桥梁上部结构的结构响应。自2003年建成以来,传感器每隔20分钟对运营阶段的桥梁性能进行不间断测试和评估。本文主要介绍了星城大桥的监测系统,并演示桥面板自浇筑以来4年间的桥梁上部钢结构的响应和规律。由于环境因素影响导致上部结构的应力变化,而上部结构在桥梁一端的收缩或膨胀可以保证应力变化幅度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另一端钢梁承受了内力变化,而这些内力变化并未在桥面板设计中予以考虑。因此,桥面板承受的应力已经超过设计初始值20%。根据温度测试数据,发现沿横桥向的非线性温度梯度。相对于LRFD规范,上部结构的最大正温度梯度与规范值相近,而最大负温度梯度存在较大差异。
简介:为准确评估钢桥结构的疲劳损伤状态和剩余疲劳寿命,以江阴长江大桥为背景,对该桥钢箱梁疲劳裂纹产生位置进行连续疲劳应变监测,获取应变时程数据,结合雨流计数法技术建立日疲劳应力谱;分析应力幅~循环次数分布规律;研究累积损伤度分布特征,建立损伤度分布模型,计算不同车道构造细节疲劳损伤度和剩余寿命。研究结果表明:钢箱梁顶板测点、U肋与横隔板焊接末端处、弧形缺口有效截面最小处均以压应力为主,U肋以拉应力为主;应力幅累积循环次数分布服从Weibull函数分布;疲劳累积损伤度分布服从Boltzman函数分布,顶板与U肋连接处U肋腹板沿横桥向慢车道疲劳损伤较快车道损伤大,下游车道较上游车道损伤大,其中下游慢车道U肋腹板细节疲劳损伤最大。
简介:本文以某钢箱梁的正交异性板第三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FEA建立有限元模型。以U肋间距、U肋厚度及顶板厚度为变量参数,对比分析不同参数下的结构受力行为。研究表明:在U肋间距不变情况下,增加桥面板厚度、U肋厚度能降低桥面板在第三体系下的挠曲变形。在桥面板厚度与U肋厚度不变情况下,当U肋壁间距与U肋开口宽度一致时,桥面板挠曲变形最小。对于城-A车辆的轮载,当U肋开口为300mm时,U肋间距宜采用6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