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缺血性脑损伤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针刺对本病的治疗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确切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神经干细胞的研究,给生命科学带来了重大的变革。也为揭示针刺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契机。现将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纳洛酮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性缺血性脑损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对患者加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点,对患者采用纳洛酮加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患者GCS评分与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纳洛酮加以治疗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使其神经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也得以改善,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从医学的角度来说,缺血性中风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患者的脑部供血障碍所造成的脑组织相应区域出现缺血、低氧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使患者的脑组织出现很大程度的损伤,使其出现一系列生化代谢失常、病理形态软化改变等,由此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种疾病是一种脑组织上受到多层次、多方面损害的疾病。针对该病进行相应的治疗,针刺治疗有着比较大的优势,疗效显著。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和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现针对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重塑中粘附分子(NCAM)以及C-fos在黄芪多糖(AG)的影响后的表达。方法:本次研究所用大鼠来自Wistar雄性大鼠200只,将其分为10组每组大鼠20只,分组细节为:假手术组(SOG)、模型组(MG-1d;3d;7d);低剂量黄芪多糖治疗组(L-AGTG-1d;3d;7d);高剂量黄芪多糖治疗组(H-AGTG-1d;3d;7d);MG及AGTG组行颈切口术致大鼠脑组织缺血后,经颈切除术封闭右脑中动脉;AGTG组以5mg/kg和15mg/kg的方式分别注射AG。于第1天、第3天、第7天进行脑血流量的重新灌流;对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进行评定后,采集标本,计算凋亡神经元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半定量分析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NCAM和c-fos的表达。结果:与MG组相比,L-AGTG组及H-AGTG组的脑损伤分数及海马区凋亡神经元数目均明显降低(P
简介:目的对经典Vannucci法进行改进,建立一种简便、稳定的新生小鼠缺血缺氧脑损伤模型。方法将新生11d的KM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n=20)和缺血缺氧组(HIBD组,n=160),对HIBD组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分别按照C1-C8条件缺氧建模。建模后通过比较各条件下小鼠死亡率、建模成功率和TTC染色脑梗死体积,选取最稳定的建模条件。建模后利用体重生长曲线分析小鼠生长发育情况;Longa、Griptest、悬吊试验评估小鼠神经运动功能;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新生小鼠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8%O_2、35℃条件下缺氧45min,死亡率低(8.3%)且成模率高(47.92%);HIBD组较N组小鼠体重增长缓慢并出现严重的神经运动功能障碍;结扎侧出现脑梗死区,约占全脑体积(17.76±0.70)%;结扎侧大脑皮层及海马区神经元出现变性坏死。结论本实验采用新生小鼠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在8%O2、35℃条件下缺氧45min复制HIBD动物模型,简便且稳定性好,是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研究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简介: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提示铁死亡途径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损伤过程中介导着神经细胞的死亡。神经细胞的铁死亡通路由铁代谢、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3条途径构成。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铁代谢途径中,神经细胞铁的摄入和排出异常,使得胞内游离铁升高,引起芬顿反应;脂质代谢途径中脂酰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和脂氧合酶的上调,促使胞膜上多不饱和脂肪酸转变为脂质过氧化物;氨基酸途径中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的异常,导致脂质过氧化物的过度积累。这3条途径互相关联,最终导致了神经细胞的铁死亡。文中将基于这3条途径详细介绍缺血性脑卒中与铁死亡之间的联系,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纳洛酮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性缺血性脑损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对患者加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点,对患者采用纳洛酮加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患者GCS评分与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纳洛酮加以治疗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使其神经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也得以改善,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使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1-2023.1内就诊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和实验组(50例,尼莫地平治疗),收集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NIHSS、B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有较高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