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库安全管理工作已逐步采用自动化和计算机等技术,建立水情自动测报、洪水预报与调度、工程安全监测、工程安全分析与预警、闸门监控、视频监视、下游洪水演进与风险分析、办公自动化等系统,实现管理工作部分自动化,减少安全管理工作量。但这些系统在信息感知、互联和智能化程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不能完全承担水库安全管理工作,与期望还有一定差距。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采用信息透彻感知、全面互联及决策高度智能的智慧水库平台承担水库安全管理工作已成为可能,这也是水库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必经之路。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盆底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分娩的6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进行对症康复训练,其中观察组进行三位一体盆底肌锻炼,对照组则实施缩肛训练,比较两组间的治疗效果及盆底肌力。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率为,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产后6周,两组产妇的各类纤维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三组间产妇的各类纤维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一体盆底功能锻炼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妇的盆底肌力,具推广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盆底康复技术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9月医院共为55例产妇提供了盆底康复服务,纳入观察组。根据临床资料,年龄、阴道分娩方式、孕周(±1)周、新生儿体重(±200g),选择同期选择未接受盆底康复服务的对象55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对象均在产后6个月进行复查,进行盆底功能障碍检查,对比异常检出情况、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Ⅰ类肌力与疲劳度异常、Ⅱ类肌力与疲劳度异常、其他异常、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分别为12.73%、7.27%、7.27%、3.64%,低于对照组41.82%、40.00%、47.27%、2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3、16.32、22.18、13.02,P=0.001、0.000、0.000、0.000<0.05)。觀察组外阴坠胀、盆腔胀痛、症状合计发生率1.92%、0.00%、7.27%低于对照组12.73%、10.91%、4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4.41、22.83,P=0.028、0.036、0.000<0.05)。结论盆底康复技术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推荐作为一种普遍性的产后保健技术,所有的产妇都推荐开展盆底肌肉训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损伤防治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阴道分娩初产妇200例,所有产妇均于产后6周复诊,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在院进行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居家凯格尔训练。分别于产后6月比较两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失访9例,对照组失访12例。观察组盆底肌肌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I类与Ⅱ类肌纤维的持续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但观察组增加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性交痛等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发生率更少,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产后及时实施盆底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盆底功能恢复,提高产后妇女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障碍应用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236例产后盆底障碍患者,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n=179)、剖宫产组(n=36)、器械助产组(n=21),对三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三组发生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顺产组、剖宫产组均明显低于器械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盆底肌力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后在提高程度方面,顺产组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器械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障碍治疗中具有较明显治疗效果,尤其在顺产后盆底障碍治疗中,效果更好,而对器械助产后发生盆底障碍患者,还需延长疗程加强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障碍应用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5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 236例产后盆底障碍患者,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 n=179)、剖宫产组( n=36)、器械助产组( n=21),对三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三组发生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P< 0.05),且顺产组、剖宫产组均明显低于器械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三组盆底肌力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 P< 0.05),且治疗后在提高程度方面,顺产组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器械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障碍治疗中具有较明显治疗效果,尤其在顺产后盆底障碍治疗中,效果更好,而对器械助产后发生盆底障碍患者,还需延长疗程加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