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逆行神经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施行神经逆行修复。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全部成活,外观好,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结论该血运可靠,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皮瓣 移植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逆行神经临床应用的特点。方法2005年5月—2012年12月采用逆行神经修复小腿中下段10例,踝部6例,足背部2例,切取面积5cxm6.5cm—10cmx12cm。结果18例全部成活,经2—18个月随访,均外观满意。结论逆行神经血管修复小腿中下部、足踝及足背部皮肤软组织深度缺损的理想办法。足踝部皮肤与骨骼之间缺少肌肉组织保护,损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肌腱、骨、关节外露,治疗难度较大,自1992年法国Masquelet等1报道神经的解剖和临床应用后,该已广泛用于修复小腿中下段、足踝及足背部皮肤缺损2报道。我们于2005年5月至2012年12月应用神经修复此类损伤10例,效果良好。

  • 标签: 外科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总结逆行神经修复跟腱断裂修补术后跟腱外露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采用逆行神经修复跟腱断裂术后跟腱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硬膜外麻醉下,对坏死的皮肤及软组织彻底清除,对跟腱不选择彻底清创,仅清除液化坏死的跟腱表面,且保留之前跟腱手术缝线,清创后采用逆行神经覆盖创面。术后随访观察血运及外形情况、足部感觉及踝关节功能。结果共纳入7例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24~69岁,平均45.7岁。跟腱外露处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大小约2.0 cm×5.0 cm~5.0 cm×7.0 cm,面积约4.0 cm×7.0 cm~6.5 cm×9.0 cm。7例患者供区伤口均能一期闭合。除1例术后10 d发现远端约1 cm血运欠佳,后期经换药愈合外,其余患者转移的均血运良好,全部供区及缺损区伤口均愈合良好。全部患者随访10~14个月,色泽及质地良好,无明显臃肿,术区瘢痕较轻,足跟活动良好,除4例患者足外侧仍有轻度麻木感,其余患者无感觉异常。Kofoed踝关节评分为78~97分,平均88.3分,优6例,良1例。结论神经邻近跟腱外露缺损区,虽然跟腱断裂开放性修补术后对跟腱区域周围的皮肤软组织及其血运有一定的影响,但仍可以形成蒂部稍高的逆行带蒂转移修复跟腱外露。供区能直接缝合,具有切取简单、创伤小、效果良好等优点。

  • 标签: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外科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跟腱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逆行修复小腿下段组织缺损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外踝尖上5-7cm处为旋转点,以外踝和跟腱连线的中点与腘窝的中点之间的连线为轴线、受区病损情况进行设计,逆行旋转修复创面,供区植皮修复。结果临床应用17例,术后完全成活,创面愈合良好。随访3-6个月无任何并发症,外观满意,患者行走正常。结论应用神经逆行修复小腿下段组织缺损疗效满意。

  • 标签: 腓肠神经 逆行皮瓣 小腿下段 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超大神经逆行岛状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3例足踝包括前足底部的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超大神经逆行岛状移位修复面积最大32×12cm,最小16X8cm。结果13例中得到远期随访10例,术后外观色泽均正常,足外侧缘皮肤感觉早期减退,术后3-6个月全部或部分恢复。而移位的厚薄适宜,质地及功能良好,6个月后均恢复了保护性感觉。结论超大神经逆行岛状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由于旋转点的演变,轴点下移,使踝关节包括前足的大面积皮肤缺损均能获得有效的覆盖,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腓肠神经 岛状皮瓣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逆行岛状术后坏死的原因。方法对36例足皮肤缺损患者应用神经逆行岛状修复,损伤原因为急性损伤25例,慢性损伤7例,术后挛缩1例,术后窦道1例,术后皮肤缺损2例,伤后1~15天手术。结果皮完全成活31例,大部分坏死1例,尖端皮肤坏死3例。结论年龄偏大、踝部受伤严重、术后观察处理不当是坏死的主要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神经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缺损。结果36例全部存活,3例远端缘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经过8个月-5年随访,患者质地色泽良好,厚薄均匀,小腿及足踝部外观及功能良好,供区愈合良好,小腿及足踝部痛觉及触觉恢复良好。结论神经具有解剖恒定,不牺牲重要血管及不需要吻合血管、切取方便、技术容易掌握、修复范围较大等优点,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腓肠神经 皮瓣 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8例足跟部软组织较大范围缺损的治疗。方法应用含神经逆行岛状进行修复。结果8例完全存活,术后随访6-18个月,肢体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神经逆行岛状血供可靠,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目的:研究应用神经逆行岛状修复踝及足部组织缺损。方法:对24例足踝部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神经逆行岛状进行修复。结果:24例完全成活,缺损的软组织完全修复。结论:神经逆行岛状可以有效治疗小腿踝及足部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设计方便,无需损伤下肢的主要血管,不用进行血管吻合,成活率高。

  • 标签: 腓肠浅动静脉 逆行岛状皮瓣 软组织缺损 腓肠动静脉穿支
  • 作者: 徐祖旺宋开芳李青松秦杰杨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健康必读》 2010年第2期
  • 机构:【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3-0019-02胫腓骨是四肢长骨中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一,创伤严重时常合并局部软组织损伤或内固定术后感染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临床上处理较棘手的问题。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83例,取得良好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行修复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神经逆行修复20例足踝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对症处理及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20例全部存活,术后随访6-14个月,除一例术前合并有脊髓损伤伴截瘫感觉差,踝关节活动大部分丧失外,其余病例外形理想,足踝关节功能患者满意。结论用神经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并骨、肌腱、关节外露创面,全面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则是成活的关键。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皮瓣修复 足踝软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神经逆行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并重建感觉功能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4年3月对13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改良逆行神经转移方法进行,将旋转点改为外踝上5cm,根据创面大小及最远端距离调整旋转点位置,筋膜蒂宽度在3-5cm左右,将神经与小隐静脉包含在蒂内,采用明道转移修复创面。结果13例中10例完全存活,2例远端皮肤部分坏死,经换药瘢痕愈合。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质地优良,无局限性臃肿,感染治愈均无复发。结论改良带神经逆行岛状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不需吻合血管,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

  • 标签: 改良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逆行皮瓣 踝部组织缺损 组织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神经筋膜皮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2004年至2010年临床应用的18例逆行神经筋膜皮修复小腿下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安全存活,切取最大面积可达18cm×12cm,最小面积3cm×3cm,可修复小腿、内外踝部、足跟部、足背部创面,手术方法安全性大,效果优良。结论逆行神经筋膜皮,手术设计、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吻合血管,且成活率高。

  • 标签: 腓肠神经 带血管神经蒂筋膜皮瓣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解剖研究及超声研究了解动脉终末穿支走行规律及变异情况,探讨转点下移对前足缺损的修复能力。方法通过尸体解剖及正常人多普勒检测研究动脉终末支和转点下移的极限位置等,将2013年1月~2014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30例前足缺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于研究前和研究后进行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成活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动脉终末支和神经小隐静脉的血管网链关系,可提高神经转点对前足缺损的修复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 皮瓣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39-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神经逆行岛状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线损的方法,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应用病例共8例,小腿远端6例,足跟处2例,根据创面情况,设计面积、切取,最大面积为15×13cm。结果术后8例全部成活。结论神经血管具有血液循环丰富,成活质量可靠,且长宽比例较大,可安全到达创面,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不损伤知名血管,不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安全可靠,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之一。

  • 标签: 腓肠神经 岛状皮瓣 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逆行神经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神经血管对2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切取面积17×9cm-9×8cm,供区皮肤及腹股沟区皮肤均直接缝合。结果术后随访9-18个月,所有均完全存活,质地优良,行走正常,有感觉。结论神经血管血供可靠,成活率高,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逆行神经筋膜皮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应用逆行神经筋膜皮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溃疡12例,创伤致皮肤软组织损伤者46例,烧伤及其它原因切除创面7例.切取的大小为4cm×7cm~11cm×21cm.结果65例患者经过手术后全部成功修复,创面I期愈合,有4例患者出现远端坏死,经过游离植皮之后愈合.所有患者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均修复成功,且无骨骼等外露.术后65例患者经过随访,手术部位感觉均有所改善,且外观、弹性和质地、踝关节运动良好.结论逆行神经筋膜皮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操作简易,成功率高,恢复效果好.关键词筋膜皮;;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图分类号R62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98-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