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宫颈癌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和/或放疗联合化疗,放疗包括外照射和近距离治疗(BT),而BT又包括高剂量率BT (HDR-BT)和低剂量率BT (LDR-BT)。宫颈癌预后较好,但疗后仍有部分盆腔内和/或盆腔外复发。复发后宫颈癌治疗目前欠缺高效、微创和低不良反应的治疗手段,预后差。2002年王俊杰教授将CT引导技术引入LDR-BT领域,2015年又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BT领域,实现了LDR-BT术前计划要求,治疗精度、质量和效率大幅度提高。2018年王俊杰教授提出立体定向近距离消融治疗(SABT)概念。历时近20年对复发宫颈癌治疗的不断尝试和探讨,积累了一定经验。本共识主要基于3D打印技术辅助CT引导BT复发宫颈癌建立规范和共识,内容包括适应证选择、剂量学要求、技术流程和辐射防护等。目前3D打印技术引导BT尚缺少循证医学证据,需要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研究,提高循证医学等级水平。
简介:摘要随着肿瘤近距离治疗和消融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疗效可以达到消融治疗的目的。本文首次提出立体定向近距离消融(stereotactic ablation brachytherapy,SABT)概念,同时将SABT分为两类:H-SABT和L-SABT。H-SABT是指高剂量率后装近距离消融治疗,L-SABT是指低剂量率近距离消融治疗,也就是临床常用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SABT具有大分割,短疗程;影像引导,精确性高;疗效确切,可以达到手术切除式的疗效;器官功能保留的特点。立体定向近距离消融治疗已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微创治疗技术体系,未来在肿瘤治疗领域将占有一席之地。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地铁轨道路线的新建与运营,出现了很多上穿或下穿既有路线建筑物的工程,产生新建与既有铁路的相互交错关系,必然会遇到新建地铁隧道近距穿越既有线路或既有车站、新建车站近距穿越既有线路或既有地铁车站以及平面交叉穿越或邻近侧穿等复杂工况,同时就会出现对既有建筑物、市政管线及地面附属设施产生沉降塌陷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尤其,新建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车站主体结构影响风险度高,微小的土体扰动将会对既有运营车站产生较大影响。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地铁隧道施工对既有地铁车站的不均匀沉降的影响,针对工程的具体地质状况,对既有车站的沉降做出可靠的预测,并依此来调整施工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沉降。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密集化,地铁车站施工将越来越多地面临密贴下穿既有线的难题。基于此,本文以城市地铁既有线下穿隧道项目为例,对既有线情况进行介绍,分别从沉降预测、超前支护、加固注浆、隧道施工、测量监控等方面,阐述此项目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简介:摘要近距离治疗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图像引导已应用到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三维超声凭借其优越的软组织成像特点,兼具经济、高效、便捷等优势,继CT和MRI后逐渐应用于引导宫颈癌近距离治疗。本综述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总结了超声图像引导宫颈癌近距离治疗的研究进展,以供研究参考。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对隧道结构病害防治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盾构隧道病害的形成,受拼装方式、地质条件、施工环境和施工技术经验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防治工作纷繁复杂 。而湖北武汉、浙江杭州和温州等地的地质条件以湖、沼、海沉积的深厚软土为主,这类软土具有高含水量、高压缩性、高灵敏度、低强度以及极易被扰动等特点,成型隧道极易产生收敛变形、开裂、错台、接缝张开、渗漏水和螺栓断裂等病害。病害的产生使隧道的可靠度降低,影响隧道的运营安全,后期维护成本高,因此对软土地层条件下隧道的病害防治迫在眉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CT引导下肺癌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患者的精准护理。方法根据预计划对行CT引导下肺癌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的患者进行知识宣教、心理疏导、体位训练以及呼吸配合,观察治疗期间医患配合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结果经过护理的干预,医生对患者满意度达92.3%,患者对精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94.1%。本组患者插植后CT扫描发现小量气胸8例,大量气胸3例,痰中带血8例,穿刺点轻度纤维化3例,未发现血胸、胸膜肺休克和剧烈疼痛。结论对风险较高且治疗精度要求严格的有创操作治疗,治疗前护理的知识宣教、心理疏导以及相应的患者配合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操作依从性以及治疗满意度。
简介:摘 要:瓦斯灾害是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极其难以控制的重大危险源,特别针对南方矿井,煤层薄、煤层群间距小、地质构造复杂、瓦斯赋存量大、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本煤层采空区易导通上覆已采煤层采空区,加之下覆未采煤层瓦斯卸压涌出,造成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内瓦斯浓度高,瓦斯治理工作难度大。如何在极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薄煤层开采时,有效治理极近距离煤层群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内高浓度卸压瓦斯,通过采用通风系统均压调移、上覆煤层采空区密闭抽采、本煤层回风隅角埋管抽采等措施进行治理,降低采空区内瓦斯浓度,减少采空区涌出,降低风排瓦斯量,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实现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零”超限,达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
简介:摘要近年来宫颈癌三维近距离治疗(BT)技术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与二维技术相比,宫颈癌图像引导的三维BT技术可以提高局控率、生存率。三维BT要求用体积剂量参数评价治疗靶区及危及器官受量,探索体积剂量参数与局控率、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关系。BT开始时肿瘤残留体积及形状与局控率有明确相关性,应当结合MRI、超声、妇科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残留肿瘤体积。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技术可以改善靶区剂量分布。严格遵守靶区勾画、体积剂量原则以及质控要求。为规范其应用,中华医学会放射治疗学分会近距离治疗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分会妇科肿瘤学组、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治疗专委会结合中国国情联合制定此专家共识。
简介:摘要目的计算MRI引导近距离治疗中磁场对Bebig型60Co HDR放射源周围剂量以及碰撞比释动能分布的扰动,判断在不同强度磁场下应用此型号放射源进行近距离治疗可行性。方法基于蒙特卡洛Geant4软件,建立Bebig型60Co近距离治疗源模型,然后置其于尺寸为10cm×10cm×10cm的均匀水模体中,并沿着x、y、z轴向划分大小为0.2mm×0.5mm×0.5mm的体元。在x轴向上分别施加磁场强度为0T、1.5T、3.0T均匀磁场,分别计算x轴向上距离治疗源中心10.0mm范围内碰撞比释动能与剂量分布以及两者比值随距离放射源中心远近变化情况。结果1.5T的磁场对60Co HDR治疗源附近空间范围内剂量分布无影响,而3.0T的磁场导致距离放射源中心r<6mm范围内剂量明显偏高,r=5.4mm处剂量增加了接近40%。碰撞比释动能与剂量比值在1.2mm<r<6.0mm范围内都明显<1,说明3.0T磁场在距离治疗源表面附近更大范围内导致了带电粒子非平衡状态。结论对于Bebig型60Co HDR近距离治疗源,在治疗过程中应用1.5T外部磁场是安全可靠的,而3.0T高场强磁场带来了剂量风险,在投入临床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验证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照射联合近距离放疗在治疗局部进展期非手术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13-2015年间局部进展期非手术直肠癌患者11例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患者均接受盆腔外照射联合三维腔内近距离放疗,完成盆腔外照射放疗(DT50Gy分25次)后,行近距离推量DT15~20Gy分3~4次。盆腔转移淋巴结采用外照射推量至60~66Gy分30~33次。外照射期间均行同期卡培他滨单药化疗。放疗后采用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和局控率。采用RTOG损伤分级标准评估早、晚期放疗反应。结果11例患者高剂量率三维腔内近距离治疗近距离中CTV D90%的EQD2 Gy为(21.3±1.60) Gy。原发灶完全缓解率为64%,部分缓解率为27%,客观缓解率为91%。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64%、46%,无瘤生存率为64%、45%、27%;3年局部额控制率为46%。1例患者治疗结束后第8个月肺部转移。1-2级肠道急性不良反应7例,泌尿系统急性不良反应5例;2级骨髓抑制反应1例;1-2级肠道晚期不良反应5例,泌尿系统晚期不良反应1例;均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外照射联合三维腔内近距离治疗在局部进展期不可手术的直肠癌患者中,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是一种可行的、安全有效的直肠癌根治性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等效均匀剂量(EUD)在宫颈癌腔内联合插植近距离治疗(BT)计划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腔内联合插植BT的宫颈癌患者20例,分别进行基于EUD和混合EUD (h-EUD)计划的优化设计,分析比较计划结果与预先的混合逆计划优化(HIPO)计划间剂量学差异。为进一步评估EUD目标在优化设计中的作用,对所有病例增加了虚拟的均匀组织间插植实验。结果3种优化计划具有相似的适形指数,与HIPO计划相比,EUD计划的膀胱、直肠、小肠平均D2cm3分别减少了0.22、0.23、0.28 Gy,平均EUD分别减少了0.14、0.20、0.15 Gy;h-EUD计划的膀胱、直肠、小肠平均D2cm3分别减少了0.16、0.22、0.24 Gy,平均EUD分别减少了0.20、0.13、0.16 Gy (P均<0.05)。在虚拟插植实验中,EUD目标能对危及器官提供更加显著的剂量改善。结论宫颈癌腔内联合插植BT采用EUD优化方法能在保证靶区剂量基本一致,并有效降低正常组织受量、改善治疗计划。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早期子宫内膜腺癌老年患者术后近距离放疗与体外放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早期子宫内膜腺癌女性老年患者10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52例。近距组给予近距离放疗,体外组给予体外放疗,比较两组五年生存、复发转移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近距组患者五年生存率、复发转移率与体外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058、0.083,P>0.05)。近距组泌尿系统损伤率(13.46%,7/52)低于体外组(36.54%,19/52),P<0.05;近距组其余并发症发生率与体外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体外放疗,近距离放疗能够减轻患者泌尿系统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