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B超下提高穿刺技术的方法。方法总结17例肿瘤病人应用技术在非B超下置管资料。结果16例病人置管成功,1例穿刺失败,穿刺成功率为94.1%。结论采用改良塞技术,提高置管成功率,操作简单、方便。

  • 标签: PICC塞丁格技术穿刺成功的方法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C改良技术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06例,纳入研究中。利用统计学方法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取53例。对照组予以传统PICC置管技术,观察组予以改良置管技术。对比两组置管有效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及一次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2项对比(X :11.242;13.046;P<0.05);观察组出血率、感染率,导管移位率、静脉炎发生率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总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改良技术在新生儿治疗中,不仅成功率更高,而且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ICC改良赛丁格技术 新生儿 穿刺成功率 置管成功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一例超低体重儿经右下肢大隐静脉置入PICC护理体会。方法:综合评估患儿血管情况,经家属同意,予辐射台上运用技术经右下肢大隐静脉置管,掌握穿刺、送管手法,带管期间规范维护。结果:PICC一次穿刺成功,安全留置61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低体重儿体重轻、血管更细小、管壁薄、皮下组织娇嫩,运用技术经右下肢大隐静脉置入PICC可安全留置,为患儿提供安全、可靠静脉通路。

  • 标签: 超低体重儿 PICC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技术在穿刺PICC置管中的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拟行PICC置管操作的患者分为观察组15例及对照组25例,均采用塞技术置管,其中观察组于B超引导下PICC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达100%,对照组分别为12例成功穿刺,两例改行B超引导下穿刺成功。结论B超引导下改良技术在穿刺PICC置管中的应用达到了穿刺成功率100%的良好效果。

  • 标签: B超引导 改良赛丁格技术 PICC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9号头皮针在改良技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第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选取46例肿瘤PICC置管,运用9号头皮针进行穿刺。结果改进穿刺方法后,第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至98.5%,术后2周机械性静脉炎明显减少至3.1%。结论9号头皮针可有效提高PICC置管中第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穿刺舒适度提高。

  • 标签: 9 号头皮针 改良赛丁格技术 静脉导管置管 护理
  • 简介:达·克尔芙跟曾祖母一起,住在胡同里的最后一间茅屋里。她十岁,曾祖母一百一十岁。别看岁数相差悬殊,可她们之间,并不像人想的那样,有多么大、多么大的不同。达的曾祖母,如果只是十岁的两倍、三倍或者四倍,那她们之间倒会有很大的差别的,因为人在二十岁、三十岁或者四十岁的时候.会感到跟十岁的时候,

  • 标签: 节选 祖母 同里
  • 简介:有观点认为《土族尔》源于藏族《格萨尔王传》,但是《土族尔》扎根于土族社会生活土壤中,人物和故事充满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史诗叙述了尔成长、成亲和登上阿克隆可汗宝座并繁荣壮大阿克隆的故事。在《乌都特请各方可汗》中,尔装扮成一个相貌丑陋的乞丐,要求娶桑希加梅国桑希加罗可汗的第三个女儿斯藏莎公主为妻,桑希加罗嫌弃尔的肮脏和贫穷,设置重重关卡为难尔,要他送上三个金制的珍贵礼物(金制的娃娃、牦牛和毯子)、赛马、备办第一流的酒席设宴待客名列前茅,还要他献上凤凰冠子。这里选取的是尔发挥其智慧和神力成功获取了凤凰冠子娶斯藏莎为妻的曲折过程。

  • 标签: 土族格赛尔 格赛尔节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钝性分离法在改良技术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此次研究中的60例超声引导改良技术PICC置管患者均选自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即30例对照组实施扩皮纵向法,30例观察组采用钝性分离法,分析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扩皮成功率,P>0.05,未呈现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置管24小时大量出血率和7日内维护次数经过软件比较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改良技术PICC置管采用钝性分离法后可减少维护次数和出血量。

  • 标签: 钝性分离法 改良赛丁格技术 PICC置管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管超声引导(US)和改良技术(MST)PICC操作前即采用或扩大穿刺点才采用局部麻醉对患者舒适度及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穿刺前无麻醉;B组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1ml局部麻醉后穿刺;C组给予心理暗示但穿刺时不实施麻醉。比较三组患者疼痛相关生理指标变化,术后疼痛自评以及置管成功率。结果局部麻醉组患者生理指标变化较小,且其疼痛自评高于对照组(P<0.01)。心理暗示组患者生理指标变化高于基础值,但仍优于对照组(P<0.05)。三组穿刺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局部麻醉提前能明显改善置管患者的舒适度。仅给予心理暗示对置管的良性影响不明显但仍有一定帮助。

  • 标签: PICC 麻醉 疼痛
  • 简介:红皮病也称为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浸润、脱屑,累计面积可达到全身皮肤的90%。因红皮病患者皮损严重,并有大面积表皮破溃脱落,静脉穿刺及固定非常困难。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可直观地显示血管位置和解剖结构,增加穿刺的精准性,

  • 标签: 银屑病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超声引导下改良采取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治疗的52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尾号的奇数将其分为26例研究组和26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穿刺置管,研究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改良技术进行穿刺置管,对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超声引导下改良行picc置管,能够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临床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改良赛丁格 picc置管 肿瘤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探讨支撑纵切扩皮法在B超引导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肿瘤放疗科采用B超引导联合技术行PICC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进行编号,奇数号为观察组,偶数号为对照组,每组各54例。行PICC操作时,观察组采用支撑纵切法进行扩皮,对照组采用传统纵切法进行扩皮。比较2组患者一次扩皮成功率、扩皮后即刻出血量、置管后24h局部出血量、7d内导管维护次数,并评价PICC操作方法满意度、稳定性、难易程度。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中53例一次扩皮成功,对照组54例患者中48例一次扩皮成功;观察组患者扩皮后即刻出血量、置管后24h出血量及7d内导管维护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置入PICC时操作满意度、稳定性及难易程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B超引导联合技术行PICC患者,采用支撑纵切扩皮法,能较好确保患者一次扩皮成功,有效降低置管后局部出血量,减少维护次数,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操作稳定性较好。

  • 标签: PICC 赛丁格技术 扩皮 出血 操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技术在白细胞血小板极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上血液恶性肿瘤白细胞血小板极低患者选择合适的PICC置管法提供依据。方法将83例血液恶性肿瘤白细胞血小板极低患者根据血管条件分成超声引导下改良技术行PICC置管方法31例(试验组)和传统PICC置管方法5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出血量、穿刺次数、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穿刺次数、导管留置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且对照组发生误入动脉1例,误入颈内静脉1例,体内部分导管裂开2例;试验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技术行PICC置管法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费用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作为血液恶性肿瘤白细胞血小板极低患者的PICC置管首选方法。

  • 标签: 超声引导 改良赛丁格技术 白细胞血小板极低 患者 应用
  • 简介:[摘 要] 目的:总结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方法 入组2021年1月至12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50例需长期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穿刺置入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并观察置管的长期性和临床效果。 结果 50例晚期肿瘤患者患者均使用4Fr型号导管,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6.0%,留置时间7-49d,未出现严重相关并发症。结论 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减轻了临床护理的工作量,避免了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保证了晚期肿瘤患者治疗的有效延续。

  • 标签: [] 超声引导 改良中等长度导管 晚期肿瘤
  • 简介:作为20世纪晚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标志,不仅蕴涵着西方语境中人与机器、心灵与肉体等古老隐喻,同时也是控制论视角下对这些命题的一种重述,同时也为从当代的角度对这一古老命题进行反思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 标签: 赛博格 隐喻 控制论
  • 简介:摘要B超引导下改良塞尔PICC置管术可避免反复穿刺,减少药物对静脉刺激及损伤,耐高渗,便于长时间留置,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导管尖端不在上腔静脉下1/3处,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即为导管异位。导管异位是PICC不可避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34.2%。导管异位为B超引导下改良塞尔PICC置管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化疗过程中,导管若异位于颈内静脉可致颅内神经损伤,异位于右心房及以下者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等。我科对一例B超引导下改良塞尔PICC置管中多次异位颈内静脉的患者,嘱患者采取深吸气后憋气的方式,同时配合边用生理盐水脉压冲管边轻柔送管的方法,在B超引导下成功调整导管至正常位置。提出B超监控下并特殊体位有助于处理导管异位。

  • 标签: B超 塞丁格尔 PICC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盐酸地尔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9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盐酸地尔(来乐)200mg加生理盐水15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同时每日静注甲钴胺(弥可保)500mg共15天。结果痛觉过敏与肢体麻木完全缓解率达38%,明显改善达55%,有所改善者占17%,仅8%的患者无改善,但于追加15天治疗后96%的可改善。结论盐酸地尔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盐酸丁格地尔 甲钴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