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阶段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加工的眼动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组)、46例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慢性组)、36例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患者(临床高危组)和26例健康对照组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记录四组被试对人际互动图片的眼动轨迹。采用SPSS 17.0进行协方差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结果在观看人物交流图片时,四组被试的注视时长分别为:对照组(294.6±36.7)ms,临床高危组(280.0±54.0)ms,首发组(268.5±34.9) ms,慢性组(315.7±75.7)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8,P=0.027)。观看无人风景图时,四组被试的平均跳视幅度分别为:对照组(5.3±1.1) °,临床高危组(4.7±1.1) °,首发组(5.2±1.0) °,慢性组(4.4±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7,P=0.021)。慢性组患者在观察人物交流图片、人物无交流图片和无人物风景图片时的注视时长均与PANSS总分成正相关(偏相关系数=0.313,P=0.039;偏相关系数=0.320,P=0.034,偏相关系数=0.372,P=0.013)。慢性组患者在观察无人物风景图片时平均注视时长与PANSS阳性症状评分成正相关(偏相关系数=0.321,P=0.034)。慢性组患者在观察任意一类图片平均注视时长与PANSS一般症状评分成正相关(人物交流图片:偏相关系数=0.385,P=0.010;人物无交流图片:偏相关系数=0.409,P=0.006;无人物风景图:偏相关系数=0.465,P=0.001)。首发组患者在观察人物无交流图片时的跳视幅度与PANSS阳性症状评分成正相关(偏相关系数=0.555,P=0.049)。临床高危组患者在观察人物交流图片时的平均跳视幅度与SOPS阳性症状评分成负相关(偏相关系数=-0.373,P=0.030)。结论精神分裂症不同临床阶段患者社会认知加工的眼动特征具有明显差异。与平均注视时长相比,跳视幅度对于临床高危期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预测更灵敏。
简介:摘要:农产品加工机械的信息化就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产品加工机械的设计、生产、使用、维护中,以提升农产品加工机械的生产制造水平和工作运行效率,将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及其机械制造业现代化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简介:【摘要】随着图片所含带的信息量不断增多,能否有效对图像进行处理并提取出其中的重要信息是目前正在研究的热度问题之一。基于图片信息提取和加工的软件能够帮助人们完成这些任务,主要功能为:对于单一图片,能识别提取文字信息、表格和图标等,分别保存为对应的文件格式;对于批量图片,能批处理识别文字,保存到文档中。该软件的开发涉及 OpenCV图像处理、文字检测和识别、 PyQt5等相关知识,已实现基本功能,在识别率、信息提取精确度方面尚需不断深入研究。
简介:摘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新课标”)发布以来,多个省份开展了多轮新课标培训,并开始了基于新课标的课程实施,由此,相关信息技术教师对新课标的理念、内容和实施要求,形成了较为直观的认识。在此背景下,本课题组开展了针对新课标的认知调查,在分析了不同课程模块差异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体因素(性别、学历、教龄等)和地域因素(省份和学校地理位置)是否会影响教师对新课标的认知,以及影响程度如何。基于此,对不同教师群体对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的认知差异调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简介:摘要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PND)是指与麻醉和手术相关的神经认知改变,主要包括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 ),是围手术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至今无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手段。减少术后认知不良的发生和促进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是当代麻醉的重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可以将认知储备作为术后认知不良发生的预防手段。文章介绍认知储备的作用机制和PND的病理生理机制,结合国外研究阐述认知储备对认知功能产生作用的机制,概述认知储备与PND的相关性,分析认知储备在预防PND方面的有效性,为临床预防PND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 深孔加工是重要的加工形式之一,因为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加工 30 %以上的孔,而深孔加工占孔加工率的 40 %。深孔加工技术很特殊,不能直接观察孔的内部,因此必须合理选择和设计孔加工技术和工艺。本文简要介绍了深孔加工技术的相关内容,分析了主要工序和工艺,并指出了深孔加工技术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简介: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机械加工工艺发展越来越快。在当前的经济生产中,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机器和设备,且需求越来越高。机器和设备由不同的零件组成,只要能满足精密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所产生的零件和机械设备质量就是较高的。但在实际加工中有一些影响零件精度的因素,不仅会降低零件的生产效率,还会降低零件的质量。因此,我们应该探索精密零件加工技术对零件的影响,以提高加工效果。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 ;机械加工精度 ;关系 引言 所谓机械加工精度主要是指通过机械加工后生产出来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包括零件尺寸、零件形状、零件表面相互位置等,与零件设计的理想几何参数向匹配的程度。实际参与与设计参数越接近,加工精度就越高。与此同时,在谈到加工精度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加工误差的概念,加工误差简单而言就是由于实际加工出来的零件不可能保持与设计理想几何参数指标数据上的完全一致,因此,这种两者的偏差程度就是所谓的加工误差。由此,机械加工精度和机械加工误差是对于机械加工出来的零件这一问题的两个不同的研究角度,加工精度的程度可以用加工误差的大小来表示,两个概念是相通的研究加工精度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控制各种误差的出现。机械加工精度的制约因素较多,特别是当前对于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的要求,促进了电气一体化的智能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两者的共生使得机械加工精度的要求越发提高。从理论角度而言,加工精度包括三个方面即尺度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并且三个方面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适应和研究。 1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的制定 机械加工工艺的操作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工艺的先进性,操作人员的水平高低,为了有效保障机械加工的精度,需要做一些列的工作,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中,有很多程序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如果在这个环节出现漏洞,就会对机械加工的精度产生影响。因此,应该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具体包含以下方面:确定加工路线以及加工时间,借助上述方法来最大限度的确保机械加工工艺的有效落实,以此来保障机械加工产品的质量以及精度。 2机械加工工艺和精度之间存在的关系 加工工艺是通过特殊的手段或特定的手段来改变加工对象的形状、尺寸和性质,满足其他机械制造设备的要求,满足加工零件的要求,满足加工过程的要求以及零件的精度。具体参数如几何尺寸、形状等,匹配度越高,零件的精度越高。通过工艺规程和工艺流程,以达到零件加工要求的精度。流程规划主要用于满足制造的要求,优化书面记录的流程,并签署一定的规则,以便后续的流程可以按照标准进行,或为其他类型的处理部分作为参考。这个过程是实现一个特定的处理过程,它直接与最终精度相关。此外还有很多因素,如工人的技术水平、专业的素养、设备的操作、加工产品的设置等等。零件是常用于机械制造,常用于市场的东西,它必须符合标准零件制造的精度,才能供人们使用。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保证零件加工的精度。加工方法众多,不同行业对精密零件的要求不同,零件的精度也要提高,因此需要科学合理的加工工艺,并不断改进精密零件的精度。因此零件直接受到加工工艺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的影响。同样,只有准确、合理的加工工艺才能生产出满足实际需要的零件,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3机械加工过程中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 3.1机械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加工误差 在零件生产的机械加工环节,很容易出现各有差异但是具有规律性的形状误差以及位置误差,由于零件加工环节的加工误差不能够消除,因此在装备机器作业的过程中很容易对工作原理的精度要求、运作强度、平稳性、密封性以及使用耐久上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在零件更换上也会产生质量问题以及互换性问题。因此,在机械加工工艺上,要把误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安装过程中对机械各组合成分进行高度融合,以此来减少误差的产生。亦或是通过在机械加工运作指令上对形状公差以及位置公差的规律性研究和相应设置,几何形状精度工艺上的要求主要包括圆度、圆柱度、平面度、直线度等,在位置精度的垂直度、相互同轴和平行度上的工艺要求,以避免出现零件加工上的容易出现的几何误差。机械加工工艺主要是在机床载体以及刀具、夹具等零件加工工具间实现的,这种工艺实现的整体我们成为工艺系统,工艺系统的良性运作,本质目的是为了确保零件加工上的加工精度可靠性要求。而与加工精度对应的加工误差的出现,通常而言,在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运作过程中,通过理想零件尺寸、结构位置、形状的设计要求,由于工艺系统各部分位置变化及其诸如热力、磨损、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机械加工工具的运行达不到理论零件要求的理论标准而产生的。 3.2技术发展下的机械加工工艺的加工误差及其改进措施 有需求就会有变革,当前随着社會各行业对于复杂零件以及零件加工精度上的要求,在科技变革上,出现了新的加工技术和计量技术,比如机床以及刀具在加工控制尺寸精度上已经发展到了亚微米级甚至是纳米级,还比如针对机械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刀具、夹具、机床变形的复映理论等都成为机械制造领域的研究重点。因此,在具体的机械加工实践操作上:第一,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熟悉加工精度的各个影响因素,掌握相应的机械加工误差理论。在具体的误差排查和养护上,严格谨慎地考虑每一个误差出现的来源,探究其规律性。第二,引入先进的误差检查技术和先进的加工工艺,比如数控机床上高精度主轴芯棒和测微仪等的仪器检测,还比如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工艺系统的引入和使用,特别是针对高档加工精度的工艺系统引入,作为研究者和一线高素养从业人员,要认真分析其运作原理,根据实际使用进行二次创新和自主技术创新,努力提高我国在机械加工领域的技术水平。第三,对机械加工温度进行合理控制,以此来减少零件、机床、构件在加工过程中因过度受热而造成的变形影响。并且要针对不同的加工环节特点采取相应的控温方法,如针对零件打磨作业频繁摩擦产生的热量,可直接采取冷水降温的方式来进行。第四,积极引进的激光技术,如激光焊接、激光切割减少机械加工误差的同时,保障零部件加工作业的精准性、高效性。 结语 总之,对于机械加工工艺与加工精度之间的内在关系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也看到了提升机械加工工艺对于加工精度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严格遵循工作要求,紧抓工艺、技术关,切实保障机械加工精度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实现机械加工企业逐渐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树成,刘岩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及控制的探讨 [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 10): 21. [2]付琼芳 .工艺系统误差对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 [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0, 39( 5): 51-53. [3]李琳,郭鹏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及控制的探讨 [J].工程技术研究, 2017( 1): 96-98. [4]林李龙 .机械加工工艺与加工精度的关系探讨 [J].南方农机, 2018( 2): 112. [5]徐维梅 .机械加工对金属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 18): 124-125. [6]王同岭 .论机械加工工艺对零部件精度的影响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 2): 268. [7]高晚生 .基于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影响对策的研究 [J].科技视界, 2015( 12): 8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