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西方符号学与中国古典哲学、诗学文献的联合已非新制,以《老子》文本所建构的人类主体世界为线索,本文讨论《老子》作为符号学前文本的可能性,旨在参与这种中西与古今对话的当下在场。生物符号学和动物符号学将语言排除出其研究范围,但是,语言实则是建构和理解人类物种特异性基础上的主体世界的必然途径。在《老子》,首章提出的"道"与"名"即第一性之阴性法则与第三性之"命名"的合力建构统摄之下,《老子》文本展现了建构与图绘人类主体世界意义的人类物种特异性。老子是一个卓越的符号学家,《老子》也是一个符号学的前文本,回归《老子》等古典文本反而是我们更好地理解今日自我主体性的良策。
简介:弟子有点“狂”未必都是过9月25日,《北京晨报》发表蔡辉的同名文章指出:近日.某大学硕士研究生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了一些批评学界前辈学术能力的言论,其导师斥其为狂徒,并以一封公开信,宣布“断绝师生关系”。评价前辈学术成就,确应谨慎.毕竟学问是一代代层积而成.必有“后见之明”.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前人,易产生不过如此之感,这就要历史地、具体地去看问题,学问上没有永远的大师,大家都是后来者的炮灰.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应该做到“愿长相亲不相鄙”。但.少年轻狂,从来难免,一味压制、威服,未必就是好办法。弟子做得不好,导师可以用自身的好榜样去感化、规劝他.不应采取这么轰动的方式。读书人心中的专制,有时更可怕.因为完全不允许异己存在,该事件中的导师,想必不至于偏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