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 COVID-19 ),以发挥其清热、化痰、解毒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方法:案例分析法。选取本院 2020年 1月至 2020年 3月收治的 120例新冠肺炎确诊及疑似患者(重型、危重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雾化吸入 α-干扰素,静滴氨溴索注射液,并按需口服布洛芬混悬液 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平均住院日,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解除隔离和出院平均住院日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其二者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新冠肺炎,有助于缩短病程,减少平均住院日,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痰热清 α-干扰素 氨溴索 布洛芬 平均住院日
  • 简介: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可通过 S-蛋白与人体 ACE2相互作用感染肺上皮细胞,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时可选用 α-干扰素、洛匹那韦 /利托那韦、瑞德西韦、等抗病毒治疗药物 ;要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另连花清瘟胶囊 (颗粒 )、透解祛瘟颗粒等中医药疗法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不同疾病阶段的联合治疗 [1]。

  • 标签: 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对胡家草场出土西汉木牍医方中个别文字进行释读,对其中字词进行注释与翻译。研究发现该方用雄喜鹊屎治疗痫病,尚属首例;采取灸法与药物协同治疗痫病,为目前所见之最早记载;将药物涂抹于母亲乳头令患儿吮吸,以此为哺乳期患儿给药,至今仍在沿用,此木牍的记载最早。

  • 标签: 胡家草场 西汉 木牍 医方 痫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脾胃论》之方剂散见于各篇,未成系统,不易明晰证治脉络。以"治法-病证"模式统领诸方剂,用药规律及特色可归纳为:升降浮沉疗"繁证"、扶正固脱救羸弱、消导和中愈伤食、调和化痰消胃痞、温中和胃降呕逆、通补清敛瘳泄痢、降中有升通便秘、泻土攻破荡寒积、清热利湿滑溲闭、群"风"汇药祛风湿、扶正解表治虚感、清热解毒泻三焦、分消三焦散湿阻、逐饮分消除酒湿、清心调和止病汗。

  • 标签: 《脾胃论》 李东垣 方药 治法 特色 易水学派 中医药学文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痢疾为夏秋季节的常见传染病 , 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败血症 , 迁延不愈可以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类白血病反应;且有研究表明 , 骨质流失在炎症性肠病中十分普遍 , 易发生多部位骨折。因此 , 病发早期的积极治疗对于干预病情进展、阻断不良事件的发生十分重要。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早期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 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治疗  痢疾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利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本病终年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夏秋季。中医学范畴的痢疾不仅包括现代医学细菌或阿米巴痢疾,还包括急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多种疾病在内。本病多由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与肠腑形成。患者就诊时,临床医生应仔细询问病史,观察粪便色泽及伴随体征,结合各项实验室检查,考虑是感染性肠道疾患,抑或非感染性肠道疾患,排除因肠道恶性肿瘤引起者。          一、西医诊治思路         ( 一 ) 一般治疗          注意卧床休息,饮食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保持精神愉快,注意寒温适宜。         ( 二 ) 病因治疗          根据诊断结果,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有感染者予以抗感染药物,需手术等外科治疗时及时手术等。         ( 三 ) 对症治疗          失水者可口服补液盐或从静脉补充,并注意保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腹痛明显者可给予对症处理,尽量不要长期使用解痛剂或抑制肠蠕动的药物,以免肠毒素或致病菌不能及时排出。          二、中医辨治思路         1. 湿热痢         (1) 治法: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本证的病机特点是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脂络伤损。病性为实为热,治当祛邪为主要原则,具体治法宜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2) 选方用药思路:本证可选用调和气血、清热解毒的芍药汤治疗。常用清热解毒、调和气血的黄芩、黄连、大黄、当归、芍药、甘草、木香、槟榔、肉桂、金银花等。         (3) 根据兼证加减:如血热瘀阻,腹痛较甚者,可酌加凉血行瘀的地榆、桃仁、红花、赤芍、丹皮等。         (4) 根据变证转方:若痢疾初起,发热恶寒,头身重痛,见有表证者,可用解表法。方选活人败毒散,即喻嘉言所谓逆流挽舟法;如属痢下较重,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肛门灼热,口渴引饮,苔黄脉数,宜白头翁汤清热解毒。         2. 疫毒痢         (1)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          本证的病机特点为疫邪热毒,壅盛肠道,以其毒盛,故其治非若前述清解可比,而应以解毒以祛其热毒之邪;毒热之邪传变最速,每易燔灼气血,故需赖凉血之品,综合观之,本证当清热凉血解毒以治其痢。         (2) 选方用药思路:本证可选专治热毒深陷血分,具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白头翁汤加味治疗。常用白头翁、黄芩、黄连、黄柏、秦皮等。         (3) 根据兼症加减:疫毒内淫炽盛,可加金银花、赤芍,丹皮、地榆、贯众等以加强清热凉血解毒之功。         (4) 根据变证转方:如见神昏谵语,甚则痉厥,舌红绛苔黄糙,脉弦细者,为热毒深人心营,病热危急,上方加羚羊角、鲜生地等,再合用紫雪丹以清热解毒,开窍镇痉。         3. 寒湿痢         (1) 治法:温化寒湿,调气和血。          本证的主要病机为寒湿客肠,气血凝滞,传导失司,治疗应针对寒湿之邪,由于有别于一般寒湿证,故非单纯温运可及,而应在温化同时注重流通、行气导滞之法,并遵该病基本治则以调气和血贯穿其中。         (2) 选方用药思路,本证可选用具有化湿和胃、行气利水之胃苓汤治疗。常用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桂枝、白术、泽泻、茯苓、猪苓等。         (3) 根据兼症加减:因痢疾忌利小便,故猪苓、泽泻可以减去,并可加芍药、当归以活血和营,槟榔、木香、炮姜以散寒调气。         (4) 根据变证转方:如寒邪较重,可选用不换金正气散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4. 虚寒痢         (1) 治法:温补脾胃,收涩固脱。          本证的病机要点为久痢不止,脾肾阳虚,寒湿内生,阻滞肠腑,病属虚证,治当扶正为要,应宜温补脾胃,收涩固脱。         (2) 选方用药思路:可选用收涩固脱的桃花汤或真人养脏汤。前方重在温中补脾;后方既收涩,又补脾,兼能温肾行气。常用收涩固脱的赤石脂、干姜、粳米、诃子、罂粟壳、肉豆蔻、白术、人参、肉桂、当归、芍药、木香等。         (3) 根据兼症加减:如虚寒较甚,可酌加温中之品如附子等。         (4) 根据变证转方:如痢久脾虚气陷,导致少气脱肛,可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益气补中,升清举陷。         5. 阴虚痢         (1) 治法:养阴清肠。          本证的要点为阴虚湿热,肠络受损,为虚热之证,故扶正为主要原则,具体治法应养阴清肠。         (2) 选方用药思路:可选用养阴和血、清肠止痢的驻车丸。常用黄连、阿胶、当归、炮姜等。         (3) 根据兼症加减:如虚热灼津而见口渴,尿少,舌干者,可加养阴生津的沙参、石斛若痢下血多,可加凉血止血的丹皮,赤芍、地榆等。         (4) 根据变证转方:若阴虚较甚,可加酸甘化阴,和营止痛的白芍、甘草;若湿热未清,而见口苦、肛门灼热者,可加清解湿热的黄柏、秦皮。 参 考 文 献 [1] 吴佳愉 , 孙 菁 , 袁耀宗 . 炎症性肠病患者骨密度降低的多因素分析 [J]. 中华消化杂志 , [2] 李乾构 , 周学文 , 单兆伟 . 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方类聚》成书于世宗二十七年(1445),是朝鲜医学之集大成者,书中引用了《妇人大全良方》的部分内容。以朝鲜原书覆刻的日本文久元年(1861)本影印本为《医方类聚》底本,元勤有书堂刻本缩微胶片(简称元刊本)为《妇人大全良方》底本,对《医方类聚》引用《妇人大全良方》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妇人大全良方》在《医方类聚》直接引用42次,其中《妇人门》41次,《小儿门》1次;间接引用分为单行大字和双行小字2种,无明显规律。同时发现,直接引文是根据体例和内容进行了相关调整,引文与元刊本差异大多较小,可以互相修正、补充,对校勘《妇人大全良方》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医方类聚》 《妇人大全良方》 妇科
  • 简介:摘要采用中西医对照的方法研究经络的实质,认为中医学的经脉、营血、经筋、卫气和皮肤是经络实质。西医学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是经络实质的主体;肌肉和皮肤属于经络实质次要部分。中医学的脉对应的是西医学的血管和淋巴管;中医学的经筋对应的是西医学的肌肉和神经;中医学的营血对应的是西医学的血液和淋巴液;中医学的皮肤是西医学的皮肤。卫气的功能至关重要,其功能与多种神经功能相仿,其位置又与神经血管相傍行一致。

  • 标签: 经络 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姜北 回雪颖 崔洪涛 闫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26
  • 出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哈尔滨 150001,重庆市中医院博士后工作站 40002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病科,哈尔滨 15004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不孕症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不孕症的内服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的关联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明确治疗不孕症的内服处方302首,涉及中药352味,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甘味多见,其次是辛、苦二味,主要归肝、脾、肾、心经,使用频次>30次的有37味,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当归、川芎、茯苓、熟地黄、白芍、人参、香附、白术、肉桂、生地黄;频次>60次的常用药物组合40个,排名前四的分别是当归-川芎、当归-白芍、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复杂系统熵聚类得到3~5味药的核心组合13组,进一步聚类形成13个新方。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不孕症的方剂用药以调补气血、滋养五脏为主,适当配以理气开郁、燥湿化痰、温经通滞之品。

  • 标签: 不育,女性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中医方剂大辞典》 用药规律 中医药疗法 数据挖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治疗 癃闭的方法与治疗 效果。 方法:笔者将选择 2015 年 10 月 -2017 年 3 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 癃闭患者 84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 42 例,分别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加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 癃闭患者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癃闭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拟中医方剂治疗甲亢周期性麻痹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30例甲亢周期性麻痹患者,以任意编号的模式划入参照组与研究组(n=15)。参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医方剂治疗,比较患者的血钾、肌力恢复时间及症状好转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钾恢复速度、肌力恢复速度均相对较短,与参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患的症状好转率是93.33%,参照组患者的症状好转率是73.33%,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医方剂治疗甲亢周期性麻痹的效果较好,可快速恢复患者血钾水平、肌力状态,且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建议临床使用。

  • 标签: 自拟中医方剂 甲亢周期性麻痹 西医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大部分患者都属于原发性,而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后,直接会影响到患者的心脏、肾脏等问题,严重的会引起心脏病及脑出血等症状,甚至还能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对于单纯的运用西药或者中药治疗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效果更为显著,高血压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都可以有效地改善[1]。本文对选择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高血压疾病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高血压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