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普外科患者中高血糖现象日益普遍,对普外科护士的血糖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模式在提升普外科护士血糖管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OBE教育模式的理论框架及其在护理教育中的适用性,设计并实施了一套针对普外科护士血糖管理的OBE教学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OBE教育模式后,普外科护士在血糖管理知识、技能及态度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且能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本研究为普外科护士血糖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其血糖控制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我科室进行过治疗的128例中老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访的128例患者患者中,男性为82例,血糖平均值为6.94±1.48mmol;女性为46例,平均血糖为6.83±1.19mmol/L。128例患者患者中,自我管理能力优良的共58例,占调查总人数的45.3%,血糖平均值为5.86±0.48mmol/L;自我管理能力合格的共33例,占总调查总人数的25.8%,血糖平均值为6.89±0.54mmol/L;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共37例,占调查总人数的28.9%,血糖平均值为8.55±1.25mmol/L。结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越高,其血糖控制水平越好。
简介:摘要:随着行业的不断变化和公司的不断发展,公司的研发水平逐渐无法向公司的快速发展赋能,所以思考如何通过过流程与组织变革,建立起能够不断拓展新的增长点和新机制,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提升研发管理能力,助力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公司在新客户、老客户产品领域的能力提升,使公司可以快速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为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将成为研发管理的长期目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配对血糖监测方案对糖尿病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糖尿病共同照护门诊规律就诊(频率为每3个月一次复诊)一年以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前后分析。分别在患者初诊及随访1年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并使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6》评价其自我管理能力。于患者初诊时指导患者居家进行餐前餐后配对血糖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适当调整饮食、运动等活动。于1年诊时,调查患者就诊前1个月平均每周实际配对血糖监测频次。采用Wilcoxon检验比较不同配对监测频次患者在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各方面(饮食、运动、自我血糖监测、遵医嘱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用药)的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配对监测频次组间BMI及HbA1c的差异。结果符合入选标准并完成数据收集及量表评估的患者共153例。1年诊就诊前1个月内,平均每周配对血糖监测<1次的患者86例为非配对监测组,配对血糖监测≥1次的患者67例为配对监测组。1年诊时,配对监测组与非配对监测组在饮食[7.00(5.00~7.00)分vs 5.00(3.00~7.00)分]、自我监测血糖[4.50(2.00~7.00)分vs 2.00(0.25~4.00)分]及遵医嘱血糖监测[5.00(2.00~7.00)分vs 2.00(0~3.75)分]方面比较得分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663,P=0.008;Z=-3.851,P<0.001;Z=-3.892,P<0.001);在运动、足部护理及用药方面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初诊和1年诊时,非配对监测组和配对监测组BMI和HbA1c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配对血糖监测方案有助于糖尿病患者依据血糖结果调整饮食,促进健康饮食行为,并提高其血糖监测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动态血糖监测对2型糖尿病病人糖脂代谢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血糖监测,观察组采取动态血糖监测。结果 出院半年后,观察组患者各代谢指标优于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病人采取动态血糖监测方法,可更好地调节控制患者的各代谢指标,同时还能通过针对性治疗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切实提升患者个体的生活质量,保证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