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即可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是一种常见的屈光矫正手术,手术量逐年提高,特别是新型ICL(V4c)的应用,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医师和患者的认同。为了更加规范地开展ICL手术,对于V4c等应用中出现的并发症有必要进行总结。本文总结ICL用于近视矫正术后发生的常见和罕见并发症,重点分析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眼压和拱高等异常情况。与V4相比,V4c型ICL植入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前囊下白内障及瞳孔阻滞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术后光学相关并发症、拱高异常等问题依然存在。(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97-103)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样本由研究者医院神经外科提供,共66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入院时间2021年1月~2023年12月。统计患者造影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信息差异,分析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发生组年龄较未发生组高,合并基础疾病率、肥胖率、抽烟率以及造影剂剂量较未发生组高,卧床时间、操作时间较未发生组长(P<0.05)。经多因素分析,高龄、合并基础疾病、造影剂剂量、术后卧床时间是造影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较常见,年龄、术后卧床时间等因素均可产生影响,临床需予以重视,做好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评估,予以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面部注射透明质酸导致血管相关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集面部注射透明质酸导致血管相关并发症患者42例,男5例、女37例;年龄16~70(34±10)岁。统计患者临床资料、注射部位、临床表现、面部既往手术史等信息,并做分析。结果发生血管相关并发症鼻部12例(28.6%),鼻唇沟8例(19.0%),眉间6例(14.3%),额部6例(14.3%)。患者有面部手术史27例(64.3%);有无面部手术史患者临床表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视力受损患者中,12例接受溶栓治疗,4例患者视力在术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12例患者上睑下垂、球结膜充血和眼球运动功能障碍等情况都得到一定好转。24例血运障碍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仅残留散在的色素沉着及轻微瘢痕。结论30~39岁女性是美容的主要人群,也是发生血管相关并发症主要患者,在鼻部、鼻唇沟、眉间、额部等部位操作时须格外小心。术前对有既往手术史患者须充分沟通,术后应适当延长留观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3年6月到2013年5月行介入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879例,分为A组(2003年6月至2008年5月)以及B组(2008年6月至2013年5月),总结介入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相关并发症的种类,对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并分析相关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治策略。结果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1)在介入治疗距患者发病时间,瘤颈>4.0mm或者颈/体>2/3,使用支架辅助技术治疗的动脉瘤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状和使用球囊辅助技术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发生动脉瘤破裂、脑积水,血管痉挛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发生血栓形成、弹簧圈外逸、过度栓塞、支架移位、术后非动脉瘤出血、穿刺部位血肿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对血管内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相关并发症的重视,以及介入材料的改进以及术者栓塞技术的提高,能有助于降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对并发症正确的处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简介:选择T2DM患者120例,探讨血糖、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hsCRP等与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大血管并发症组在血糖、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CRP方面明显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提示:大血管并发症应强化危险因素综合干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并发症,分析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儿科新生儿病区早产儿临床资料,分析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普遍及特殊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处理方法。结果主要并发症有肺炎69.51%、高胆红素血症57.22%、窒息37.96%、低钙血症和缺氧缺血性脑病28.88%,呼吸暂停12.83%。高危因素胎膜早破24%;双胎20%;妊娠糖尿病19.33%;前置胎盘早剥17.33%;妊娠胆淤16.67%;母亲妊娠甲减16%;胎儿宫内窘迫及母亲贫血各12.67%;母亲孕高症子痫前期及瘢痕子宫10.67%。结论主要并发症有肺炎、高胆红素血症、窒息、低钙血症、呼吸暂停等,早期认识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