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神经治疗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来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添加神经治疗仪,将两组最终取得的康复效果进行详细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最终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添加神经治疗仪,可有效提升临床疾病治疗效率,尽早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骶神经根病变和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应用肌电图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疑似腰骶神经根病变和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各56例和43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肌电图检查和影像学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腰骶神经根病变诊断准确率对比,肌电图为92.86%(52/56)与超声诊断的96.43%(54/56)无明显差异(P>0.05);下肢周围神经病变诊断准确率对比,肌电图为93.02(40)与超声诊断的90.70%(39/43)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骶神经根病变和下肢周围神经病变采用肌电图检查能有效鉴别,具诊断准确率高的优势,具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下肢动脉彩超、双下肢踝臂指数(anklebranchialindex,ABI)及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周围血管病变呈正相关(P<0.05),与尿微量白蛋白(MAU)呈正相关(P<0.05)。结论有周围血管病变及尿微量白蛋白(MAU)升高的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病变主觉症状、血管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给予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独给予依帕司他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神经病变主觉症状TSS评分、血管功能指标、神经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麻木、刺痛、烧灼感、感觉异常、总分分别为(1.02±0.4)分、(1.08±0.45)分、(1.14±0.36)分、(1.32±0.44)分、(4.58±1.16)分,正中神经、腓浅神经运动潜伏期分别为(3.1±0.6)ms、(2.7±0.5)ms,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传导速度为(51.3±8.9)m/s、(53.4±7.4)m/s、感觉传导速度(53.2±6.9)m/s、(51.8±7.7)m/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神经病变主觉症状,改善血管功能和神经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研究的进展。方法:选取老年T2DM患者(年龄≥60岁)120例,参照标准的心血管反射试验(CART)分为CAN组和非CAN组,并将RDW分为RDW增高组和RDW正常组。比较各组之间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120例患者中CAN检出率为46.67%(56/120)。与非CAN组比较,CAN组年龄偏大、病程偏长、高血压比例、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水平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N组RDW[(14.40±1.56)%]水平显著高于非CAN组[(12.29±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与ValsalvaR-R比值、深呼吸心率差值、(立-卧)心率差值呈负相关(均P<0.05),而与(卧-立)舒张压差、(卧-立)收缩压差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RDW水平增高是老年T2DM患者发生CAN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CAN检出率较高,且RDW水平增高与CAN发生关系密切,可能是CAN发生的高危预测因子,临床应当加强RDW的检测,以评估CAN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病情进展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及诊断方法的研究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