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血脂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妊娠高血压患者、正常妊娠者、正常未孕者各40例,测定并比较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未孕组相比,妊娠高血压疾病组和正常妊娠组血清TC、TG、HDL-C、LDL-C、ApoAI、ApoB、Lp(a)等指标均显著增高(P<0.01);妊娠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TG、LDL-C、ApoB显著增高(P<0.01),而ApoAI却显著减低(p<0.01),TC和Lp(a)明显增高(p<0.05),而HDL-C却明显减低(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孕妇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妊娠期间定期监测LDL-C、ApoA/ApoB比值及Lp(a)的变化,对预测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一定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症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瑞舒伐他汀组每晚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血脂康组每日早晚给予血脂康胶囊2粒,共用药6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TC,LDL-C,TG,HDL-C及CRP水平。结果瑞舒伐他汀组与血脂康组治疗前各指标的比较均无差异(P>0.05),瑞舒伐他汀组与血脂康组治疗后各指标的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血脂康都能够降低TC,LDL-C,TG及CRP水平,升高HDL-C水平,但是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病人的效果明显优于血脂康。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现状及探讨治疗情况。方法对我院老年病区2011年1至8月份随机抽查821名住院病人中,以清晨空腹采血,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得到325例血脂异常的老年患者。结果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的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的甘油三酯总体水平与正常水平相似,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人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强调在降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同时,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在防治心、脑血管事件中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检验科进行健康体检者高血脂筛查情况及其探讨高血脂的危险因素,为高血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进行健康体检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手检分卡法和统计学方法(卡方检验)。结果①男、女高血脂症总检出率分别为42.57%和32.34%。②61~70岁组高脂血症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他们是高脂血症的易患人群。③不同年龄组、性别高脂血症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最高为18.08%,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检出率为11.91%,列第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检出率为7.39%,最低。三者的差异有显著性(χ2=12.79,P<0.05),且各型的检出率男性大于女性。④经Logistic回归分析,高脂血症危险因素是年龄、BMI、饮酒、高热能膳食摄入、吸烟。结论应针对35岁以上的人群进行高脂血症的预防,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对患者定期进行复检,追踪观察,以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控制或消除当地高血脂的危险因素,早发现、早治疗高血脂问题凾待解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林氏降脂散治疗133例高血脂症的血脂改变和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65例原发性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3例和对照组132例,分别给予林氏降脂散及血脂康胶囊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治疗前后的变化和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TC、TG比较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同组TC、TG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TC、TG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林氏降脂散治疗高血脂症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较高,服用方便,未见不良反应。且药物组成简单,经济实惠,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与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或门诊患者共160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80例、无斑块组80例,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斑块组80例中TC、LDL-C、HDL-C、TG、apoA、apoB异常者占65.00%,正常者占35.00%。血脂正常的患者中斑块组LDL-C、apoB含量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TC、HDL-C及TG的含量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LDL-C、apoB升高,HDL-C、apoA降低为颈动脉CAS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临床工作中要充分应用颈动脉彩超检查,来诊断和评估亚临床CAS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对血脂正常CAS患者指导调脂治疗用药。
简介:目的观察女性月经周期3个阶段的指甲微循环血流量的变化,探讨月经周期对女性指甲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动态血流成像仪对2011年8月至2011年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招募的20例月经正常女性月经周期3个阶段的指甲微循环血流量进行测定,同时在月经周期第1天、第14天,第23天进行手背动态血流成像扫描。结果月经周期的月经期、增殖期和分泌期拇指指甲微循环血流量分别为(540.5±81.1)PU、(546.4±94.9)PU和(607.1±97.4)PU,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手指指甲微循环血流量测定结果相似。手背动态血流成像图显示,月经周期第23天血流灌注量较月经第1天及第14天明显增加。结论健康女性的指甲微循环血流量随月经周期呈动态变化。激光多普勒动态血流成像可简便、快速地测定体表微循环血流。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血脂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方法将120例老年人按年龄分高龄组(>90岁)、老年组(75~89岁)、老年前期组(60~74岁)3组,抽空腹静脉血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2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2C)、总胆醇(TCH)、甘油三酯(TG)四项,观察了各组血脂平均水平,了解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高龄组HDL2C、LDL2C、TCH水平明显低于前两组,老年组TCH、TG水平低于老年前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HDL2C、LDL2C较老年前期组也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别。结论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其血脂水平异常有所不同,应根据血脂变化规律进行干预,而并非所有老年人都需要服用降脂药。
简介: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的血脂、血糖、肝功能等指标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份间我院健康体检者1010例,分为实验组(脂肪肝组133例)和对照组(非脂肪肝组877例),检测受试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GLU)六项生化指标,记录水平变化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肪肝观察组的肝功能出现异常占33.08%,高血脂症占58.65%,高血糖占13.5%,糖尿病占3.0%,对比对照组的4.33%,22.69%,3.76%,0.34%,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上述六项生化检测指标的变化水平,对脂肪肝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关公务员血脂、血糖、血尿酸的浓度水平,为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早晨空腹采血,采用HI—TACHl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尿酸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糖、血脂及血尿酸量随年龄增长而升高。<30岁年龄组至40~岁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其测定水平明显低于50~岁以上年龄组,分别与总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50~岁以上的3个年龄组均高于总均数并明显高于40~岁以下年龄组(P<0.05)。男性与女性GLU、TC、TG两者之间总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者之间UA总均数比较,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性UA测定值明显高于女性。结论机关公务员应加强锻炼,生活要有规律,坚持平衡膳食,降低体重,注意搞好健康的自我监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发生。
简介:目的研究高通量透析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名MHD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highfluxhemodialysis,HFHD)组和低通量透析(lowfluxhemodialysis,LFHD)组,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营养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HFHD组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分、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三酰甘油(TG)及载脂蛋白CIII较LFHD组均有下降(均P<0.05),白蛋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升高(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能改善MHD患者的营养及血脂状况。
简介: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脐血脂联素(APN)水平变化及其对新生儿发展趋势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大于胎龄儿(LGA)、适于胎龄儿(AGA)、小于胎龄儿(SGA)各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脐血和母血脂联素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并分析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母血脂联素、体质指数(BMI)、胎盘重量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LGA脐血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AGA,差异有显著性(P=0.002);SGA脐血脂联素水平稍低于AG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LGA及AGA血TG、TCH、LDL—C、HDL—C水平与AGA比较:除LGA血TCH明显低于AGA差异显著(P=0.000)之外,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GA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新生儿BMI、胎盘重量、脐血TG呈显著负相关(r=-0.848、-0.780、-0.783,P〈0.01);SGA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新生儿身长、新生儿BMI、胎盘重量呈正相关,但与脐血TG呈负相关(r=-0.231,P=0.026)(r=0.386、0.431、0.365,P〉0.05)。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母血脂联素,孕前及分娩时产妇BMI无相关性(P〉0.05)。结论脐血脂联素水平变化与LGA约发生有关。测定脐血脂联素水平有助于判断LGA约发展趋势。
简介:目的探讨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CRBSI)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本院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751例,其中发生CRBSI21例,分析发生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结果21例患者发生CRBSI的原因与操作流程不当、患者个体因素、导管的类型和材料、置管部位和时间等有关;其中2例患者进行了导管更换,4例拔除了导管,其余15例感染得到控制,病情稳定转出ICU,1例患者死亡。结论ICU应制订完善的预防机制,对医护人员进行正规的置管培训,同时加强无菌观念。落实血管内导管的管理与监测.以保证患者的置管安全.预防CRBSI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