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浩1苏奋翔2
(1白银市平川区黄桥乡卫生院甘肃白银730900)
(2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白银730900)
【摘要】目的观察林氏降脂散治疗133例高血脂症的血脂改变和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65例原发性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3例和对照组132例,分别给予林氏降脂散及血脂康胶囊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治疗前后的变化和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TC、TG比较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同组TC、TG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TC、TG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林氏降脂散治疗高血脂症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较高,服用方便,未见不良反应。且药物组成简单,经济实惠,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血脂症林氏降脂散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1-0020-02
高血脂症是体内脂肪代谢失衡而导致血脂水平异常增高的一种病证。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脂的正常水平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途径。为此,笔者采用林维启教授自拟“林氏降脂散”,治疗高血脂症133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3月~2010年2月本院门诊患者,经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检查确诊为高血脂症265例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3例,男89例,女44例,年龄30~78岁,平均(51.18±13.95)岁,其中TC增高52例,TG增高81例。对照组132例,男95例,女37例,年龄30~78岁,平均(52.98±14.52)岁,其中TC增高31例,TG增高101例。两组年龄、性别对比差异无显著性(t年龄=1.028,P=0.305;χ性别2=0.797,P=0.372),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2.1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制定中医证候判断标准:痰浊阻遏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和气滞血瘀证诊断标准,主症:头重如裹、胸闷、肢麻沉重;次症:心悸、失眠;舌象:舌胖、苔滑腻;脉象:弦滑。症状按轻、中、重三级记分法,轻度记1分、中度记2分、重度记3分,舌象和脉象符合辨证要求者各记1分。无症状、治疗后症状消失者以及舌象和脉象不符合辨证要求者按零分计算。
2.2符合1997年《血脂异常防治建议》[2]诊断标准:正常饮食情况下,空腹血脂水平TC≥5.72mmol/L,或TG≥1.69mmol/L,或原有高血脂症患者虽服用降脂药物,但已停药2周以上。凡符合上述两项标准的患者均可诊断为高血脂症,列入观察范围。
3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高血脂症患者;②6个月内曾患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的患者;③由药物引起的高血脂症及纯合子型高胆固醇症患者;④合并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⑤在治疗周期内,无法按剂量或疗程坚持服药者。
4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林氏降脂散10g/次,2次/d,于早晚餐前半小时服用;对照组口服血脂康胶囊每粒装0.3g,一次2粒,一日2次,于早晚饭后服用。
5观测指标
①观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TC、TG化验指标的改变情况。②观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疗效的变化情况。6疗效判定标准[1]
6.1血脂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的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血脂检测达到以下1项者,TC下降≥20%,TG下降≥40%;有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何1项者,TC下降10%-19%,TG下降20%-39%;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6.2临床疗效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或症状总积分减少90%以上;显效:症状总积分减少70%-89%;有效:症状总积分减少30%-69%;无效:症状总积分减少低于30%。
7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描述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方法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及χ2检验。
8结果
8.1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对比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TC、TG比较,tTC=0.091,P=0.927,tTG=0.335,P=0.778,资料具可比性。两组治疗后较前TC、TG各指标下降,而治疗组TC、TG指标下降更明显。①治疗组治疗前、后结果比较:qTC=1.645,P=0.000,qTG=1.818,P=0.000;②对照组治疗前、后结果比较:qTC=1.643,P=0.000,qTG=1.643,P=0.000。③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TC=3.785,p=0.000,tTG=2.790,P=0.006。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x±s)
8.2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χ2=9.105,p=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8.3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用药后3例出现上腹部不适,伴有轻度恶心,1例出现腿部肌肉疼痛,余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肝、肾功和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糖等化验检查,治疗组前后无异常改变,对照组用药后3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超过正常上线的2倍),其他化验基本正常。上述不良反应,与许多专家研究提出:应用多数降脂药,存在消化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横纹肌溶解等观点相吻合。
9讨论
“林氏降脂散”是甘肃中医学院林维启教授二十多年临床的经验方,由草决明、生山楂、绿豆、杭菊组成。诸药合用,清肝柔肝,健运中焦,活血化瘀,消痰利浊。笔者采用林氏降脂散治疗高血脂症,疗效好,功效持久,安全性高,未见不良反应。且药物组成简单,经济实惠,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5-89.
[2]方圻,王钟林,宁田海,等.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