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浆置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实施整体化护理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中心静脉导管(CVC)管道感染诱发血栓性静脉炎的原因以及对患者采取的护理干预对策。 方法 将我院于2021年7月-2022年7月之间64例因实施了CVC置管感染而引发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原因分析,并将其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和血栓指标。 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前血栓指标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血栓指标显著下降,相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也更好,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CVC感染情况,降低血栓指标,缓解血栓性静脉炎症状作用明显,护理效果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下肢静脉曲张伴随血栓性浅静脉炎,运用短周期药物与外科联合手段的治疗成果。方法:对50例下肢静脉曲张伴有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患资料进行回溯式审查,入院之后实施2~5 d的活血祛瘀配合早阶段大隐静脉高段结扎剥脱手术。结果:50例病患的手术过程用时40~130 min,中位数为61.23±14.57 min。48名病患由于血栓引发的红肿和疼痛在住院阶段快速缓解,仅有1名病患手术后的血栓位置仍旧疼痛,经过药物干预后疼痛缓解,还有1名患者手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全部病例的住院天数为5~13 d,平均为6.5 d,在出院后的6~15个月随访期内,静脉曲张及血栓性浅静脉炎并未再次出现。手术的成功率达到100%,并发症率为2.00%。结论:短周期的药物干预与早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于下肢静脉曲张并伴有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患来说,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性护理对大隐静脉曲张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100例大隐静脉曲张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患肢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肿胀程度、皮温升高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针对性护理对大隐静脉曲张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肿胀和皮温升高,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视神经减压术(ONSF)和药物治疗对颅内静脉血栓(CVT)性视乳头水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于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宣武医院因CVT导致高颅压视乳头水肿而接受ONSF的76例患者(107眼)为手术组,纳入接受药物治疗的35例患者(69眼)为药物组。依视乳头水肿Frisén分级,将患者分为轻、中和重度水肿亚组。比较两组患者各亚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视野平均缺损(MD)、Frisén视乳头水肿程度及视乳头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变化。结果手术组76例患者,男26例,女50例,年龄(35.3±11.4)岁;药物组35例患者,男22例,女13例,年龄(35.2±11.0)岁。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手术组中度水肿[(-8.4±6.6)比(-11.8±8.6)db,P=0.021]和重度水肿[(-8.1±5.3)比(-11.4±6.9)db,P<0.001]亚组MD值均有改善,药物组轻度水肿亚组MD值改善[(-1.5±5.3)比(-3.4±5.1)db,P<0.001];手术组(P<0.001)和药物组(P=0.010)Frisén视乳头水肿程度均有改善;手术组轻度水肿[(78.5±13.5)比(91.0±17.4)μm,P=0.002]、中度水肿[(126.6±67.6)比(154.8±77.9)μm,P=0.011]和重度水肿[(179.0±70.9)比(230.6±89.7)μm,P=0.001]亚组RNFL厚度均减小,药物组中度水肿亚组RNFL厚度减小[(142.0±29.3)比(158.8±22.7)μm,P=0.020]。结论ONSF能改善CVT性视乳头水肿程度,提高中、重度视乳头水肿患者的视功能。药物治疗对轻度视乳头水肿患者有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活动受限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进行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纳入患者术后是否并发机械性静脉炎,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ICC置管术后患者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穿刺次数、置管时间、导管位移、导管位置、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运动刺激、SAS评分以及SDS评分与PICC置管术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穿刺次数、置管时间、导管位移、导管位置、运动刺激为PICC置管术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独立危险性因素(P<0.05)。结论对于行动受限且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