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本院行剖宫产术产妇1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摘取时间为2019年8月-2022年8月,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90例,给予蛛网膜下腔阻滞治疗)和观察组(90例,给予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麻醉前、麻醉后10min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平均脉动压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相关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股神经复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踝部手术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踝部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分别行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患侧股神经复合坐骨神经阻滞(A组)和蛛网膜下隙阻滞(B组)。观察两组阻滞平面及临床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麻醉后5min,A组感觉阻滞范围为患肢L1-L3,B组感觉阻滞范围为T10以下。两组神经阻滞效果均为Ⅰ级,麻醉成功率均为100.0%,术后48h随访无神经损伤并发症。观察期间两组患者的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后30min内SBP、DBP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后10、20、30min时的SBP分别为(128.67±8.33)、(121.03士8.17)、(129.96±7.91)mmHg(1mmHg=0.133kPa),DBP分别为(71.21±5.75)、(70。03±4.11)、(82.85±4.22)mmHg,显著低于麻醉前[SBP、DBP分别为(148.15±7.71)、(85.03±5.96)mmHg](P〈0.01),与A组同期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可用于患者踝部手术的麻醉,可达到蛛网膜下隙阻滞相同的效果,且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比蛛网膜下隙阻滞更轻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CombinedSpinalEpiduralAnalgesia,CSEA)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初产妇分成三组。C组对照组,未用任何镇痛方法。CEA组0.125%罗哌卡因+2ug/ml芬太尼组;CSEA组L2-3CSEA联合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注人0.25%布比卡因1ml+25ug芬太尼0.5ml,常规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观察产妇的镇痛评分及产程时间和新生儿评分。结果1CEA组和CSEA组产妇镇痛效果满意,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CSEA组起效时间较CEA组明显缩短,且镇痛效果优于CEA组(P<0.05);2CSEA组产程活跃期为138分钟和CEA组149分钟短于对照组188分钟,有统计学差异;3镇痛组与对照组均无运动神经的阻滞。结论CEA和CSEA都是简明、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但CSEA起效更快、镇痛完善,缩短活跃期产程,更有优越性,产妇满意度高,更适用于分娩镇痛。
简介:目的:确定罗哌卡因(ropivacaine,Rop)蛛网膜下隙分娩镇痛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100名拟实施分娩镇痛初产妇,按蛛网膜下隙Rop剂量不同,随机分为Rop1.0mg(R。)组、1.5mg(R2)组、2.2mg(Rj)组及3.3mg(R4)组,每组25名。有效镇痛的标准为蛛网膜下隙注射Rop10min内产妇宫缩时VAS评分0~2cm。运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Probit法),建立有效镇痛产妇比例的概率单位(Z值)与蛛网膜下隙Rop对数剂量的回归关系方程,并计算Rop的E%及E%。结果:有效镇痛产妇比例的概率单位(Z值)与Rop对数剂量的回归关系方程为:Probit(Z)=-1.00478±5.67816(10g剂量);Rop蛛网膜下隙分娩镇痛的ED50为1.50mg(95%可信区间:1.31~1.70mg),ED。为2.93mg(95%可信区间:2.42~4.16mg)。结论:Rop蛛网膜下隙分娩镇痛的ED50为1.50mg,ED95为2.93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