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肺底积液的影像诊断鉴别方式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影像检查诊断的肺底积液患者中不典型肺底积液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采用二维超声进行检验,其余两组分别采用X线和CT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组,和CT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典型肺部积液的诊断和鉴别应用二维超声方法进行检验,能够对积液量进行观察,提高诊断率,降低漏诊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三七的药理作用及真伪鉴别的途径。方法: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60例采纳三七治疗患者临床资料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研析中药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医学临床上的真伪鉴别方式。结果:经过在本组的160例患者接受三七中药治疗的进程中,根据数据显示,有尿道炎13例,痊愈者11例,痊愈率为84.6%;脑血栓12例,痊愈者10例,痊愈率为83.3%;高血脂15例,痊愈者14例,痊愈率为93.3%;冠心病32例,痊愈者28例,痊愈率为87.5%;心绞痛28例,痊愈者26例,痊愈率达92.8%;胃出血60例,痊愈者55例,痊愈率为91.6%。根据以上这些,足以说明三七具有止血、抗血栓作用,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相关方面有明显的医学疗效,而性状观察和理化方法都可以对真假三七进行鉴别。结论:中药三七在医学临床上医学疗效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低,医学使用价值高,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使用。另外,三七中药使用普遍,不乏出现假冒药品,所以应注意其真假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导致药物流产失效因素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自愿选择药物流产患者30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医嘱服药药物。观察服药后患者是否有效终止妊娠。结果经比较,35岁以上患者药物流产失效数明显升高,35岁以下的患者,有过孕产史的患者流产失效人数明显高于未有过孕史和流产史患者。体重超标患者药物流产失效数明显高于体重标准的患者。后屈后倾位患者药流失效人数明显高于前倾位及水平位子宫患者数。孕囊直径大于2cm患者失效人数明显高于孕囊直径小于2cm。有剖宫产史的较自然分娩的药流不全率明显升高。孕产次对药流效果有显著影响。初孕者药流完全率最高。人流或分娩次数愈多,药流效果愈差。正常经期≥5天药物流产失败率高于<5天者。妊娠反应及合并胃肠疾病失败率也高于无合并胃肠疾病者,这是由于吸收障碍影响药效。服药者文化程度越低失败率越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64例F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设为研究组,另选取经病理证实同期78例FA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超声检查,针对两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可疑甲状腺病变发生率56.25%比对照组20.51%高(P<0.05);研究组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细晕、回声低、实性、微钙化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与腺瘤诊断相似处较多,但FC超声显示无细晕、形态无规则、边界模糊、回声低等发生率更高,临床鉴别与诊断时可先考虑FC的可能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乳腺肿块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先利用二维超声成像显示乳腺肿块的大小、边界、形态、内部结构特征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的有无、形态、分布特点,并用脉冲多普勒测定Vmax、PI、RI等值,将其分为良、恶性两组,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检出率为100%。良、恶性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0%、89.3%。良性肿块多表现为形态规则,纵横比<1,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CDFI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恶性肿块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边界不清,边缘毛糙、角状及蟹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微钙化灶,CDFI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良性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分别为(12.7±6.4)cm/s、(0.59±0.07)、(1.1±0.2),恶性组则分别为(27.9±7.1)cm/s、(0.80±0.09)、(1.9±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方法对2012年7月前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合理现象,且查阅相关文献制定抗肿瘤药物合理及规范应用的对策,于2012年8月落实。在2012年7月未实施合理规范对策前抽取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于2012年8月后实施合理规范对策后抽取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低,住院时间短,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中,施予有效且及时的规范对策,可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