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鉴别中药三七药理作用及真伪。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采用中药三七药物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药三七的药理作用,同时鉴别中药三七的真伪。结果本组患者中尿道炎患者治愈者24例,治愈率为80.0%,脑血栓患者治愈者8例,治愈率为80.0%,高血脂患者治愈者7例,治愈率为70.0%,冠心病患者治愈者15例,治愈率为75.0%,心绞痛患者治愈者17例,治愈为85.0%,胃出血患者治愈者23例,治愈率为76.6%。结论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真假鉴别十分重要,中药三七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止血,抗炎镇痛,抗血栓,补血,保肝利胆,同时对人体的心血管也有重要的作用,治愈有效率高,药物的毒副作用小,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贫血鉴别中血液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为地中海贫血组,剩余100例为缺铁性贫血组,对比分析两组血液检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结果MCHC指标检测地中海贫血组高于缺铁性贫血组,而RDW和MCV指标检测,缺铁性贫血组高于地中海贫血组,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MCH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血液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表明结果可靠。结论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诊断贫血类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贫血患者90例资料,按照贫血类型分为贫血甲组(地中海贫血)和贫血乙组(缺铁性贫血),另选5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三组受检者进行相关的血液检验。结果贫血甲组RBC、RBC/MCV指标值显著高于贫血乙组和对照组(P<0.05),贫血乙组RBC、Hb指标值显著低与贫血甲组和对照组、而RDW值则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贫血甲组与贫血乙组的MCV和MC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贫血甲组灵敏度94.53%,特异性66.58%,符合率76.89%;贫血乙组灵敏度95.80%,特异性68.56%,符合率79.35%。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经济实用、实用性强、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贫血类型的重要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进行血液检查的148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在本院做检查的138例健康人群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液检验结果。结果缺铁性、地中海贫血灵敏度最高,分别为96.45%、95.64%,缺铁性、溶血性贫血特异性最高,分别为69.57%、71.26%,再生性障碍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符合率最高,分别为80.04%、83.32%。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准确的鉴别健康人群和贫血患者各项血液指标水平,且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均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党参及伪品银柴胡与家种防风的鉴别方法。方法从性状、气味等方面对家种防风、银柴胡以及党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银柴胡、家种防风相比,党参质地较硬,并且党参根头部有突起的芽和茎痕,且党参的含糖量较高。结论党参与银柴胡、家种防风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临床上在运用时,一定要加以重视和区分,从而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和观察CT和MRI两种影响技术诊断颈部肿块的临床意义来分析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颈部肿块患者30例CT和MRI影像学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综合性对比两者之间的特点来分析其结果。结果在收治的30例颈部肿块患者中分别确诊为囊性淋巴管瘤、甲状腺腺瘤、颈部淋巴结核以及神经源性颈部肿块分别有5例、7例、8例以及10例,而且CT和MRI两种影像学资料数据都表现为囊实性和囊性肿块。结论CT和MRI两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对颈部肿块的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比较容易混淆,所以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诊断,以提高诊断的水准和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积极明确诊断并予以抗感染、解痉、平喘、预防并发症等措施综合药物治疗,并观察该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100例住院患者中有62例病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彻底治愈康复出院,38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出院。结论临床上采用综合药物疗法对老年肺炎有明确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70例,观察患者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70例患者中,疗效为显效共计29例,有效33例,总有效率为88.57%;初发型和慢性复发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18%和9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例患者治疗1周后Southerland评分为(4.28±0.82)分,明显较入院时的(11.76±0.76)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Southerland评分持续改善,为(1.34±0.54)分,明显低于治疗1周后Southerlan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治疗仅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5.71%。结论正确系统性药物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对治疗反应以及药物耐受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菌类药物的临床评价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规范、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我院已经出院的,在围手术期预防性采取了抗菌类药物治疗的患者病历,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200例,回顾性分析和研究,所选取的200份使用抗菌类药物的患者病历,观察在临床上,使用抗菌类药物中的用药时机情况、用药剂量情况、用药时间情况、用药选择情况、联合用药情况等方面。结果在200份使用抗菌类药物的患者病历中,Ⅰ类切口的患者用药合理例数为62例,合理率为53.91%;Ⅱ类切口的患者用药合理例数为28例,合理率为40.58%;Ⅲ类切口的患者用药合理例数为6例,合理率为37.50%。结论对抗菌类药物进行临床评价分析,能够为指导临床使用抗菌类药物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保证临床使用抗菌类药物的规范化和合理性,从而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