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汉语方位词"下"是下部空间关系的重要组成成分,"下"的义荷载于空间关系中。"下"的空间关系分为两种类型,即实体空间关系和隐喻空间关系。在实体空间关系中,方位词"下"表达接触、离析、静态和动态的空间概念。在隐喻空间关系中,"下"的意义建构包含了认知主体的概念隐喻识解。在"下"的六种隐喻义中,环境场合义和比较义是在空间关系的基础上直接泛化而成;条件情况义、主导义、原因义和情状义是在空间关系演化成的时间关系基础上泛化而成。

  • 标签: 空间关系构式 方位词 认知模型图 概念隐喻
  • 简介:文章通过对英汉学习词典中的方位动词及方位实际表征的深入调查,发现词典没有在释义中完整地给出转换类动词的意义,概念结构也没有在释义中体现。此外,研究发现,词典缺少对比方位的例证,大多数词典没能系统地呈现英语方位。基于广狭域规则、意义驱动多维释义理论及注意假设,本研究提出了英语方位的表征模式,用以优化方位动词在词典中的表征。

  • 标签: 英语方位动词 英语方位构式 意义驱动多维释义 注意假设英汉学习词典
  • 简介:语言的观揭示了语言的整体性和体验性。语言是形式与功能或意义的结合体,既包含语义又包含语用信息,其本质是人类对在客观世界反复经验和体验到的事物事件、事件状态、结构、关系、及情景情境的抽象化、概念化的结果,其意义必须参照具有丰富百科知识的背景框架才能得以确切的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语言教学结合学习者对所经历事物、事件的体验与理解,将词汇、句法、语篇及语义和语用教学进行有机整合。

  • 标签: 构式观 语言教学 经验和体验
  • 简介:摘  要: it分裂主要用于凸显话语或句子中的某一种成分以达到强调的目的,作为一种常见普遍存在于世界语言之中。本文引入体验认知语法这一视角,在对it分裂的句法特征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容器图式、焦点-背景和舞台模型理论分别考察了it分裂的体验认知理据,以及它在体验认知视角下的内部语义特征,研究表明该具有体验性。

  • 标签: 分裂构式 体认语言学 容器图式 焦点—背景 舞台模型
  • 简介:复制是修辞化的一种具体方式,可复制的在能产性方面会有差异。复制的主要特征是:以子图式为主、语义合成性降低、语义概括化、使用积极修辞、具有变异性。修辞化是一种语用调整的现象,是发生变异的动因。基于使用的语法应重视修辞在演变中的作用。

  • 标签: 修辞化 构式复制 构式变异 子图式构式
  • 简介:在带假宾语的英语结果的独特性解释上,动词与互动并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动词提供可供选择的非典型事件参与者并限定结果短语的句法、语义特征。于更高层面上对动词提供的非典型事件参与者和与之有规约性联系的结果短语作出选择,分别赋予它们受事论元和结果目标论元使之在句法上得以表征。建基于事件框架语义理论和论元结构理论的整合模型能够清楚地展示动词和对"假宾语"现象的贡献。

  • 标签: 带假宾语的英语结果构式 论元结构构式 事件框架语义 整合模型
  • 简介:基于语篇理论,研究英语记叙文语篇的特征.从语篇的语义极、形式极和象征单位的识解等三个方面解释英语记叙文语篇的结构、语言、文体特点,并结合《高级英语》中的一篇记叙文进行分析.认为只有将语篇结构知识和语篇内容知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语篇.

  • 标签: 记叙文 语篇构式 高级英语
  • 简介:文章从词汇语用的角度,对英语中动进行新的探讨,得出结论:英语中动在形成过程中存在语义修正的现象。中动词原有的动作意义与中动的状态意义所构成的语义冲突是该现象发生的语义环境,中动词与使役动词之间存在的关联是其触发因素,转喻迁移是实现语义修正的途径。中动的语用功能是引导话语参加者。

  • 标签: 中动构式 语义修正 转喻迁移 隐含
  • 简介:采用实证研究,探讨了在汉语语境条件下,中国学者的英语结果之类型、理解、产出及其英语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问题。研究发现:(1)被试的英语水平与英语结果类型的习得效果的关系十分复杂,不存在严格意义的正比例关系;(2)中国学习者之英语结果的语言理解水平高于语言产出水平;(3)汉语环境下,中国学习者的英语结果习得效果呈"调羹形"分布。

  • 标签: 结果构式 二语习得 实证研究
  • 简介:汉语“NP的VP”是“NP的NP”的引申,两者都是汉语领属的例示。在整体扫描的认知识解下,VP的认知域发生了凸显调整,由凸显一个“过程”变为凸显一个抽象的“实体”,在语义上实现了压制,成为一个非典型的名词,从而消解了该中的词类相悖。这种解释对汉语其他有标记以及汉语的词类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标签: “NP的VP”构式 构式语法 构式引申 构式压制 整体扫描
  • 简介:摘要本文在语法理论框架下,探讨了英汉双宾在句式、意义、原型特征三个方面存在同一性;然而在深层的概念结构上存在着差异性。与汉语相比,英语双宾结构的形式比较有限,而汉语双宾结构的动词进入后的表现形式比较多样。

  • 标签: 双宾构式 构式语法 差异
  • 简介:摘要:语法认为,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包括语素、词、半固定和固定的习语以及抽象的句型,跨语言的多个层次。但是对于这一界定,语法学派内部仍存在分歧。本文在追溯概念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讨论各学派之间的看法和观点,并且结合具体实例双宾的特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语法是对语言本质的一种崭新的认识,对先前未能解释的语言结构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然而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 标签: 构式语法 构式 双宾构式
  • 简介:尽管语法是时下很流行的语法理论,被学界称为一场对“生成语言学”的革命,但是经过反思,本文发现,其理论基础并不牢靠。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语法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涉及到逻辑、哲学乃至神学。其中哲学中又涉及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尤其是方法论。由定义(definition)开始反思是一种有效的论证方法,理论中的所有阐述和样例都应被定义所涵盖。而语法定义的“不可预测”是一种循环论,并且与结论自相矛盾(self-contradictory)。

  • 标签: 构式语法 生成语言学 反思
  • 简介:“被”字的应用在现代汉语中越发广泛,除了及物动词外,不及物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皆可进入该,形成错配。几类因家族相似性形成“被”字范畴,认知语法和语法的互动分析为该范畴成员的可接受性提供了概念上的理据。

  • 标签: “被”字构式 认知语法 构式语法
  • 简介:本文基于语法相关理论,探讨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HAVE+a/an+NP的习得过程和机制。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英语专业四个年级的学习者在HAVE+a/an+NP的使用频数和意义类型上的差异。研究发现,不同语言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使用HAVE+a/an+NP的频数上有显著差异;在表达物质所属和社会所属意义时有显著差异,但在表达抽象所属和非人类所属或行为意义时则没有明显差异。错误分析表明,不同水平的语言学习者对于HAVE+a/an+NP意义的习得还没有扩展到非人类所属这一意义范畴上。

  • 标签: 构式语法 HAVE+a/an+NP构式 习得
  • 简介:复合词作为构建新词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认知语言学界备受关注.关于复合词的研究,近年来大部分都从合成原则出发,更多注重复合构建的完全构成性,即构词结果,而较少注意复合词的形成过程.然而,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摆脱了只研究语言结构,不研究语言意义的传统方法藩篱,对英语复合词的语义构建过程具有较强阐释力.此论文基于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从可分析性出发,对复合词的认知语义进行探究,认为用完全构成性阐释复合词的语义不完全合理,仍值得探究.

  • 标签: 复合词 构建 完全构成性 可分析性
  • 简介:摘要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语的运用是其重要特点之一。韩礼德的功能语法提出了三种元语言功能,而其中的语篇功能对于人际交流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语对于实现功能语法中语篇功能的作用在商务英语的研究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构式语 语篇功能 主位的标记性 衔接与连贯
  • 简介:“X+as+subject+copula”体现了两种相反的语义:原因和让步。本文首先从语法化的角度追溯了该的渊源,然后以“自主一依存分析框架”作为理论框架探讨了相反语义关系共现同一的机理。研究表明,该所表达的基本语义关系是因果关系,其典型意义是“由因带来预期的果”,让步关系表达“由因得到意外的果”,是一种泛化的因果关系。让步关系是以因果关系为自主成分,以相邻关系为中介,依据表达度的需求,最终在相邻关系连续统上取值推衍出来的依存成分。

  • 标签: “X+as”构式 让步 原因 相邻关系